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念2

               

                      &从众效应&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相符合。

从众的功能: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正确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

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群体成员一致性越高,群体凝聚力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可能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上升。

        2.个体人格因素:个体的自我评价越高,独立性越强,从众行为越少;个体的自我评价越低,依赖性较高,越容易从众

        3.情境的明确性:情境越明确,判断标准清晰,从众行为减少;情境越模糊,个体自身判断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墨菲定律

     

提出者:爱德华·墨菲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扩展资料:

墨菲定律来源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

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参加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双重束缚

是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葛雷格里·贝特森提出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理论(Double Bind Theory)。他认为在人们互相沟通的时候,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而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容易使人陷入两难的境地,精神分裂的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后来这一说法在诸多领域都获得了应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当一个要求里含有矛盾的信息,让对方做和不做都不对的时候,就是双重束缚了。

举例来说,父母痛恨孩子撒慌,但有些事孩子如果说实话,父母也不能接受,这就把孩子陷于“双重束缚”之中

健康的心智,是“我既可以A,也可以-A”,这意味着整合和灵活;相对分裂的心智,是“我只可以A,不可以-A”;而最有问题的心智,是“我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A”。

当父母既接受不了孩子撒谎,又接受不了孩子真诚时,就是将孩子逼入了“你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A”的矛盾中。这种矛盾,在心理学中叫做“双重束缚”,在很多严重的精神疾病中都可以看到。


                汉隆剃刀原则

提出者:罗伯特.J.汉隆

永远不要把可以忽视的事情解释为恶意

拿破仑曾说过

“永远别把没有尽力归为恶意”

哥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说过“误解和忽视比阴谋和恶意导致了更多的混乱,不管怎么说,后两者肯定要少的多”。

你看,我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会为很多事情找原因,如果你找到的原因是:这是因为某个人是坏蛋。那好,请拿起这把“汉隆剃刀”,把这个原因剃掉,这不是原因。

你看到一个不好的现象,如果你能用别人的愚蠢来解释,就最好不用别人的坏来解释,这就是汉隆剃刀原理。

那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如果你认为某件事没干好,是因为有人犯蠢,那至少你还要进一步想两个问题。第一,他们为什么蠢?第二,我将来怎么不犯同样的蠢?

有了第一个问题,你的思考就出现了结构性。有了第二个问题,你的思考就出现了开放性。这就是好的思考品质的两点共性。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因为某个人坏,那结论也就到此为止了,你的思考就既没有结构性,也没有开放性。那这样的思考品质当然就很差很差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概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