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情缘

        立冬了,天气一天寒比一天。将近傍晚,处理完一天的公务,我也收拾办公桌准备回家了。出门一看,不知何时,夹着肆虐的西北风,地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雪。今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早了许多。

        蓦然,脑海中闪出一人——李奶奶。她家该生暖炉了吧?这一段,因为新调入四中,各项工作才刚刚上手,还没顾上再去看看她老人家过冬准备情况。记得上次去时,看到她家生火炉的烟筒已经锈迹斑斑,我带着老人在村南头的杂货铺买了足够长的几节,虽然老奶奶愧疚的推辞说弯头家里有,不需要买了;我还是不放心,又买了新的。因那时天气还不冷,炉子在院子西侧屋檐下,还没有架起来。今天这场雪,必须要生火了。她孤苦伶仃的一人,在如此的寒冬,该不会受冻吧?

        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想想这昏黄幽暗的暮色,我犹豫了:回家?还是下村?

        边上车边给家人打电话。爱人半是抱怨半是担心的说“路滑,小心开车,到了打电话” 。我发动车子,驶向了西寨村。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枣树的驱干,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车灯前,飞舞的晶莹,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年前……

        因工作需要,单位的联系点由沙河镇的花音村调整到西寨村,我的联系户也变成了现在的李奶奶——李玉兰。李玉兰老人今年69岁,小学文化程度,建档立卡时确定的一般贫困户。家中原有四口人——丈夫、女儿、儿子、她自己。女儿早年外嫁,基本不回来;儿子初中毕业后一直外地打工,现已在新疆成家;六年前,丈夫因癌去世,治病期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好几万元的外债。她本人患有颈椎病、高血压、腰腿疼等慢性病,因病致贫。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养老金、低保金和儿子给与的赡养费。名下的3亩地,一直租给别人还债。所住房屋,仍是8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平房。可能考虑到李奶奶当时经济困难,身体有病,儿女远在外地无人照管,将她确定为一般贫困户。她已于2016年脱贫,但巩固提高任务不容小觑。

        第一次走访她家,并没有见到她本人,她去新疆儿子家了。在她家院墙边大树下乘凉的几位大妈说起李奶奶,无不怜惜。从她们口中我初步认识了李奶奶的“善良”“受苦了”“好人”“可怜”。

        快到年关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了点米、面、油又来到她家,这次她刚刚从新疆回来。我给她介绍了我的情况和帮扶职责,她热情的邀我进屋,一杯热腾腾的清茶像极了她的热心肠。拉家常,聊子女,测收入,算支出,老奶奶思维清晰,头脑灵活。说到来年生活,她说“一靠自己健康,二靠子女孝顺,三靠政府政策”。此言有理,看来她对未来生活还是乐观豁达的。

        此后,十天半月,我有时间就会去看看她的生活。有时带点牛奶点心,有时带点水果鲜肉。一次我留意到我前一次带的牛奶快过期了,还没有打开包装。刚想提醒,老人好像意识到了我的眼神,笑着说,“贺校长,我胆囊不好,不能喝牛奶、吃鸡蛋。以后你来就来了,不要再带东西了。陪我聊聊天,就好。”是的,空巢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享受,需要的是精神抚慰。

        后来,我会买点蔬菜,到她家和她包饺子、吃元宵;像自家一样洗被褥、换台布、做枕套;陪她去医院看病给付医药费;带我家女儿和老公到她院中菜地浇水除草;约乡村医生给她量量血压、讲讲疫情防控知识;带学校老师清理她家前后院的杂物柴草;联系红枣加工企业高价收购她家陈年红枣;自掏腰包请工人改道她家自来水;借助“脱贫攻坚”大会战政策对她家住房进行加固、粉刷、维修;打电话联系她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并及时寄来赡养费……

        老人对我所做的一切虽然没有直接去说一声“谢谢”,可她对扶贫干部的感恩之心体现在她力所能及细节里,春日里的一把鲜嫩油菜,夏日的一盘甜脆红杏,秋日的一袋青绿辣椒,冬日的一杯浓浓枣茶;总是让我温暖,让我不计得失的想帮助她。

        一来一往,老人对我有了信任,掏心窝的话也和我交流;我对老人有了亲情,年头节下都有走动;老人的子女也深受教育,对老人关心问候照顾也多了;就连李奶奶的同村人见我也打招呼,说“贺校长,你比李太太的亲闺女都亲”!是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中华民族崇礼尚德、扶危济困、睦邻友善的优良传统已浸润我们的灵魂。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建立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应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不知不觉,车子已经在老人的门前停下了。我正在为自己没有绕道去商店买点伴手礼而内疚,听到汽车引擎声的李奶奶已经走出院门。

      “这么大的雪!这么晚了!贺校长,你这是有急事?”拉起我的手,李奶奶左看右看。

        “我没事,想来看看你家炉子架起来了吗?”我问,挽住老人胳膊,怕她滑倒。

        “今天上午刮大风,社长张明东过来给我架好了。”老人满脸笑意。我握住老人的手,好暖 !

      走进南屋,火红的煤炉上一口铁锅正“突突”冒着热气,我揭开锅盖,一锅沸腾的小米粥,混入南瓜、红薯、玉米、排骨,香气扑鼻,令人口舌生津。

        “还没吃饭吧,就在这里吃。工作永远没有完的时候,这么大的人了,要注意照顾自己!记得按时吃饭。”闻此言,心头一颤,多像已经去世的母亲的口吻,我背过身去,悄悄擦拭眼角的泪水。借着关门,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

        端起一碗带有母爱情味的小米排骨粥,享受着李奶奶对我不注意身体的责怪。我们就这样映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话。这旺盛的炉火,早已逼去了初雪的严寒,让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

        我离开时,李奶奶拉开院里的灯,灯光穿透漆黑的夜,院里如同白昼。似花似碟的雪花,翩翩起舞,如同落入凡间的精灵,纯洁明净,不染尘埃。

        因“脱贫攻坚”结缘的这份亲情,这份感动,这种作风,这种意志,将会成为我今后工作学习的动力之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扶贫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