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记记

课程教学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说:“学习要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

许卫兵:学科 育人要从“学科之魂”、学科之眼、学科之法去探寻学科 育人的独特理念与方法,并从综合性上去考量,让学科核心素养生发出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陈洪杰:《理想的名师工作室是什么样子的?》名师工作室有相当大的权威,要淡化行政性,凸显专业性;要把实践中的问题拿出来研究,再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从而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素养和研究品质;要注意互动的多元化及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尤其要关注学员之间的深度学习和协同合作;要注意主题引领、问题驱动,让教师对学习方式、研究主题有一定的选择权和灵活性。

下面是以前笔记的整理:

今天,进行了两次不同的讨论,引发了我对小组讨论的反思。


两次讨论不是在学生中进行的,而是我们老师展开的教学研讨。一场是六年级组教研,讨论大单元整合的课例如何展开。一场是关于毕业课程设计稿的讨论。


大单元整合的课例讨论,在决定了单元后,大家就如何整合,每个人都谈了观点。但发现不如人意,没有新鲜感。于是,讨论陷入了沉默。我提出能否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既然教材本身大家觉得还好,不做大的变动的情况,那就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展开,这个单元就让学生来学,来教,来梳理。我的话立即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我们开始想如何放手,如何设计学力单,如何进行大问题的设计等。慢慢地,第一节怎么上,到哪一步,第二节上什么,到哪一步等,都清晰了。刚才没有实现的单元整合,立即有了思路。分工也很快完成。


这个讨论促使我思考,在班级的讨论中,我们是进行这样的有效讨论吗?比如,当有多种方法时,每个学生都说自己的一种方法,然后寻找方法间的联系,再组织如何汇报,进行任务分工。这样想来,课堂上展开这样的讨论是有效的。


那么,有效的是流程有效吗?我曾经尝试过这样的方法,每个学生的思考放在桌上,大家一起看,将大家的思考进行编号。有独立方法的先选,汇报时这种方法就由他讲;有共同方法的后选,商议决定。这种方式的完善在今天,平时运用较少。因为学生更愿意的是自己拿着作品,特别是做得比较弱的孩子,更不愿意拿出自己的。今天的思考后,到是觉得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


回忆今天的讨论,有效的原因是有核心人物,其他人都愿意配合。这个核心人物,往往都是组长,威信较高。大家愿意在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时,沿着这个思路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完善内容。


第二场讨论进行了约两个小时。前20分钟,主要是三人在讨论,他们发现我加入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接着就基本上是我在说。在说的时候,我也会提出如:大家想想有没有道理?是否可执行之类的?他们也会进行积极的响应,并进行一些完善,并会请负责这部分撰写的老师进行记录与重复。


我在想,这样也同样形成了小组讨论,但这个小组讨论与第一场还是有明显的差异。首先老师已经有了独立思考并形成文字,现在是逐一对文字进行调整,更多时,是我的思考在与他们进行碰撞,倾听更多。


这样的现象在班级的讨论中,也有吗?于数学而言,可能难度较大的思考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读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