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思维”到底是伪命题还是真干货?

近两年,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之下,职场也显得有些割裂,在躺平和内卷之中摇摆不定。不过很多人的状态却是躺不平又卷不动,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

于是,地铁上、睡觉前,一篇篇鸡汤沾满了职场人残存的碎片时间,以期获得救赎,释放焦虑。

“老板思维”正是这两年诞生的“网红”思潮之一。Diss它的人觉得这是站在上帝视角下的纸上说教,不过又是一碗自说自话的毒鸡汤;但也有人觉得醍醐灌顶,看透了职场的游戏规则。

其实,“老板思维”才是职场获得松弛感的最高境界。

01、打工vs创业,不过都是一场人生游戏

起底“老板思维”,其实是源于职场中的两种选择:打工or 创业。

而“老板思维”的核心就在于无论我们是在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要设身处地的从老板的角度和思维出发。

前一阵我跟两位前同事吃饭,大家除了吐槽大环境的不好,以及中年危机的无奈,也都对未来进行了无限“脑洞”。

这两位同事其实可以算是人中龙凤了,都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职场都起步于国内某大厂,后来跳槽去了不同的公司。虽然资历学历相差无几,但两人中年之后的发展路径则完全不同。

同事A觉得,打工没出路,无非是为老板、为资本家做嫁衣,说白了就是个工具人,用完即弃,没有发展。打工的尽头就是创业,自己掌控自己的事业才是王道。

但同事B则认为,其实形式无所谓,无论打工还是创业不过是职场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游戏方式。

工作是做给自己的,在工作中所沉淀的能力,接触到的资源,优化的履历都可以作为未来“高升”的跳板。

换句话说就是工作干好了是自己的,干不好也是老板买单,自己可以再择良木而栖。

听了同事B的话,我不禁慨叹,这才是打工人中的人间清醒。可以想见,他未来的事业发展不会太差,因为他已经进入到了一切为我所用的“自鸡”境界。

思维决定高度,他们二人的发展现状也确实反映了格局的高低。

同事A如今仍是一个大头兵,虽然业务能力很好,但总是难逃工具人的命运;而同事B现在已经是团队Leader了,并且私下里还接了一些项目,最终羽翼丰满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地成为一名创业者。

为了逃避打工而志在创业与当下所做的一切都在为创业铺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身在职场中的我们,最怕的就是追求形式而忽略本质,结局免不了与怀才不遇、中年危机、高位被裁画上等号。

02、既然逃离不开,那就躬身入局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进行审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甚至是当一名全职妈妈,都只是工作的一种形态。

工作则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推动社会运转、发展、进步的一种方式。只要我们身处于社会之中,工作就是一种必然,逃不开、躲不掉。

既然这是人类的宿命,我们可以选择的无非是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参与其中:

你可以选择成为社畜,每天上班如上坟,见老板如见仇人,但依旧被动的兢兢业业搬砖;

你也可以成为社恐,干脆彻底摆烂不玩了,任凭人人成为卷王,而我自岿然不动;

你还可以成为掌控内卷的“卷王”,不止于公司给予的回报,而是站在个人发展这条赛道上通盘把握全局,把每一份工作变为不同阶段游戏“通关”的砝码。

而卷王与社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主观能动性:一个躬身入局,带着目标主动卷起来;另一个被动入瓮,沦为淹没在deadline和文山会海中的996工具人。

其实不止是工作,生存于人类社会这个“局”中,我们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大部分人也无法制定或者改变这局游戏的规则。

所以我们会时不时地感到无趣和绝望,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或许我们都如同楚门一样,不过是真人秀中的一个观察对象。但如果不工作、不学习,我们又能干什么呢?摆烂一时容易,但能摆烂一辈子的人绝对少之又少。

既然无法退出游戏,也无法改变规则,与其隔三差五心态崩一下,不如躬身入局,成为这场游戏的玩家和达人。

03、摆脱思维定式,成为骨灰级玩家

成为资深玩家的第一步就是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刻板认知的枷锁中逃离出来,构建“目标型思维”模式。

“目标型思维”的人通常会先构建目标,再去培养“本事”。

没人去请,没钱去借,不懂就外包,对手是学习的对象……总之无论遇见什么困难,先干起来,办法总会有的。

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持续复盘和优化,自己的思维高度和广度得到不断提升。

认知的高低,就在这一过程中被一步步拉大。

所以抱着老板思维的打工人看似是不计回报的“傻憨憨”,实则才是真正大智若愚的骨灰级玩家。

本文由经理人分享(ID:manashare)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板思维”到底是伪命题还是真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