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愉快相处,说话就得「绕弯子」!

图片发自App

上周外出,和家人在车上聊天,讲到关于学习简餐的事,刚开始聊得挺好的,但结果是:我被「莫名其妙」的误会了,下面是部分对话内容:

他:上网找菜谱来学挺方便的。

我:菜谱质量良莠不齐,总不能所有都试一遍吧?

他:那也可以报培训班,这样基础比较扎实。

我:这......成本也太高了吧!

他:再不然......外包给专业人士,这样既节省精力、出品质量又稳定。

我:还是想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比较主动。

他:你不怼人不舒服是吗?

我:啊?我没怼你啊,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只是把想法说出来而已呀。

他:......

你们先别忙着取关,我知道这样看下来我确实不太友好,之所以强调「莫名其妙」被误会,是因为我没意识到自己在针对他,但又确实让对方产生了这种感觉。

仔细想了一下,主要还是因为想着:跟自家人说话嘛,弦不用绷得太紧,否则也太累了吧!

这种想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对话的本质是一种社交行为,人人都希望在社交中拥有获得感,这是社交行为得以延续的基础,否则,就只能拜拜了,即便对象是自己的家人,对话也应该建立在双向、对等的前提下。

语言是门艺术,它在社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方式也无法全面替代与人面对面交流。

无论是有意图的对话、还是漫无目的的闲聊,经验告诉我们:比起短、平、快的「直接语言」,「间接语言」能让我们相处的更愉快。

所谓「间接语言」,大白话就是「绕弯子」,在语言社交中,「绕弯子」不是贬义词。

它的作用是:通过包装,磨平「直接语言」的棱角,在温润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让人体验到语言社交的愉悦感。

关于「对话」这件事,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所有对话都是合作行为,它需要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共同参与。

基于这个前提,我们与对方的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合作行为,既然是合作,就应该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共赢的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让一段对话友好又愉快呢?

可以试着从这几方面着手,优化我们的对话内容:

信息量

图片发自App

在一段对话中,如果处在回答问题的一方,给到对方的信息量,原则上应该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如果给的信息太少,就会表露出「非合作」的意愿,比如:

最近蓝楹花开了,你去看了吗?

没去。

这样的回答容易给人「我不想跟你多聊这个话题」的感觉,多数情况下,对方不会想再继续跟你聊下去了。

相反,如果回答时,给的信息太多,容易牵连情绪,这样的对话也很难让对方感到愉快,比如:

有没有看见我的充电器啊?

没有啊,前几天不是还看见你在用吗?你最近一次在哪儿用的?看吧,之前就跟你说东西用完要放回原处balabalabala......

回答里面给了太多信息,讲着讲着还带出了情绪,这种对话,要么对方自动过滤、要么越听越烦躁。

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可以用「明确的答案+一句简短的补充」的形式。

把上面两个例子改一下,变成这样:

最近蓝楹花开了,你去看了吗?

还没呢,要考试了,最近都在忙复习。

和这样:

有没有看见我的充电器啊?

没有啊,你最近一次在哪儿用的,我可以帮忙找找。

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信息质量

图片发自App

对话中,信息量是一个衡量维度,信息质量又是另一个判断标准,避免讲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更不应该明知是假信息,还带着某种目的有意而为之。

可以不说,但不能失真,这是对话的底线。

周日去了一趟大悦城,原本没打算去的,但听说大悦城的盒马生鲜开业了,想去体验一下。

到了那里才发现,虽然楼层指示牌显示盒马生鲜位于负一层,但通往负一层的电梯都是封闭状态,问了服务中心才知道,目前并没有开业。

朋友不是信口开河的人,她可能也被楼层指示牌误导了,传递了失真的信息。

工作中沟通的时候,如果因为信息失真、导致误判,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说话方式

图片发自App

很多写如何沟通的书里,都会教一些说话方式,总结和实践下来,我觉得有两个小技巧很重要:

避免使用晦涩的词汇。

与人沟通不是参加辩论赛、更不是做学术讨论,不需要出现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

我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因为担心文章里出现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每次遣词造字的时候都很紧张,导致那段时间,身边好几个朋友都问我:你讲话怎么突然书面语了起来?你能「说人话」吗?

避免专业词汇、书面语式的表达,所谓的「口语化」,大白话就是我朋友提醒我的:「说人话」。

条理性

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想的清楚才能讲的清楚,所以,几乎不存在思路清晰而表达不清的情况。

在正是场合讲话,尤其注重条理性,有一个最常见的模型,适合发言、讨论的时候用,在这里分享给你们:「PREP」。

Point观点:

抛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了解;

Reason理由:

讲理由,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一步非常重要;

Example举例:

列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你的观点和理由更加鲜活、让对方印象深刻;

Point总结观点:

最后一步,要记得回到观点本身,做最后的重申、强调。

这个模型在讨论场合里应用频率非常高,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

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辨明是非对错,而在于交换信息、厘清误解、发人深省、最终以开放的心态寻求共识。

关联性

图片发自App

​在对话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还是会遇到,比如这种:

A:看见我的围巾了吗?

B:我今天要提前一小时到公司。

完全在鸡同鸭讲,这时候,A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暂时把B的回答当做新话题的开始,最后再绕回话题开头的问题,比如:

A:看见我的围巾了吗?

B:我今天要提前一小时到公司。

A:为什么?

B:因为......

A:哦,辛苦了,加油!我围巾找不到了,你看见它了吗?

第二种,对B的回答自动忽略,执着在自己的问题上,比如:

A:看见我的围巾了吗?

B:我今天要提前一小时到公司。

A:我围巾找不到了,你看见它了吗?

你觉得哪一种对话比较友好呢?

关于说话「绕弯子」,我的理解是:通过「间接语言」这种润滑剂,避免生硬的使用字面意思直接对话。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在优化语言社交方面给你启发,鉴于我本身是个内向的人,平时主动寻求语言社交的情况非常少,也想借以此文,与你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想愉快相处,说话就得「绕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