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处世三支点:命、礼、言

孔子的天命观之二

立身处世三支点:命、礼、言

读完《论语》二十篇,当你掩卷合书之时,你会发现《论语》二十篇的结尾最后一章竟然是: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意思是:孔老夫子说:“不知命,无法成为君子;不知礼,无法自立;不知言语,无法知人。”

《论语》一书,看似杂乱无章,没有前后上下逻辑顺序,其实不然。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在编纂《论语》之时,肯定是经过深入讨论和反复琢磨的,每篇的开篇之章和结尾之章都蕴含着深意,如不深入理解体会,很容易草草收场。这一章作为《论语》全书的总结, 且是压轴之章,应该是“玉振”之章,必有深刻含义,可以说非常重要。

孔门学说的依据是尧舜文武周公之道,其“郁郁乎文哉”的最切实的落脚处,就在于命、礼、言这三个支点上,说到底,《论语》就是立身处世的学说。

关于“命”的问题,前天在《孔子的天命观》作了肤浅地认识。在《为政》篇里,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在《季氏》篇里,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中第一畏便是“畏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孔子所说的“命”,按照我们的理解,应该是指宇宙的自然规律、历史的变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应该包括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趋势而造成的命运与归宿。所以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没有自知之明,你怎么可以把握住自己呢?话说回来,孔老夫子自己不也是“五十而知天命”的吗?到了半百之年,人生都走过了大半历程才知道自己的归宿的吗?又何况我们这些人呢?

命的问题很复杂,要“知命”谈何容易。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没有专门的、长期的对命的思考和体验,真的不知“命”为何物。

人有两种“命”,一是自然生命,就是生老病死的过程;二是社会生命,就是贵贱穷达的过程。若再加一条精神生命,就是三条生命。这三条相互区别,又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我们“命”的实质。

人们总是向往着生,而回避老病死;向往着富贵喜乐,而回避哀怒穷贱,但人生哪有这样如意的事呢?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周易》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命运就在这里分野了。所以,君子有君子的命运轨迹,小人有小人的命运轨迹。作为君子会“坦荡荡”,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而不会斤斤计较于贵贱贫达,这是知命者的境界。不知命的人则“常戚戚”,整天惶惶然被动于命运的运行中,不论怎样去钻营去折腾,都处于一种可悲的地位中。

关于“礼”,孔子在《泰伯》篇里强调过“立于礼”,在《季氏》篇里教儿子孔鲤时又说“不学礼,无以立”,所以,其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认为个人立身处世离不开礼。这里的礼,不仅仅是指什么具体的礼仪、礼节,甚至也不仅仅是指礼制,而是包括所有这几方面在内的传统礼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传统文化”概念。因此,一个人不懂得“礼”,怎么可能在这世界上立身呢?更不用说做一番事业和成就来了。

关于“言”,在《论语》里更是很多,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足恭,鲜矣仁”;“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不学诗,无以言”等等。都是说的一个人的言语和实际品德的关系问题。“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识别一个人的言语,多少还是可以识别一个人的。俗语说“听话听音”,“音”是什么?绝非“声”。《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声是外在的,音是内在的。如果你不能识别一个人的言语,那么你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人,而很可能被他所蛊惑、所蒙骗。这就是孔子最后强调“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的道理所在。

反观自己,年近六十仍迷惑于人迷惑于事,不知自己天命所在。好在经典醍醐灌顶,圣人耳提面命,于今立志于斯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身处世三支点:命、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