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淮南子·天文訓》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因此得名。」

清明節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別的意味。寒食、上巳都在清明前後,後來漸漸都併入了清明節期。

《論語》中「侍坐」一章中,孔子與弟子談及理想時,曾點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是孔子認同的理想,也是這一時節的寫照。

中國人重視「清」「明」,不論是身體的潔淨,還是精神的清潔。有學者說:「所謂古代,就是潔與恥尚沒有淪滅的年代。」「那是神話般的、唯潔為首的年代。潔,幾乎是處在極致,超越界限,不近人情。」先秦前的華夏神州確是令人神往的高貴時代。

在中國歷史上,清明節气是具有特殊性,它是二十四節气中唯一一個既是節气又是節日的特殊存在。中國人有著悠遠的歷史和風俗習慣,節日與節气首當其衝。說到清明必提寒食。

寒食節以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為計,與清明緊鄰,也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等,是遠古人在春天改火形成的習俗。中華先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因季節變化而不斷改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每到初春季節,气候乾燥,人們平日里悉心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春雷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就在此時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是為「禁火」,過幾天再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而在這幾日無火生炊的日子里,便只能以冷食度日,故為「寒食」,其節日得名「寒食節」。寒食禁火、清明取火,唐代詩人韋莊如此這般描述:「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

民間相傳的寒食與一位名叫介子推的春秋人物有關。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有過一段流亡國外的艱難歲月,得介子推艱辛輔佐、歷經磨難,後來晉文公回國做了國君,逐一封賞眾人,唯介子推不受賞賜到綿山隱居。晉文公執意報恩,便命人放火燒山,預想逼介子推現身,不料子推母子隱跡焚身,縱死未從。晉文公悔之晚矣,為悼念他下令將綿山改為介山,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晉文公還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做成木屐,望而感嘆:「悲哉足下。」後世黃庭堅曾在《清明》一詩中說:「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寒食的習俗起源於禁火改火,紀念介子推只是後來增富的意義。到了漢代,人們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在這一天日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唐朝詩人韓翃有《寒食》一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而寒食期間的生活習俗,除了禁火冷食,就是祭掃墳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曾經的中國大地上,人們對死者只安葬,而不植樹、不設土堆墳墓標記,祭祀逝者也只在宗廟進行。到了春秋晚期、戰國初期,逐漸移風易俗,人們才開始封以土堆、種上樹木以作標記,祭祖也從宗廟改到墓地。祭墳掃墓的風俗也就此流傳下來,《漢書》曾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

到了唐代,不論士人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慎終追遠的節日,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也往往將寒食、清明並提。韋應物有詩曰:「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有詩曰:「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也順從民意,規定寒食節放假四日。「(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到了大歷十二年(777),詔令衙門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貞元六年(790),假日增加到七天。

宋代的寒食節也放假七日。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蘇轍有《新火》一詩:「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梅堯臣《依韻和李捨人旅中寒食感事》一詩中曰:「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濕春郊衣。」

除了清明、寒食,與之相鄰的還有上巳一節。三者各具其意:上巳清潔身心,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踏青遊春、提示農耕生產。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唐代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王維詩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可見,大致自唐代始,寒食節與清明節便開始融合。

到了宋代,官府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以供百姓掃墓祭祀、踏青賞春。傳世之作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的盛世清明圖景。不僅民間三節並舉相沿成習,官府也規定清明到來時可與寒食節一同放假。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

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逐步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8年,中國政府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習慣與雙休日一起調休為三天。

當上巳、寒食、清明合二為一,每逢清明時節,中華大地上既有慎終追遠的感懷,又有陰陽兩隔的黯然;既有踏青賞春的歡愉,也有清新明麗的生動。

唐人杜牧有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宋人高翥有詩雲:「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雲:「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識風雲意,寧愁雨谷賒。」

清明時節,春歸大地,天清气明,草木盎然,惠風和暢,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有莊重,有哀思,有儀式感;有歡欣,有憧憬,有幸福感。

「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做一個乾淨的人,做一個清潔的人,做一個高貴的人,做一個明亮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