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国产好片:《念书的孩子》。真是哭得我稀里哗啦的。这部电影获得了儿童最佳电影奖。看完以后我便去豆瓣查了一下,竟然是8.8的高分。以豆瓣的评分要求来看,这个已经算是特别高高的分数了,它好于94%的儿童片与剧情片,国产电影很少有能达到这个分数的。虽然评分的基数不大,但即使有更多的人打分,我相信评分也不会低太多,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
电影讲述了开开的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只剩下他和爷爷还有一只狗在农村相互依靠的故事。爷爷是一位开明豁达的爷爷,开开每天给爷爷念他在学校学的课文,爷孙俩其乐融融。小狗也成了开开最好的知己,他叫它叫小胆儿,小胆儿是只哑巴狗,但是很聪明,开开叫他干啥他就干啥,开开去哪儿他就去哪儿。开开还经常跟他诉说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开开也听着,好像也能听懂。只是爷爷有严重的肺病,每天都要吃药。因为没钱交电视费开开还怪罪爷爷怎么每天都要吃药。
有一天爷爷因为忘记关暖炉。第二天早上呼吸不过来差点窒息了。幸好小胆儿拼命地发出撕裂的叫声,把开开拖到了爷爷床边。在医院醒来的爷爷被开开跳上床紧紧地抱住。这一刻开开才明白,爷爷对于他是多么重要。他要对爷爷更加好。他每天不再只读课本上的课文给爷爷听,还给爷爷读他喜欢的杨家将、三国演义。小胆儿也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他还学习帮爷爷分担更多的家务活。
但是有些事情还是来得太快了。有一天早上爷爷再也没有醒来。。。
爸爸妈妈回来了。但他们很快要回去城里上班。因为城里暂时找不到学校,他们把开开交给了王老师照顾。
开开一个人觉得很孤单,但他还有小胆儿听他说话,白天他跟小胆儿一起吃馒头饭。晚上本来要在王老师家睡觉,但因为不习惯最后他们还是回家了。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开开很害怕。但是他很坚强,宁愿害怕也不想寄住在别人家。
终于,爸爸妈妈在城里帮开开找好了学校,开开不舍地和同学老师告别,和邻居的妹妹告别,和他最亲爱的爷爷告别。他牵着小胆儿,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发去城里。但爸爸却说不能带小胆儿走,就算带上班车,到时候转火车也不能带。开开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怎么可以不带小胆儿走,小胆儿不走他是不会走的,但最后小胆儿还是被爸爸扔下了。
这是电影最虐心的片段,也是电影的尾声。开开在车上撕心裂肺地跟爸爸喊着要下车,爸爸却讶异于他为什么对一只狗这样重视。开开拼命地叫唤着,小胆儿拼命地跟在车后面跑着,直到再也跑不动了。。。它跟不上了。
车子越来越远,消失在视线里。
这一幕就如同电影刚开头的开开一直追着驶向远方的爸爸妈妈的班车一般。
说实话,我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看这类的电影都会引起强烈共鸣。看完之后还会引起不舒适的反应,心情很低落。电影里的开开很坚强乐观,还透着一股自信。这离不开爷爷以及学校老师的时时鼓励。他们对开开都是鼓励教育大于批评教育。爷爷是一个豁达而且情感细腻的人,也许跟他以前每天听书有关。他们爷孙俩一个喜欢听书一个喜欢说书,这也是他们独特的交流方式。
但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这么幸运,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幸运。也许他们的爷爷奶奶并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也不会像开开的爷爷那样乐观豁达且心思细腻;也许他们在学校会收到排挤和欺负;也许他们的邻居也没有那么地友善。许多的也许也许就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所以他们从小就自卑而孤独,即使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们觉得那种自卑感和孤独感好像并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残酷的事实是:它们会伴随一生。时不时地跑出来影响我们的每次选择与决定。因为在孩子的时候,我们就认定,父母离开我们是因为我们不够好,所以他们不爱我们。于是我们想要做的更好来得到他们的爱。或者我们干脆做得很差来吸引他们的关注与重视。以后做的很多事情都很在意他人的看法。因为我们害怕得不到好的结果,得不到爱。
当然,也有一些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成长,却依然能保持乐观与自信的孩子。我们不可否认。这些个例其实也是受环境的影响。也许他遇到了一件事情让他足以相信自己,也许是有一个人让他有所改变。这样的一件事或一个人都有可能让他不再胆怯和懦弱。而开开遇到的是爷爷,是小胆儿。也是爸爸妈妈。
还有一个留守儿童经常会想的问题,我自己也会在想:爸爸妈妈到底是不是一定要去城里打工呢,只能去城里打工吗,就不能在家附近找一份工作吗?长大以后我也没问过他们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回答会是:不去城里打工你怎么读书呢?怎么供你上大学呢?
如果要客观性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需要查找当年经济方面的一些资料再结合爸妈的经历与实际能力来进行一番验证了。也许我还会就这个再写一篇文章,也许不会再写了。
因为我还是有些好奇。但,恨意和不满都被时间冲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