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如何相处「干货+经典案例」

老石唠唠嗑~~

近期很多同学来咨询,该如何与自己的子女,父母友好的相处。理论上最亲近的血亲,应该是最理解彼此和最真心为彼此好的,却好像总是无法好好相处,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容易产生矛盾和争吵,分开了又关心挂念。

#1

在了解该怎么好好相处之前,我提出的认知关系中的其中两个原则大家可以试着使用。

第一,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一个人属于另一个人,不论是子女父母,还是爱人另一半。

因此,不论你们的关系是怎么样,他们都有权利去做他们想做的任何选择,没有所谓的应该。

这个原则让我们心底里允许,理解和接受他人做的与自己期待不同的行为,不产生过多的情绪。

第二,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别人的改变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改变,而不是我们改变了他,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当我们改变自己后,因为自己变了,影响力变了,周边的人与事有可能因为我们的改变而被影响或改变。

这个原则让我们不因为不断的试图改变别人而无法成功产生沮丧和时间浪费,让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要么提升心性容纳度高了,要么提高智慧方法多了,要么提高决断可以离开了,都是对于自己要求。

这也是将自己的注意力从不可控因素转化为可控因素,改变别人是不可控的,改变自己是可控的。

#2

有了这两个原则,我们在做案例分析之前,再讨论下为什么父母子女之间的问题不好解决,这里面有个核心因素是框架固定

框架固定是什么意思呢,上司同事相处不来,我实在不行可以辞职,男女朋友价值观不合可以分手,没钱可以想办法赚钱,父母子女相处不来,还是这层关系,这是强绑定的。

当人没有办法改善固定关系,又不得不在这段关系中,是没有选择权的

如果这段关系中会出现了一些负面因素,会让人产生强烈习得性无助,以及潜意识的无力感,进而强烈的影响生活。

特别是因为在子女小的时候,这种潜意识中建立起来的感受,生活习惯与应对方式,会对人的一生都起到重大的影响。

因为人越小,能做的选择越少,必须接受父母的输入,情绪,价值观,沟通,行为等等。

而这类互动方式,会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拥有极端抵制父母这种行为的倾向或不自觉之间演变的类似于父母的这种行为模式习惯。

#3

父母子女相处之间还有一些重要的相处原则与关系成因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

现在开始做一些案例分析,来看看我们该如何与父母子女好好相处,这上面也会应用到我在之前几篇文章和课程中提到的一些思维与方法。

比如一个经典案例,妈妈觉得孩子冷,让孩子穿衣服,孩子并不冷,这件事作为父母和孩子分别该怎么办,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a.

首先如果自己是父母,需要觉察到这是自己的执念,执念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出发点并不是要照顾好孩子,或是让孩子具备很好的自我生活能力。(真正对子女的责任是让他们具备很好的独立生存能力,而不是只能懂得依靠)

而是希望事物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转,因为孩子可能并不冷。如果当孩子很耐心的告诉你他暂时不需要的时候,你可以相信他并且停止这件事。

但往往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孩子拒绝了,母亲依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你穿上这件衣服。

看起来这是一个小问题,但从父母的心性来说,很多时候自己不容易过的开心

为什么,因为期待不可以把控的东西按照自己想法来运转

这也是大量父亲母亲同样的问题,爱太多了,就希望给予,希望反馈,希望一直呵护,自我的习性太强了,就让身边的人无法选择,产生痛苦

当这种习惯发展下去,就会演变到对自己的妻子丈夫,子女,周边环境,他人行为的要求,

而明显,世界不可能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意愿而按照这个方式运转,所以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矛盾与不悦

更严重的是,这有可能让一部分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在他们希望有自由有空间有选择的时候,父母的这种习性会直接以软性或硬性的方式强加给孩子,从而让孩子产生痛苦又不得不接受的习惯

小到穿一件衣服,大到事业的选择,当这种习得性无助随着年龄成长的时候,孩子会容易习惯性自卑,没有安全感,并且不相信自己的生活可以改变,因为从小就是如此,根植在了潜意识。

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歧也会越大,孩子会不自觉的想远离父母,并且极其抵触这种交流的产生,甚至不知不觉见自己也可能变成父母这个样子。

在与子女交流的时候,目的首先要明确,就是让其拥有很好的,幸福的自我生活能力,因此放手,让他们摔跤,让他们选择,尊重与信任他们,是非常重要的。

记住最早说的两个原则,不要试图改变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看到你的改变,看到你过得好,他们自然会去学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是父母要做的

不要认为你的孩子属于你,要允许他做自己的选择,当然在这条路上,你可以做他的引路人,导师,辅助他,但绝不是替代他做决定的那个人。

如果真的觉得天冷了,最好的是孩子自己知道加衣服保护好自己,其次觉得孩子忘记了,可以以建议的方式让其自由选择,如果子女说不冷,那就不提了,感冒了他们以后就学会了如何感受天气,如何保护自己。

b.

作为子女又该怎么做呢?其实很多子女的痛苦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因为无法改变的东西太多,又不得不接受

这种习得性无助让人觉得生活与生命无法把控,失去希望和自由,也失去了自信与面对的勇气。

因此大量的子女在年龄稍大后,开始远离父母,甚至抱怨,争吵,在所不惜,其实都是在试图证明自己的生活主权,不是不要,而是不想被任何方式的操控。

原生家庭可以改变么?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那么父母能改变么,或许他们自己会选择改变,或许改变了我们会影响他们的改变,但在我们不改变自己的情况下几乎没法改变他们。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改变自己。

首先从框架上改变自己习惯思维,孔孟讲究礼义廉耻,不论父母怎么做,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这一世的精彩,这是需要感恩的,不论是什么的父母,首先不对他们下定义。

其次要理解哪些是可控项,哪些不是可控项,

原生家庭不是可控项,父母的认知不是可控项,自己是可控项,只调整可控项目,

以上面的两个大原则,不要试图改变你的父母

具体体现在,比如父母要自己加衣服,自己和他们发生了争吵,这就是试图在改变他们,不然目的是什么呢,而不发生争吵,心平气和的穿上,或者以后避免这种情况,这是在改变自己,以前自己会吵架,现在不吵了,这就是进步,而这种影响,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接纳和改变想法是第一步,

以前觉得父母就是强加给自己,现在可以想的是,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父母也需要一些关心来让自己感受到爱与被需要,父母也需要认可,

那么抵触和下定义,就慢慢的变成了理解和接受,别忘了,强者思维是容纳和成长着思维,弱者思维是受害者和不变思维。

其次就是不需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有时候和父母相处,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争吵状态,事后很后悔,又产生了对自己对世界很痛苦的心态。

没有关系,一点点变好,要允许自己进步的时间,允许犯错,告诉自己在一点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

强者思维篇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思维下的产物,改变思维和父母友好相处,

可以在父母觉得你冷的时候穿上衣服,也可以好好沟通后不穿,你更可以让父母觉得他们可以放心的让你独立,升级自己的思考维度,或许会有更好的解法。

在子女与父母沟通时,也有一个黄金法则,尽量不要起争吵和冲突,如果有,心平气和的沟通,做不到,就先不说话深呼吸

我在未来也会教他们怎么通过写下来的办法改变自己的情绪,

如果不说话也做不到,先离开这个场景。记着,和父母的核心相处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我们过得很好,父母也会被你影响的。

#3

因为篇幅问题,案例分析就只做了一个,欢迎大家关注gong-zhong号“本人石老板”,投稿可做分析

这里面的父母和子女类型也比较单一,还可能出现索取型父母,叛逆型子女等,

大的框架都是这几个黄金法则,但是具体的案例还需要具体分析。记住,家庭和睦一个人最好的风水,这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4

本篇内容中都在假设父母或子女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为什么呢,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升级和学习,但是我们的注意力要放在自己的身上,一旦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就又变成了要求别人改变老循环了

最后,所谓的学习和升级,是体现在习性上,作用在行为和结果上的,

如果你觉得你的心性升级了,但是行为和结果还是老样子,就要重新觉察哪里没有想明白,做好了。

感谢你的点赞、评论、转发、关注,给我产出的动力~

关注gong-zhong号“本人石老板”,每天获取优质自我升级文章,

让我陪你在知行合一的路上一起走下去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子女,如何相处「干货+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