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也和我这样认为,那么我推荐你也看看这本书-《教养的迷思》,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作家、独立研究者朱迪斯·哈里斯。
这本书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固有认知,大人们 都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成年人,而孩子们却只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作者从三个原则入手: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这些原则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如何融入同龄人的世界。
第一个,多数裁定原则。
多数裁定原则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时,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跟同伴搞好关系,而不是跟成人搞好关系。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规则,例如我经常听到孩子放学后给我讲学校的事情,提及最多的就是哪个小朋友上课捣乱,老师几乎每节课都要批评这个小朋友,而这个小朋友屡教不改,多次请家长也没有多大用处。在课堂上,不带作业本,向同学借笔都没有人愿意借给他,而且因为他一个人的缘故,导致他所在的小组无法得到优秀,所以孩子们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
放学后和小伙伴儿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提起这位爱捣乱的同学,因为都觉得爱捣乱的同学太闹腾,所以自然有了共同的话题,也愿意和能有共同想法的孩子成为好朋友。
作者还提到 ,孩子所在的群体对他们影响很大。比如,孩子对学业的态度会受他所在群体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天资聪颖,而且碰巧加入到学习好的圈子里,他可能成绩会更加优秀。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这会进一步地扩大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比如,他长大之后,会更多地去选择和其他学习成绩好的朋友打交道,在这群聪明孩子的群体里,每个孩子都会更加努力,表现得更好,结果每个孩子就真的变得更聪明。
但是,同样还是这个孩子,如果他一开始掉到了小混混的圈子里头,大家都不爱学习,谁要是成绩好就会受到排挤,那么,这个孩子会对学习表现出更多的排斥,他的成绩就会更差。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很可能会更多地去找成绩差的孩子,最后说不定就真的改不过来了。
不过,作者很快提出,多数裁定原则,在现实中,是有一个小漏洞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一票。在孩子中间往往存在着等级次序,这种等级,在男孩子中尤其明显。
第二个原则,啄食次序原则。
字面意思就是鸟类吃东西的顺序。作者提出,啄食次序原则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
所谓的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现象。为什么叫啄食次序呢?因为动物学家最早观察到在一群鸡中间,谁先去啄食,谁后去啄食,是有讲究的,社会等级高的鸡有进食优先权。如果一只社会地位低的鸡跑到了前面,别的鸡就会去咬它,提出警告。后来,动物学家发现在大多数群居动物中都有这样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能够看到啄食次序。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以前我们觉得,孩子在学校里要有朋友,朋友多的孩子性格就会更加自信,其实不一定。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样,处于孩子群体中的底层,不被其他孩子尊重,他们的性格会更孤僻、内向。
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被整个群体排斥,一旦孩子被群体排斥,将会对他的自尊心造成巨大打击。而且被同伴孤立的不安全感,很有可能会伴随终生,不容易完全消失。
当然,不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成长中的个人,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对孩子来说,被同伴排挤当然不是好事,而且会对他们的性格有不利的影响,但福祸相依,有很多孩子正是因为不被同伴接纳,反而更加发奋。
第三个原则,叫组间对照效应。
这是孩子群体性的运行规律。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人是其他孩子。但是,学生群体又会分为小的群体。比如,小孩子对性别的差异就非常敏感,一旦孩子们把自己归为男孩和女孩,这种自我归类就会强化两性之间的差异。
每一个小的学生群体都会试图强化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他的学生群体,因此,组间的对照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种组间对照效应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说,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学习仔”,他就会更多地去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他对学习就会有更多的正面态度。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捣蛋鬼,他就会和捣蛋鬼们混在一起,而且会觉得不学习才酷。
孩子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教养在行动,比起父母的教育,如何能够融入同龄人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