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种类颇多,各有色彩,而且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分别在军事,宫廷,祭祀等方面扮演不同角色。本文主要对古代打击乐器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期进行回顾和温习。

一 编铙(nao,2)

铙.jpg
编铙组.jpg

铙,中国古乐器,又称钲(zheng)和执钟,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打击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前1600年-前1046年)和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早期。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内凹,以物击之而鸣,用以军事行动中,如《诗·小雅·采芑》中方叔率止,钲人伐鼓。《周礼》说“金铙以止鼓”等。

铙原本是原始社会末期象征氏族贵族权力的礼乐器,用陶土制成,迄今为止最早可考的是1955年在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铙,距今约4000多年。

编铙,是指由多组铙组成一套的铙组,盛行于商代,是中国古代军队中所用乐器之一。商代的铙为青铜铸造,外形似倒置的钟,体小而短阔,下有中空短柄,装入木桶柄后可执,以棰敲击当口方形鼓起处而鸣,可手持或植于座上演奏。编铙于宋后渐少使用。

编铙因其形体不同而有大铙、小铙之分。大铙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活动,在西周早期继续流行,但发展到西周中期终于被另外一种乐器甬钟所取代。而小铙常用于宴乐或祭祀,多为3枚一组,大小相次,余为4枚成编与5枚成编,但不能完全演奏乐曲,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编组增加,如1993年在湖南省宁乡县枫木桥乡师古寨出土了一组9件编铙,组合后可演奏乐曲。像这种体型较大、件数较多的编铙极为罕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