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杂记」评南财快评关于压缩中职招生比例才能推动职业教育的怪论

DSC09598.jpg

早晨醒来,看到昨晚群里有人发了一篇《南财快评: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才能真正推动职业教育》,坚持着认真读完,忍不住要说几句。

文章上来用别人的话说事儿:
1月24号,陕西省两会上,某人大代表建议将普高招生比例提高到70%-80%,将中职招生比例降到20%-30%,以解决中职招生比例必须占50%导致的中考比高考还难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未来十年家长们将要面对全国约一半的孩子上不了普高的现实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专家、委员、代表站出来说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招生比例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也或明或暗的支持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基本的论调也是上普通高中难的问题。

这里面的问题,一半孩子读不了普通高中是不是个问题。大部分家长支持孩子读普通高中,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读大学,读好大学。你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甚至停办中职学校,能解决孩子读大学、读好大学的问题。

真正满足孩子读大学,读好大学,按某些专家和家长的逻辑,将来是不是高职也应该停办,扩大普通本科,重点本科,清华北大的招生比例?

停办中职学校能不能解决孩子读大学、读好大学的问题?

文章对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的储存进行了查询,说最早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二条中写到:“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虽然对文章观点没有影响,也要指出,作者查阅的资料不全,关于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比例结构问题,很早国家就有规定,以前中职教育比例更高一些。

文章中,作者承认国家政策来看并没有错,指出个别地区存在强制分流的问题,说有些地区,即使普高有能力招更多学生,也不得不控制规模,从而导致中考分流成为义务教育结束后的第一次被迫分层。这种分层的出现会加剧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的浪费

这些说法,看似有些道理,其实很多自相矛盾。既然承认国家大体相当的政策没有错,为什么又提出严重违背国家政策的论调呢?

强制分流是错误的,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这个问题,不是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更不是天然存在必然存在的问题,普通高中也有违规办学的问题。

至于分流,只要存在两类学校,或者只要存在不同学校,就有分流,即使没有了中职学校,普通高中也存在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办学水平一般的学校和办学水平较差的学校,也会分流。

说到普高有能力招更多学生,也不得不控制规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的问题。这里首先是该地在发展教育、谋划高中段学校结构时没有按大体相当的要求布局学校造成的。普通高中办学资源闲置是浪费,难道中职学校资源闲置就不是浪费?

文章进一步提出,从理论层面分析,过早分流对学生发展严重不公平。目前来看只有考上大学以后,接受高等教育才有机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我国的职高教育建设缺陷还十分大,如果孩子不能或者更加难以再通过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么社会的人们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对于现在年仅12岁对自己的未来还十分模糊的初三的孩子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初中生很多对人生和未来根本没有清晰规划,这时候分流基本都是家长和老师意见。成绩不佳的学生考不上高中,迫不得已上中职,但这些孩子中,其实很多不是学习能力弱,而是还没开化、没长成熟、贪玩导致的。尤其在小学初中时代,女生明显占发育优势,差不多要领先两年,成绩也是最好,一直到高中,男生发育才追上女生,此时男生发力,导致高中阶段男生成绩会赶上甚至超过女生,那么在中考阶段,很多男生直接就被刷掉了,基本上没机会到高中再发力,只能直接以职高角色进入社会。

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孩子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社会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又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论调。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确定后,总有些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考不到重点大学,甚至考不上一般大学。把孩子考不上大学的责任甩锅给中职学校,甚至把社会差距这么大的责任甩给中职学校,中职学校亚历山大啊!

说有些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年龄小,没开发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依据,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都有这种看法。不止一次听过,说孩子中考成绩不好,不是不聪明,而是贪玩不知道学习,读高中后就会奋发图强,迎头赶上,弯道超车。但这往往都是家长的美好愿望。

只要高校招生规模确定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越大,高考难度就越大。

拿读大学说事儿,要求取消中职,站不住脚。完全可以通过解决好中职学生读大学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非得取消中职呢?

文章还拿中职学校质量说事儿。说中职绝大部分质量堪忧,师资差,条件差,很多学校不注重教学,只把学生当“唐僧肉”,赚国家补贴,赚工厂实习费等等,过多分流学生进中职,不仅使很多未成年孩子失去了接受好教育的机会。甚至很多学校送学生进工厂,名义上是实习,事实上就是全工时上班,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学校赚“实习费”,这在法律上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值得探讨。建议现在存在的大量的低质运转的中职学校完全可以通过优胜劣汰或转轨普通高中教育等途径在若干年中进行消化。中职教育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教育升级是历史必然。

不可否认,部分中职学校确实存在质量不高、甚至个别学校存在违规办学的问题,但这恰恰是社会歧视职业教育、个别地方片面发展普通高中、不重视中职教育的恶果。这些问题不是中职学校天生的问题,职业学校目前状况,是社会多种力量挤压的结果。如果上下高度重视,如果资金投入到位,如果政策保障有力,中职教育是完全能办好的。

把所谓低质运行的中职学校转轨为普通高中,就能办成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满足人民群众读优质大学的愿望?很怀疑!

作者既然承认国家政策是大体相当是正确的,为何又说中职教育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感觉逻辑有点混乱。

文章从人才需求状况说这事,基本观点是伴随国家经济层次的不断提升,产业的不断迭代更替,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中职层次的工人需求量会越来越少,对更高层次的技能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国家未来的职业教育必然是以大专乃至本科的层次为主****。但现在这种中考制度直接把一半人还未成长就先抹除掉了,考虑到中国每年的学生人数,这被抹除掉的未来的人才颇多,这种浪费才是最大的浪费

姑且不论未来社会是不是对中职层次的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少,但高技能人才与消灭中职并无关系。办好中职教育,解决职教高考问题,拓宽中职学校学生升学渠道,更有利于解决高技能人才供应问题。而且,只有办好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不可或缺),才能真正解决好高技能人才的问题。

不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让所有孩子都读普通高中,到读大学时,大部分孩子还是要被抹掉。

文章有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四个目标就是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说事儿,老调重弹,说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不接受高等教育,在这个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社会,很难对自己专业未来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在等到自己仅在职高学的那门技术被淘汰之时,就失业了,被这个社会所抛弃。接受高等教育不只是为了自己更高的学历追求和更好的就业选择,而是在高等教育中对这个社会和专业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能适应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而且这也是社会创新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让孩子接受高中基础教育从而通过高考这种把握更大的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且十分重要的,而不应该就在中考这个还稚嫩的很的阶段就去定义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这里面,很多东西,没有必然的联系。读普通高中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考上大学,读中职学校也不是一定考不上大学。按山东政策,学习情况差不多的孩子,读中职学校反而更容易通过职教高考升入大学。

最后,作者说,如果上大学和上初中、职高一样简单,便不会有职业歧视。

读大学简单不简单,和有没有中职学校有关系吗?消灭了中职学校,读大学就简单了?个人感觉,都去读普通高中,感觉应该通过普通高中读大学更难才对。

另外,孩子都读大学,就能消除职业歧视?我表示怀疑。

很多鼓动消灭中职、多招普通高中学生的人士的论调,其实漏洞百出。他们大肆攻击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差,孩子升学无路,这些不是中职学校天生的必然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加以解决的,也是应该解决、正在解决的问题。

就孩子本身而言,不管家长认可不认可,从孩子特长、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来看,有些孩子真的不合适读普通高中,读不了普通高中,也很难通过普通高中升入大学,即使巴巴结结读个一般的大学,也未必然就能保证你后面的人生高枕无忧。

目前中职学校的问题,不是中职教育本身的问题,很多都是社会问题,不是消灭中职就能解决的问题。

要不要中职,是一件国家大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碎语杂记」评南财快评关于压缩中职招生比例才能推动职业教育的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