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4.3.15满汉内阁---哪一道菜合口味?

4.3.15满汉内阁---哪一道菜合口味?


袁世凯呵呵笑道:“此事正好跟‘皇族内阁’一事有关,也可以说一说。自打溥仪皇帝登基、隆裕太后主事以来,为了体恤民意,朝廷仍在继续推行‘君主立宪’一事,而军机大臣奕劻正是首席负责人。”


“辛亥年(1911年)5月8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清内阁正式成立。军机处正式废除,由奕劻本人领衔为总理大臣,组建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


小武讶然道:“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内阁?请你给详细解说一下?”


图表16中华第一内阁(1911年5月)

图表16中华第一内阁(1911年5月)

【又称“清末满人内阁”、“王族内阁”,亦称“庆亲王奕劻内阁”】


袁世凯欣然应允,便将中国第一个内阁的所有成员、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一遍。小武执笔记录下来,一时也记不住许多,但是其中的确有盛宣怀等少数汉人。


袁世凯呵呵笑道:“然而奕劻内阁中的汉官极少、即算有也不在重要位置上;多位阁员都是宗室亲贵,故被人噱称为‘皇族内阁’。”

“而盛宣怀在辛亥年之初刚刚谋取了邮传部尚书一职,此时倒也顺势进入了内阁、成为邮传部大臣。他成了奕劻赏识的少数汉官之一,在新内阁中担当皇族之外的点缀。”


小武又想了一想,恍然道:“按照这个内阁名单,此‘君主立宪’跟大清旧有体制是换汤不换药呀!满族亲贵们的特权毫不受损,跟你之前所提的《立宪纲要》差距非常大吧?”


袁世凯重重点头,微笑道:“你说的极是!不过这个情况不是跟我这一个人的期望差距比较大,而是跟满朝的汉官、以及全天下的百姓期望差距极大!”


“甚至可以说,新鲜出炉的‘奕劻内阁’让全天下汉人彻底熄灭了维护大清之心。从此没有谁还指望大清能够给自己开好药方---立宪、组阁对满人亲贵是没有用的。可能唯一还对大清前途抱有希望的,只剩下康有为、梁启超了---他们是汉人中的‘保皇党’,但是市场也越来越小。”


小武点了点头道:“难怪你说,这是辛亥年另外一件大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武昌起义是推翻满清的关键事件;但是对于上层文化人来说,‘王族内阁’才是让大家对‘新政’彻底丧失信心的行为吧?”


袁世凯也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我而言,当时也不过重新出山、继续修补新政而已;并未料想到革命会导致完全走向‘共和’。”


“所以在‘孤儿寡母’(溥仪皇帝和隆裕太后)的要求下,我顶替了奕劻,受命为总理大臣、重组内阁,冀能平息众怨、先将朝野广大官绅的心情理顺再说。”


“于是就在上一个内阁建立之后不过数月,旧的内阁已被推翻;而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出了中华第二个内阁的名单。这里头的人么,我也可以给你介绍、介绍……”


图表17中华第二内阁(1911年11月)

图表17中华第二内阁(1911年11月)

【又称“清末汉人内阁”、“立宪内阁”,亦称“袁世凯内阁”】


于是小武又洗耳恭听了袁世凯滔滔不绝地讲解重新组建的、在辛亥年11月正式出炉的中华历史上第二个内阁;心知这必是袁氏生平得意之作,便仔细记录、用心领会。


好半天之后,小武方才长吐了一口气,道:“在这张名单里,你属下的北洋人物还不很多;倒是各种社会名流精英,诸如沈家本、张謇、梁启超、杨度等人都包含在内了。”


袁世凯大笑道:“不如此,如何能孚众望?只有将代表先进思想的社会或朝廷势力代表,都纳入我的内阁中来,这才能让民众满意啊!”


小武点了点头,道:“若按照你的内阁名单来推进,大清的确是‘换汤又换药’了。而且满人的比例大大减少,很多部门首脑也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那种勋贵了。只是王族特权受到了很大限制,‘遗老遗少’们肯定会拼命攻击你罢?”


袁世凯叹了一口气,道:“要平衡大事、谈何容易?一方面,此次组阁显示我虚怀若谷、一心只为了国家的前途。外界流言说我同一些社会名人有怨;但将各方势力领衔之人都延请入最高权力集团,显示了我的公心。”


“而另一方面,正如你所说,一旦被撸去了特权、满人亲贵们无不视我为大敌。仿佛是我葬送了大清的江山?其实在几个月前,奕劻若能推出如我一般的内阁名单,何至于有武昌兵变之事?那样说不定就能拯救大清的江山了!”


小武一震,点头道:“不错。你的这第二版内阁名单,明显更为天下人所能接受。然而受限于身份和立场,庆亲王奕劻怎可能推出这样的名单?所以大清朝也其实无法自救了!”


袁世凯又叹了口气,道:“但在又一方面,当时革命党的势力愈演愈烈,渐渐弹压不住。也有不少党人认为、是我在尽力给大清‘续命’,一心急欲除去我而后快。”


“党人习惯于刺杀之术。辛亥年底当我下朝回家、经过东华门之时,遭到同盟会炸弹袭击。我虽幸免于难,但保护了我多年的卫队长等十人毙命。”


小武大惊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袁世凯叹了口气,又冷冷一笑道:“两头不是人,这我也习惯了;不过化祸为福,也是我一贯本领。”


“既遭到刺杀,正好借机在家里‘养病’;又对外放出风去:革命党人连我都不肯放过,更加不会放过满清贵胄了---这就给了‘孤儿寡母’更大的压力。”


小武心中了然,思索道:“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南北和谈’了吧?辛亥起义进入新阶段了?革命军和北洋军之间暂时不打了?国家进入了一种南北相持的半稳定状态?”


袁世凯点了点头,道:“的确是一个半稳定之局、也就是谈判之局。但这种谈判并非局限于一个房间内的几个代表之间的磋商,而是以整个天下为筹码、一切事物均可当做棋子---这是个闻所未闻、前所未有的谈判!”


小武惊叹道:“的的确确,中国历史上几乎极少有这样的谈判、能造成国家和平转型!”


袁世凯微微出神,道:“作为辛亥大谈判的双方,‘南方’和‘北方’不断出棋、你来我往……”


“首先是陈其美奉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了临时大总统。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南方认为其实力不惧北洋军攻打南京;二是南方的开价底线是共和体制、似乎不能接受帝制。”


“作为北方的主事人,我当然一时不能接受这样的开价。然而北洋军张勋所部的确被逐离了南京,而我也无法坚持住上一个内阁名单。当我被党人刺杀未遂之后,显然中华第二内阁已经化为了泡影!”


小武思忖道:“此时,南方赢了一个回合。”


袁世凯微笑道:“不过,先前我已赢了上一个回合。北洋军冯国璋部猛烈炮击武昌,不但令黎元洪向我求和,而且收服了革命党酋黄兴之心。”


“所以在南北谈判中,黄兴和黎元洪都倾向于不可同北方谈崩,这就置孙中山、陈其美等强硬派于不利之地。”


小武大讶道:“革命党人所说的辛亥三杰,指的就是孙中山、黄兴、黎元洪呀……”


“至于孙、黎两人的态度,我完全理解。但是你说黄兴的内心向着你方,这怎么可能?他可是在数次起义中、以‘悍不畏死’著称的人啊!”


袁世凯冷冷一笑,道:“‘悍不畏死’?那就把他的军队都打光!还悍得起来吗?在武昌一役中,我特地嘱咐过---只要黎元洪所部新军不离开江南的武昌,那冯国璋部主力就留在江北的汉阳、汉口,不同对方决战。至于北洋军每天向武昌隔江开几炮,不过是装装样子的。”


“而冯国璋所部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同黄兴所率的乌合之众作战。因先前黄兴从报纸上听说武昌兵变,便兴冲冲地赶来参加。当时各地有一些自发的新军、民军,都在向武昌靠拢,黄兴自然将他们组织了起来。正好黎元洪不愿出战,便委任黄兴为总司令,率领诸路起义军攻打冯国璋所部。”


小武这才明白过来,点头叹道:“然而黄兴的军队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就算人数再多,又怎么可能是训练有素的北洋精锐、冯国璋部主力的对手?肯定是被打得满地找牙了。”


袁世凯点了点头,微笑道:“对于那些杂牌部队,因为不是黎元洪嫡系,不必手下留情。黄兴大败之后单身逃往上海;因为对我军实力印象深刻,故在以后的南北谈判中、屡屡规劝孙中山顾全大局。所以我也很喜欢他!”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像谈判这种事情,都是‘能战然后能和’!若不打两个漂亮仗,你也没有筹码去跟对方谈判呀!”


袁世凯赞许道:“不错。但是南方也有能打之人,陈其美等革命党酋悍勇无伦,故此我亦主张以和为贵。”


“不过,既然打仗的事情放在一边,那么在谈判之中,‘律政派’的意见就很重要了,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未来的国体、制度、法律如何。”


“于是我方和革命党人一致认可,由唐绍仪代表北方、伍廷芳代表南方,协同南北人才、汇聚众多学兼中西的律法界人士,一同讨论出一套适合中国国体的《约法》。”


小武微笑道:“这么说来,南北双方争论的标的,是中国究竟应该搞‘宪政’、还是搞‘共和’,对不对?”


“既然谈判主要依赖‘律政派’,虽然沈家本已经老了,但是伍廷芳、杨度等人都正当年,可以大展拳脚吧?”


“但是,我看过一篇参考文献《海归的封建灵魂---杨度》,上面提及了杨度的看法:‘有袁无孙,立宪成矣;有孙无袁,共和成矣;有袁又有孙,一事无成’。依你看,是不是这样?   ”


出乎小武的意料,袁世凯摇了摇头道:“辛亥年底的南北和谈,并非是谈‘宪政’或‘共和’的选择。当时南方的革命党人并没有留下‘宪政’这个选项。若北方坚持保留满清皇室,那就什么都没得谈,故当时只有‘共和’这唯一的选项。”


“而可以谈判的是、以后国家施行‘总统制’还是‘内阁制’而已。由此,南北双方都必须妥协。”


小武大惊道:“原来是这样!”


袁世凯点了点头,瞪圆了眼睛道:“故按照约定,我必须劝说‘孤儿寡母’退位,结束大清的江山、和平过渡到民国。南方也必须放弃已有的总统(孙中山),重新探讨未来的国体。”


“实际上,南方也有很多重要人物并不喜欢总统制,其实倾向于内阁制---后者跟宪政有些相似,只是没有皇帝而已。”


小武大为惊诧,这才发现自己给想简单了,于是皱眉道:“原来如此。那么北方的妥协只是必须放弃‘帝制’呀,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因隆裕太后已经被乱局给吓坏了。”


袁世凯截口道:“是的。我只是正告太后---清帝若再不退位、南方代表所承诺的每年数百万两银子退位金就没有了,反而有不测风险。于是大清国就在辛亥年底(1912年2月12日)正式结束了。”


“北方的约定容易办成,反而是南方的意见难以统一。对方阵营中的妥协更加难为。”


“单是南方的代表伍廷芳就无法全权代表南方所有的势力---孙中山曾将南北密谈的五条临时性共识发诸报端、逐条批驳、表示拒不接受。这让南方谈判代表颜面尽失。此举也让我端起了架子,说不愿再同他们谈判!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代表性,内部意见尚未统一!”


小武大为讶异,想了想道:“不过,伍廷芳这个人、本来就是大清法部的吧?我记得他曾是沈家本的助手。怎么去代表南方呢?”


“伍氏可能人缘不错,但作为南方代表么---这只能说明南方很难找出合适的谈判总代表!”


袁世凯呵呵大笑道:“正是。不过我方迫切需要谈判对手,即使南方推举不出全权代表、也要给他们安上一个。”


“但我却不得不重视孙中山的意见,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宋教仁和陈其美,都是锐意进取、胆大包天之人。所以若是不从他们内部着手,先分化、再妥协,也很难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小武皱眉道:“革命军阵营内是非常混乱的,真亏得你还能将谈判进行下去!”


袁世凯淡淡道:“其实南北双方的特点也很明显,南方是锐而猛,北方是稳而坚。在我看,若南方阵营主要是由黄兴、黎元洪话事,那谈判就容易得多了。”


“然而必须面对现实,引导对方内部妥协。只有当武昌一派(黎、黄)势力肯顾全大局、主动出力替北方周旋,这样才能够摆平南京一派(孙、宋、陈)势力,达成我所要的协议。”


小武恍然明悟,道:“当黄兴、黎元洪等人都想妥协之时,孙中山独木难支,也就不得不放弃大总统之位了!”


袁世凯摸了摸下巴,笑道:“此时若孙中山不肯放弃总统权力,就显得他有私心了!何况他先前并不曾领导辛亥起义、甚至没有参加,自然不具有一言九鼎的力量。”


“其实我对孙文此人也有所了解---倒真是我的一个劲敌,但最大的弱点是没有强大的军队追随他。估计他对北洋军的强大、以及对我的忠心不二羡慕不已,然而那也没有办法。”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想来你说的不错!孙中山的确吃亏在军队上!---所以他在晚年吸取了教训以后,全力主办黄埔军校!”

你可能感兴趣的:(浣洋诀4.3.15满汉内阁---哪一道菜合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