人际交往: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社交

本科读了一个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很多人是被调剂到该校的。所以,一开学的时候,学生之间弥漫的,基本是这两种论调:我很优秀,我发挥失常了,我不应该来这,好难受啊;我要考研,考到更好的学校。

其实我跟他们完全不同,我就是压线才能进这个二本学校的,而且很难受的一点是:我觉得我算是正常发挥。当然,我一开始也是想考研的。

但是后来不知怎么的,风气就变了。

学生会的各种大佬开始来班里宣讲,不知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的“学长”“学姐”开始传授各种经验。但传递的价值观永远是:社交能力是很重要的,整天闷头学习的人未来的发展是不会很好的。比如XXX,之前的XX主席,现在在北京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于是乎,大家就越来越偏向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及各种学生组织。后来形成的氛围就是,每天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的孩子们,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各种活动,于是大家对于能在学生会的某个部门里的学生的认同会大于天天学习的人。

我因为之前跟导员闹过矛盾,于是进不了学生会,但是,我也是认同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的:就是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于是,我通过参加一个校级的学生组织,类似于网络中心这种,慢慢的在里面混成了副主席。而且因为当时那个社团是偏技术流的,还是负责多媒体教室维护的,很多活动要用教室用投影仪都要经过我的许可。

瞬间,我成为学院里导师跟学生会主席及部长眼中的红人。这些之前我觉得好厉害的人,见到我,都要喊一声“X主席”。当时真的是膨胀,也成为了当时主流价值观里的“成功人士”。

有得必有失,大三大四这两年,我基本上把学业荒废掉了,之前的考研计划,也基本上就是想想的了。转眼间,到了毕业。

我发现我面临人生的最大难题:我能干啥?

考研?不存在,专业课都没学过。找工作?也不存在,编程的东西我也不会啊。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迷茫是什么。当时我们系的主流套路是,考不上研的,参加一波某个公司的实训,然后去北京找个工作,就是码农那种。结果报名去了,钱都交了,最后发现里面的老师是上一期的学员,还不是科班出身,有些知识还得我们这些“小白”给他讲。

结课后,找了半天工作也没找到,就灰溜溜地溜回济南。然后在家就闲着,寻思干点啥好。

最终还是决定考研,好好复习了半年,最后进了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与技术学院,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当进入山东大学之后,我才知道这里的本科生都在干什么以及都有什么出路:就是拼了命的刷绩点,考研,学英语,学技术。有的去了牛逼的互联网公司,有的保送到更好的985学校读研。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大神你见不到,因为他们不会留在本校读研。

这时我才开始思考之前学校里的种种:本科的学校,平台低,学生的出路少。研究生,我们只能自己考,还不一定能考上,过了初试还有可能在复试里被刷。工作,不说好的互联网公司,稍微靠谱点的单位都不会去我们学校校招,也得靠自己。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榜样的力量太少太稀薄

能在这个环境中跳出来的,真的都是大神。环境对一个人太重要了:就像食物,不吃死,吃,你就被他塑造了。价值观,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改写,或者扭曲的。

重视社交,可以。但是重心在这上面,你就首先需要或多或少主动被动的接受认同你周围的环境与人,否则,你不可能有社交。

所有的价值观趋同的背后,都是独立思考缺失的悲哀。有多少人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真正思考对与错呢?当你周围所有人都在逃课玩游戏参加各种所谓“社会实践”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忍受住那种格格不入的孤独坚持自己的理想呢?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唯一敢说出来的孩子,虽然对,但,你是另类。

鲁迅说过:野兽往往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

回想起本科学校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人,真的是除了佩服没有别的:他们至少知道在大学里最应该做的是什么。而且他们承受了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带来的压力:如果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你就是笨。因为不成功的人的逻辑永远是:我没成功是因为我没有努力,我要是好好努力了,那我也能清华北大阿里腾讯了。

社交是什么?社交的本质永远都只是资源共享利益交换。资源,利益,都是你个人到达一定层次后才能获得的东西,没有人原意跟比自己低一级的人共享资源交换利益,原因很简单:性价比低。

所以,在这个社会,真正的社交的前提,永远都是:做好你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际交往: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