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1453年,英法发生了长达百年的战争,战争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领土争端,王位继承,羊毛市场。
英王企图夺得法王的继承权,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英王爱德华三世想以外甥的身份继承王位,遭到了法国贵族的反对,引起英王不满,当时的阿奎丹地区还是英国领土,双方为了争夺此地一直相持不下,与此同时,位于今法国北部和比利时一带的弗兰德尔拥有发达的羊毛纺织业,原料来源于英国,经济上同英国联系密切,但是政治上,弗兰德尔公爵是法国封臣,受法国节制,1328年弗兰德尔爆发农民起义,法国派兵进入弗兰德尔,但是当地人民拥护英王作为他们的领袖,1336年,法王在弗兰德尔的代理人下令逮捕所有英国人,英国同时宣布禁止羊毛出口,战争爆发。
百年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1337年开始,1360年为止,这段时间法军屡战屡败,英国在海上击败了法国海军,英军顺利通过海峡,进攻诺曼底,1346年春天的克雷西会战中,法军投入了多于英军三倍的兵力,但还是被英军打败,1356年,从南部登陆的英王长子黑太子率领的军队,又在普瓦提埃大败法军,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及大批贵族被俘,法国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其中巴黎北部博韦地区爆发的扎克雷起义影响十分重大,此时黑死病发生,法国封建主正在大肆吞并农民财产,加之货币经济的发展,破产农民持续增加,扎克雷是法国贵族对农民的贱称。起义军捣毁封建贵族堡垒,杀死封建贵族,并且席卷法国北部地区,选举约姆·卡尔为领袖。封建主假意邀请卡尔前来谈判,但扣留他并对起义军发起袭击,起义失败,但起义沉重打击了法国封建主势力,促成了法国的统一。
1369年,双方签订《布勒丁尼和约》,爱德华三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法国则把加莱港和西南部地区割让给英国,并许以重金赎回国王。
第二阶段,1369-1380年,法军收回大量失地,英军只占有少数沿海据点,查理五世继位后,励精图治,整顿税收,改善军队,组织了炮兵并改组海军,陆地上,他任命德·盖斯克林为统帅,实行据守要塞,避免和英军正面决战,以精锐不断袭扰英军,消灭其有生力量的战术,因而使战局改观,1380年时,法军几乎收复全部失地。
第三阶段,1415-1453年,英军又占领了北部半个法国,终被法国军民驱逐出去,最后只控制加莱港一地,查理六世(1380-1422),王权衰落,内讧迭起,封建贵族分为奥尔良和勃艮第两大集团,互相斗争,削弱了国家力量,亨利五世(1413-1422),利用法国内乱之机,联合勃艮第作为内应,从1415年大举进攻法国,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国,俘获奥尔良伯爵,重新占领诺曼底,法国王太子查理逃亡南方,勃艮第党掌握国家政权。
1428年,英军围攻奥尔良,奥尔良是卢瓦尔河上的要冲,是通往南方的门户,因此保护奥尔良是决定法国命运的决战,1429年,贞德于1429年觐见国王,获准率领军队解救奥尔良,五月,经过艰苦奋战,大败英军,奥尔良解围,贞德荣获“奥尔良姑娘”称号,1430年,贞德在康边被勃艮第党人俘虏,并以四万法郎的价格卖给了英国人,1431年5月24日,贞德在鲁昂被宗教法庭判以女巫罪被处以火刑,骨灰被扔进塞纳河。
英国人的残暴激起了法国军民的愤怒,他们连续打击英军,收复北方失地,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决战中全军覆没,百年战争宣告结束,英国除了保留加莱港以外,其余全部撤出法国领土,法王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后,收回了一些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领地,到十五世纪末,完成法国统一。
对于法国来说,百年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破坏,但是战争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国家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战后法国人民在中央的领导下,逐渐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在法王路易十一的统治下,社会经济大幅度发展,另外,封建主的势力日渐衰弱,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构得以确立,国内市场逐渐形成,共同文化不断发展,一个强有力的法兰西君主制国家出现在欧洲大陆。
对于英国来说,百年战争造成了大量军队和骑士的死亡,封建秩序松弛,农奴制逐渐解体,英国农名大多数成为了自耕农,从事小商品经济生产,促进了城乡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英国成为十五世纪羊毛纺织业的中心,百年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封建势力内部争夺,导致了三十年的红白玫瑰战争,这次战争中,大封建主几乎损失殆尽,封建割据势力进一步削弱,从而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百年战争的终止,使欧洲各国从英法的主要矛盾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欧洲和世界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作为族徽,约克家以白玫瑰作为族徽,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最后都铎家的亨利战胜,夺得英国国王,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红白玫瑰战争削弱了封建割据实力,为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东部形成东法兰克王国,962年,萨克森王朝奥托一世(936-973)进入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涂油加冕为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始,奥托在位的最后十几年,集中精力入侵意大利,一再操纵教皇废立,并企图染指南意大利,从而与盘踞在那里的东罗马和阿拉伯势力发生冲突,970年,奥托同拜占庭议和,放弃侵略南意大利的野心,奥托二世(973-983)继承遗志,一度攻占那不勒斯和塔兰托,但982年被阿拉伯人击败。
奥托二世和约翰十二世签订了《奥托特权协定》,协定规定,教皇要忠于皇帝,教皇由皇帝任命,并通过联姻取得了东罗马帝国的承认,这一系列的举动,使中世纪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教权开始屈居于王权之下,就连神也不得不在权力之下被控制。然而这仅限于战功赫赫的奥托大帝在位期间。奥托死后不到一个世纪,欧洲就发生了教俗之争的浪潮。
11世纪,一批克吕尼派修士强调教皇的至高无上地位,向全西欧范围内向世俗政权发起进攻,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并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即《教皇敕令》宣布唯有教皇有权任命主教,制定教会法规,决定教区划分,并有权废除皇帝,国王。1076年,教皇又下诏开除亨利教籍,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于1077年,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觐见,此即卡诺莎觐见事件,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这时中世纪西欧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开始。
亨利四世回国后立即与反对派发生战争,获胜后进军意大利,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随同前来救援的诺曼人离开罗马,客死他乡,1122年,教皇与皇帝暂时达成妥协,订立有利于教皇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了德国主教一律按照教会法选举,即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他的代表出席会议,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牧杖和指环,此协定造成了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大幅削弱。
为了实现从罗马统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意志皇帝经常入侵意大利,干涉罗马教廷事务,同教皇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分散了统治德意志的力量,最终受制于德意志各大诸侯。腓特烈二世(1211-1250)统治时期确立了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霍亨斯陶芬王朝在德意志的统治于1254年告终,其领地被诸侯瓜分,皇权衰落,此后二十年未能选出皇帝,出于大空位时代,随后使哈布斯堡王朝和卢森堡王朝,皇帝政权也是有名无实。
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分支在奥地利,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尔萨斯和瑞士的阿尔高,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德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用哈布斯堡命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持续到一战结束,使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8年开始,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一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结束。
1356年,卢森堡王朝查理四世(1347-1378)于1356年颁布帝国基本法,即黄金诏书,又名《金玺诏书》,规定:皇帝由七大选帝候选举产生,皇位虚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伯爵摄政,教皇不得兼任代理皇帝,同事确认了选帝候在领地内的政治经济上的权利,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587年,西哥特王国正式皈依基督教,封建化进程开始,自由农民进一步分化,711年,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人退居到北部山区,先后建立了一些小国家,如那瓦尔王国,阿拉贡王国,卡斯蒂利亚等,同阿拉伯人展开了收复失地运动,到了13世纪中叶,半岛大部分地区收复,1479年,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合并,建立了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人攻占了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收复失地运动结束,西班牙完成统一。
联姻对欧洲历史影响重大,奥地利与富饶的尼德兰联合起来,使马克西米利安比原先的德意志诸侯更加有权力,后来,马克西米利安和玛丽生下了腓力,他娶了西班牙的女继承人为妻,他们的儿子查理五世继承了一大片错综复杂的领土,包括西班牙,西西里,奥地利,尼德兰。1477年,哈布斯堡家族与勃艮第家族的联姻取得了欧洲政治的统治地位,但是由于随后对分割勃艮第的征超,造成了奥地利和瓦卢瓦家族统治的马克西米利安之间的敌对,进而贯穿了近代早期的欧洲外交史。
1469年,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人伊莎贝拉嫁给阿拉贡王子费迪南,1474年和1479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分别继承王位,两人于1479年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西班牙王国。
1385年波兰权贵与立陶宛国王雅盖洛,缔结了《克列沃协定》使波兰,立陶宛成为君合国,克列沃协定,规定波兰女王雅德维佳嫁给雅盖洛,雅盖洛任波兰国王,改称弗拉迪斯拉夫二世,雅盖洛改奉天主教,在立陶宛境内推广天主教,两国联合是为了对付东方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共同对付德国两个骑士团的接近,1410年,两国联军在格伦瓦尔德战役大败条顿骑士团,波立两国进入历史的光辉期。
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近东地中海各国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侵略战争,参加者阶级地位不一,有骑士,农民,小手工业者,胸前和手臂上都配有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东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需要,他们渴望获得东方的财富。
同时由于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分割,西欧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成为了无地骑士,成为了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力量。
进入十一世纪后,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灾荒,瘟疫的流行,农奴和农民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他们希望通过东征来找到一条摆脱封建枷锁和获得财富的道路。
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渴望扩大教会势力,并且夺得更多的教会财富,并将东正教控制在罗马之下,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同时,西欧的商人,尤其是威尼斯,意大利,比萨等地的意大利商人急切希望夺得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此也积极支持十字军东征扩张。
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往往把朝圣作为赎罪的方式,每年开春,大批民众走上朝圣的路途,其中耶路撒冷是最重要的朝圣地,因为那里是传说中耶稣生活,受难,埋葬的地方,但11世纪中叶以后,突厥人打败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控制了地中海沿岸,前来朝圣的人受到阻挠,不断有朝圣者被杀和被抢夺财物的消息传回西欧,收回失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1071年,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直突厥人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求援,拜占庭的困境成为西欧各国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1291年结束,先后八次,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影响最大
第一次东征于1099年结束,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骑士,兵分四路,向君士坦丁堡金法,1099年7月攻克耶路撒冷,随后在占领区建立十字军国家,即爱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耶路撒冷王国,几个伯国和公国名义上依附于耶路撒冷王国,实际上独立。
第二次东征发生于1147-1148年,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摩苏尔总督赞吉攻占爱德萨,教皇组织东征,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两国联军于1148年7月28日在大马士革被赞吉的i继承人努尔丁击溃,东征失败。
第三次东征于1189-1192年发生,埃及苏丹萨拉丁夺取耶路撒冷,西欧震惊,于是组织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巴巴罗萨,狮心王理查,腓力二世都率军参战,但是腓特烈一世在小亚细亚渡河时溺死,德意志军队大多回国,英法君主因为领土争端,明争暗斗,并不同心,在十字军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后,腓力二世率军回国,理查无法夺取耶路撒冷,在得到萨拉丁允许基督徒可前往耶路撒冷巡礼的诺言后,匆匆回师。
第四次东征发生于1202-1204年,十字军在威尼斯商人和东罗马总督丹多洛的唆使下不去进攻伊斯兰教徒,改攻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被占领后洗劫一空,丹多洛企图夺取拜占庭帝国的统治权,战后,威尼斯共和国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础上建立了拉丁帝国,而十字军在拉丁帝国附近建立了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候国,直到1261年,尼西亚皇帝米海尔·巴列奥略攻占君堡,重新复国,这一次东征充分暴露了十字军东征的侵略和掠夺性质。
第五次东征于1218年至1221年发生,主要参加者是法国人,1219年,达米艾塔被攻下,但1221年进军开罗时,被尼罗河的洪水阻拦,被迫撤退,第六次东征于1228-1229年发生,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1244年,花剌子模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又占领了耶路撒冷,第七次东征,1248-1254年发生,法王路易九世进攻埃及惨败被俘,1250年大笔赎金赎回,路易带着十字军残兵在阿克港驻扎了三年后回国,东征结束,最后一次东征发生于1270年,仍然是路易九世发动,进攻突尼斯,路易九世在行军过程中病亡,被迫结束。
1291年,穆斯林攻占阿克港,耶路撒冷王国灭亡,十字军东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