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8

国家与尊严

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于我,只是一个偶然;做一名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偶然的成分就更多一些。但我很感谢这个无心插柳的选择,也曾经想过,如果当初选了另一项职业,我的人生会有怎样不同?或许会有别样的精彩,但我相信,电视给了我更多重的体验、更丰富的生命。每个人都是自己历史的书写者,而我的历史由于我的职业,得以与国家、民族的一些历史时刻交织在一起。我感谢电视,感谢中央电视台,因为它让我的某些记忆变得如此厚重起来。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拍摄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成为爆款,这部由7位导演拍摄的7部短片连缀而成的影片,选取了7个中国历史上的“全民瞬间”,那与观影者迎头相撞的情感是如此之深沉、饱满、有力。而我的观影体验,因为那当中数个瞬间都是曾亲身经历过的,变得更加百感交集。影片公映前夕,我受邀主持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全阵容盛典,在那个舞台上,当与《回归》单元剧组的薛晓璐导演和演员们站在一起时,我由衷地说:“冒着可能对其他6个单元剧组不礼貌的危险,我也想表达一下,《回归》是我最爱的单元。当然,这与我的经历有关,因为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那一刻,我在香港,我在会展中心,我在《回归》的现场。作为当时中央电视台报道团队中的一员,我负责的是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解说。那年,我25岁,一个年轻人,因为那一刻,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尊严。”

真的,我很感谢电影人在短短20几分钟里,逼真地还原了22年前那个回归的雨夜,使得影片有着一种新闻记录的厚重质感。银幕上的场景一次次与我脑海中的记忆叠化在一起。很奇怪,一切都还是那么清晰,就像发生在昨天。那一刻,我在香港;那一刻,无论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中央电视台,都是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第一次……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72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报道,是当年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的大制作,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中央电视台既向全球媒体同行展示着自身已具备的实力,同时也的确有借这次报道进一步提升新闻团队实力的考虑。那个时候,我从事电视新闻工作不过3年多的时间,尽管在每天的新闻节目中播报过很多大事,尽管1997年3月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的第一次多报道点直播《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也是由我担任主持人,但是,能够参与香港回归的报道工作,真的第一次让我极度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工作所具有的某种神圣职责。我从来不是一个会主动为自己争取什么的人,但“香港回归”第一次让我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很想加入到报道团队中!因为第一次,感觉历史距离自己如此之近!

不过,从如愿以偿地接到通知赴港报道的那一刻起,兴奋就被巨大的压力代替了,毕竟我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大规模的直播报道。而这种无形的压迫几乎伴随了1997我在香港的每一天,直到那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72小时的特别节目里,安排了很多场重要的直播,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7月1日0时的“交接仪式”的现场直播,而我非常有幸担任了这场电视转播的幕后解说。

1997年6月30日晚,当时刚启用的香港会展中心二期,回归报道新闻中心就设在那个宛若海鸟的新翼里。此时,气氛比平日凝重了许多,各国记者都在为那个历史性的时刻做着准备。我录制完了当天传送回北京的新闻后,就等着零点的重头戏了。几页纸的解说词,已不知看了多少遍,但心中仍不免七上八下地忐忑,毕竟,这是当时只有3年多从业经历的我遇到的最重要、最艰巨的一次任务。那个时候的直播,可不像现在,主持人有更多调控的余地,况且,像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即使现在做直播,同样不可能任由主持人发挥。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经过严格的审核,我必须将其严丝合缝地嵌入交接仪式直播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要把这样一个时刻的历史沧桑感与新生的喜悦、未来的憧憬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进而传递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为了让自己绷紧的神经放松一点,我来到会展中心的走廊里,静静地望着硕大的玻璃窗外,被雨雾笼罩着的维多利亚港湾。雨已经下了一整天了,想起下午在电视转播里看到末代港督彭定康告别总督府,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清楚地捕捉到了雨水无情地扑打在他的脸上,也许还混杂着泪水?大概那个时候,彭定康心中会以为老天也在替他哀叹“日不落帝国”的日落吧?可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讲,这绵绵不断的雨却正是“洗刷”百年民族耻辱的绝好象征!不知道7月1日零点的时候雨会不会停?不过我的解说词里已经准备了“下雨”“放晴”两种不同的方案,无论如何都可以应对,关键是情绪要把握到位。我心中不由自主又默念起已烂熟于心的解说词了,看来神经还是放松不下来,索性不管它了。

交接仪式的现场就在会展中心的另一个楼层,咫尺之遥。但因为能进入现场报道的媒体人员的数量被严格地控制,没有证件是绝对不能随便出入现场的,也许一直等到报道结束离港,我都没有机会进去看一看(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也是整个香港回归报道中我最深以为憾的一件事,设想一下,当你明明已极度接近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却又不可能真正触摸到它时,那种遗憾比起根本没有接近过只会更强烈!不过,当1997年7月1日那个最重要的时刻要到来的时候,我心中对这一切早已释然。说起来,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通电话的时候,我的遗憾情绪多多少少流露了出来,他们开导我说,应该更多想一想工作本身的价值。“你想象一下,7月1日0点的时候,那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全中国有多少人在看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有多少人听到的是你的声音?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吗?”是啊,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吧,能够做一个用声音、用影像靠近历史、记录历史并且可以通过一个影响广泛的巨大平台传播历史的人,已经无比幸运了!只有完美地工作,才可以把所有的遗憾减到最小。

时间终于到了,我走进演播室,虽然是幕后解说,我还是一丝不苟地换上了正装,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心中会更多一分神圣感,更多一分自信。23:16,交接仪式的直播节目开始,在现场出镜的李瑞英老师神态自若,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开场的一段报道,剩下的要看我的了。“各位观众,这里是交接仪式的现场……”第一句话出口,“声调是不是高了?情绪是不是不够?”我心里又打起鼓来。趁着解说的空当,我深吸了一口气,我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把一切杂念排除掉。

偌大的演播室里,只有我一个人,静得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但我知道,我不是孤军奋战,在身后巨大的玻璃隔屏那一侧的导控室里,还有那么多同事一样在忙碌着。电视新闻工作就是这点好,你永远不会觉得孤单,你永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

交接仪式按照程序顺利地进行着,我的工作也顺利地进行着……

神圣的一刻终于来临了!公元1997年7月1日0:00,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紫荆花区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缓缓升起时,我又听到了自己心脏的狂跳声,不过那不再是因为紧张,而是热血在沸腾!我的直播脚本上,此时此刻,是空白。是的,我不需要再说什么了,此时此刻,除了庄严的注目,还有什么语言可以更准确地传递亿万人同样的心情?我很想站起身来,用肃立来为我的祖国致敬!不过我还是清楚地意识到,此时的自己应该处于工作状态中,我必须盯着监视器里转播的每一点信号,这是我的职责。

屏幕上,五星红旗、紫荆花区旗伴着旗杆顶鼓出的风猎猎飘扬着,交接仪式就要结束了。雨还在下,仿佛真的要洗刷出一个新的香港。我看着直播倒计时的时钟,调动着自我感觉从未有过的激情,说出了最后一段解说词:“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已经在会展中心升起,从此后,它将飘扬在香港的土地上。多少年来,几代人为了这块土地奋斗抗争、英勇捐躯的奉献在今天得到回报;小平同志生前以‘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在今天成为现实。百年长梦今宵圆!从此后,同胞骨肉在一起,血脉相连永不分。香港,在亿万华夏儿女的共同创造下,必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说实在的,最初看稿子的时候,我曾经觉得这段话写得有些文艺,有些书面。可是那一刻,我觉得那么优美,那么贴切,那么发自肺腑。一个漂泊百年的游子回到祖国,难道故乡人会吝惜于送上所有的欢喜与祝福吗?

在书写这篇回忆的时候,我又从书柜深处找出了精心收藏起来的当年的所有解说文稿。纸色微微泛黄,翻开最后一页,还能找到上面提到的最后那段话。我极力回想着22年前的情景,耳畔似乎还能听到自己那年轻而激情四射的声音。唯一感觉遗憾的或许是,如果今天再说这段话,我一定会表达得更准确、更意味深长。如果说1997年的香港回归报道对于我的意义,除了第一次让我清晰认识到了电视新闻工作的价值之外,从播音专业角度看,也是一次重要的再认识。那时候刚刚工作了几年,年少轻狂的我也曾经在心里妄自菲薄过传统的新闻播报、解说方式,认为那样的表达实在陈旧得紧。可是,当我需要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用一种庄重得近乎神圣的语气向亿万观众传递国家声音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只凭借年轻的热情和尚不完善的技巧,是不足以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务的。事后,我曾经认真地对比过自己的解说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播音员的解说,结果只能是汗颜,因为当时自己不光是年龄阅历不够,对新闻播音技巧的掌握也远不到位,尽管自我感觉情感充沛,但实际表达出来并且是很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还不足一半,更遑论恰切的分寸、细腻的处理了。而这样的遗憾已不可能弥补,因为新闻现场永远稍纵即逝,你可以在下一次的直播中进步,但这一次,留下的只有遗憾。也正是从香港回归报道开始,我学会了真正尊重传统,学会了从传统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我不再轻易地全盘否定前辈们留下的东西,我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在中国电视新闻不断追赶、创造、超越的过程中,所有从业人员的所有尝试,无论经验与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

交接仪式的电视直播结束了,演播室里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忽然感觉头很沉,腿也很沉,我似乎在刚才的几十分钟里耗尽了所有的心力。我用双手支着头,俯在演播台上,想让自己平静一点。

新闻中心里突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香港回家了!”我一下子冲出演播室,看到很多同事、很多其他媒体的同行都纷纷举着当天报纸发行的号外,在会展中心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在香港刚刚回家的这个历史时刻,留下珍贵的照片。好几家港报都发行了号外,几乎都是一整个版面上,用占据半个版面的大字标题写着“香港回归了”!

回家了,这是沧桑的老人叶落归根的悲欣交集,也是初生的孩子嗷嗷待哺的雀跃欢喜。

我也拿起一张报纸,拍下了1997年香港之行最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如今,22年过去了,但我翻开旧相册,仍然会被那时照片上那个年轻人的笑容感动,因为真挚,因为由衷。

回归到现在的22年间,我又曾数次走进香港。有因着工作——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50小时播不停》的特别节目,我是演播室的主持人,与曾江、焦姣、郑佩佩、文隽等香港影人共话香江;2017年7月1日,我再次走进香港会展中心,作为记者报道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盛况;有因着旅行——香港是我不下十数次的旅行目的地,在那里,可追寻少年时就在银幕、屏幕上认识的地方,在那里,总有热气腾腾、能让人迅速融入其中的城市生活气息。虽每次都步履匆匆,但因着1997的那一刻,我始终觉得,对于香港,自己并非只是一个过客……

我爱香港,就像真正爱香港的港人一样。因此,当看到它被抱着丑恶目的、怀着阴暗心理的人肆意破坏、损伤时,我愤怒且心痛。如果面对面,我能想象,那些暴徒们恐怕会大肆叫嚣着:“香港是我们的,你凭什么说爱它?”但我想说的是,你们的所为已不配说自己是香港人!不配说爱香港!更何况,你们根本就不爱香港,不爱这个家!真正的香港人,首先是真正的中国人,只有真正爱国家的人才会真正爱香港,才会真正去保护它、建设它。只有在真正的人的心中,才有真正的国家与尊严。

弹指间,数载芳华——在中央电视台建台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兄弟姐妹:

大家好!很荣幸可以在我们共同庆祝中央电视台建台60周年、纪念中国电视事业发展60周年的重要时刻,代表在职的职工说上几句话。

我是1993年参加工作的,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最初走进这座大楼时那近乎朝圣般的心情。在接受入台教育时,我听到了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第一声呼号,看到了1978年《新闻联播》的第一次播出,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大放异彩,1993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横空出世……那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初萌成型的时代,稚嫩、艰辛,但纯粹。在前辈们的创业奋斗中,电视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将与这项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那时到现在,25年过去了。这25年,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发生巨大变化的25年。我伴着我的台,经历过3次重要的台庆。

1998年,台庆40周年,那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展翅腾飞的时代。我们刚刚开启了重大新闻事件电视直播报道的大幕:香港回归、三峡截流、九八抗洪……电视见证着这些重要时刻,更记录着这些重要的时刻,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媒体”的地位。无数个“第一次”证明着我们的创造力,证明着中国电视发展的无穷潜力。每一天都是新的,如同一颗年轻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那样强劲有力。

2008年,台庆50周年,那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成熟发展的时代。“有大事,看央视”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习惯和选择:汶川大地震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泪水与力量,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自豪与荣光,我们同步着电视机前观众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也同步着世界对发展变化的中国的每一次注视、每一次瞭望。电视带给我们满满的成就感、荣誉感,我们职业的目光也更成熟、更从容,更加承担起一个大国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2018年,台庆60周年,这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创新重塑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让我们更加紧迫地意识到改革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仅在记录、影响、改变着中国的舆论环境、社会治理,也在不断提升着国际传播能力;我们不仅要保持大屏的优势,也要在小屏创造一个“新央视”。台网并重,网络为先,我们的创新发展正在进行,我们的辉煌重塑益发可待。

回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的60年,变化万千,但也有一些东西,始终不变。

不变的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我们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始终秉承的是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每一篇报道,每一期节目,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语,60年来,我们始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忠实地记录着历史,也负责地引领着时代。新时代,我们将更好地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我们将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做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不变的是我们的职业精神。60年来,我们早已形成了一种属于这个群体的职业精神,这是一种建立在真正的专业主义精神之上的奉献精神。我们有业内最高、最严、最有效的编播标准,“万无一失”不是愿景,而是要求。我们有最能战斗也最讲奉献的团队,观众看到的是战地记者长达数小时不间断的大小屏直播,看不到的是镜头外不远处呼啸而过的炮弹轨迹;看到的是新闻播出的严丝合缝、分秒不差,看不到的是编辑们奔跑在播出线上的背影;看到的是直播中美轮美奂的全景镜头,看不到的是酷暑骄阳下坚守高点机位的摄像师被汗水浸透结成盐花的衣服;看到的是主持人屏幕上的光彩照人,看不到的是连续站立七八个小时录制节目,那肿胀的小腿。还有技术、化妆、行政人员,他们的默默奉献更是在屏幕上难以见到,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视察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区说的那样,“要把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播出去,还要做到零差错,这非常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你们都是幕后英雄”!这种职业精神已经融入了每一个央视人、电视人的血液之中,更成为一种基因,在一代人又一代人身上传承下去。

[插图]

台庆60周年大会上,与诸位前辈在一起

不变的是我们的创新活力。60年来,央视人、电视人不仅有埋头苦干,更有创新巧干,方能成就60年每一个阶段的辉煌。不断思变求变善变,正是电视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源,今天,创新更加成为这一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勇于打破过往的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自己。电视或许被打上了传统媒体的标签,但媒体融合向深度和广度挺进,给了电视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经历了短暂的对新媒体发展的困惑、迷茫、恐慌后,我们静下心来,真正地认识到人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有了人,有了人的坚守,有了60年传承不变的创新活力,我们将继续着“央视制造”“央视创造”。

当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这棵大树已刻下第60个年轮,它愈发根基深厚,茁壮成长。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满怀着感恩,感谢这棵大树,因为我们都是生长在大树上的枝条、叶片、花朵、果实。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感谢自己,因为有了枝条、叶片、花朵、果实的生长,才有大树的笔直参天。感谢过去的我们,付出的劳动;感谢现在的我们,选择的坚守;感谢未来的我们,幸福的奋斗。

忆罗京

一 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人到中年,终于彻底明白时光直如流水之不可追,无怪当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今起惊觉,已是罗京老师离开10周年的日子了。

这10年的变化太多太快,忙忙碌碌中并不曾时时记起他,但就像那句歌词唱的那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今天,找出10年前送他离开时记录下的文字,恍若隔世又如在眼前,翻录于此,谨致缅怀:

从2009年6月5日早上惊闻噩耗,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它如此地不真实,就像那天上午,我们在办公室布设灵堂时,我总是问自己,我在做什么?他真的走了吗?

这些天,很多人对我说,你该写点什么,但每次提起笔又放下,只余无语凝噎。这些天,除了工作,就在忙着为罗老师最后做一些事,明天,就是最后送别他的日子了,也许,该是最后和他说些什么的时候了,此时,我发觉,有一种伤痛丝丝缕缕,却这般深入肺腑。

和罗老师共事十几年了,说老实话(忽然惊觉,这不是他的口头禅吗?),我与他并非过从甚密。我知道原因在我,自己实在不是一个善于表达、善于与他人沟通的人。我们的关系更多还是师生,一个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老师与一个认真但需时时敲打的学生的关系。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一次关口,都曾得到来自他的提点,每一次都切中要害,令我受益匪浅。因此,对我来说,他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老师,而是漫漫长路上的一个引领者,永远的引领者。

如今,他走了,我唯一稍觉安慰的是,我到底曾更走近过他一些。那是今年的元宵节,我去看望他。他还是那样淡淡地、从容地微笑着,和我谈工作、生活的甘苦、为人处世的方式。他对我说:“你该更主动与人沟通,你现在上了一个台阶,该更严格地控制自己,该做个有心人……”我也把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说给他听。几个小时里,我的内心充盈着快慰,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和一直以来都很敬重的这位师长有了一种更紧密的联系,我相信他同样可以感觉到。

那天,说起正在接受的治疗,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说会尽快回来工作,眼神里闪烁着重回主播台的奕奕神采。很多人说他冷,其实他何其火热,尤其是对待工作。就在今年5月29日,他最后一个生日,我们到医院看他,他说得最多的仍然是工作。这些天,我常常想,如果这种热度能稍减一点,也许,他的生命还会燃烧得更久一些。

那是我们之间从未有过的长谈,我曾经以为今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但第一次,竟也是最后一次。如今,他走了,我已没有机会再弥补,但同时,我又深深感到,我与他之间建立在对共同职业的追求与责任基础上的这种联系,其实早就深种于我们的内心,那是一种更加割不断的联系。我相信,他在天堂里也会永远地看着我,正因为这样,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懈怠。

廿六载,几许风雨,始成黄钟大吕;此一去,千里之外,犹闻玉振金声。

谨以此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二 那是你的眼睛

2012年6月5日,罗京老师3周年的祭日。

那天新闻中心出版的《内刊》上,一位同事写下一篇纪念文章,最后一段话看得人蓦地心中一酸。他说:“这一天,有没有人会想起罗京,我不知道……人走,茶可以凉,人心不能凉。”那一刻,我很想对他说:“你多虑了,且不说有如你一般的许多人会记起他,只要我们在,只要我们这个群体在,罗京的名字,不仅是这一天,而是每天、每时、每刻,都会被想起。或者说,这个名字从来不需要刻意想起,因为,永远也不会忘记。”

[插图]

某年除夕的办公室,与罗京老师唯一的合影

那一天,罗京老师墓前的雕像落成,我们很多同事陪着罗老师的家人,一起在墓前为他举行了祭礼。我一直看着那座雕像的眼睛,那是他的眼睛,总是神采斐然的眼睛。我又想起了2009年,我们在医院最后一次给他过生日的那天,他的眼睛。尽管那时,他已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之极,可唯有那双眼睛,没有一丝一毫的黯淡,依然明亮,甚至比健康时更加热烈,那是怎样一双执着于生命、执着于事业的眼睛!

从那一刻起,这双眼睛如刀斧凿刻般印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承担一项工作时,总能时时感觉到这双眼睛,他在看着我,目光中带着审视,也带着期许。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为,那是他的眼睛。我知道,只有我、我们,他的同行、他的后辈,把他一生挚爱的事业做得更好,他的眼睛才会一直这样明亮下去。

夏日的清晨,站在他的墓前,我就这样一直凝视着他的眼睛,而他,也一定在凝视着我,凝视着我们,不需要再说什么。在这一刻,这一天,在未来永远的日子里,就这样凝视着,足矣。

三 永远的引领者

时间无情,总会带走一些你所珍视的人与事,且不容分说;时间亦有情,总会在带走的同时留下关于这些人与事的痕迹,且不断累加。于是,逝去的便化作永存的回忆继续了下去。

更重要的是,有些回忆不仅仅是用来咀嚼过去的,它更可以是推动乃至引领你继续前行脚步的力量。我想,罗京老师之于我们,就是这样。

2009年,罗京老师走了。那一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选出“中国60年广播电视进程中有影响力的60件大事、60个栏目、60个节目、60个人物”,罗京老师位列60个人物之一。他究竟怎样影响了中国广播电视的进程?很多专家、学者、业界同仁都进行过深入的论述。而作为他的同事,作为他的后辈,我始终认为,他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我们、影响这个职业群体而实现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永远会记得他生前曾经对我讲过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刚刚接触电视新闻工作,兴奋而茫然,有的是热情,缺的是方向。罗老师对我说:“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会自主学习。”他进而解释:“你已经是一个职业的电视播音员了,不可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有老师每天手把手地教你、带你、督促你,你必须具备一副观察的眼光、一种学习的能力,带着你在实践中观察到的所有问题去自主学习。”这句话对一个刚刚踏入这个职业门槛的年轻人来说,不啻为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一直到今天,当我也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时,我愈发体会到了它的重要和珍贵。因为只有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才能拥有一种持续成长的动力,才不会陷入圭臬或仅仅做到亦步亦趋。罗京老师还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并非仅特指播音专业的学习,还要注意学习与电视新闻相关的一切内容。他以自身的实践极好地诠释了这一点,罗京老师被大家熟知是因为他出色的播音,但他还有很多没有被看到的职业技能:比如策划一部完整的电视节目,为一台晚会撰稿,甚至扛起摄像机去拍摄。这样多方面的技能、这样对于电视新闻所需要具备的一切技能的及时补充和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所以说,他能成为一个行业的翘楚,绝非偶然。现在,我们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都背负着很大的成长压力,在这个时候,也许我们更该时常问问自己:“我学会自主学习了吗?”

第二句话,是在我工作了三四年之后,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开始多元化,各种各样的新形态层出不穷,我也有机会尝试着做了一些直播报道,开始尝试在“播”别人写的话的同时“说”自己的话,把“播”与“说”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圆润地融合起来。但也仅仅是做了而已,至于这样的尝试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何意义,说实话,当时的我很懵懂。有一次闲聊时,罗京老师对我说:“你是组里比较早也比较多做这类节目的,这条路你要坚持走下去,这会是今后电视新闻的一种趋势。”看看今天的电视直播常态化,看看今天的融媒体发展势头,我不得不钦佩罗京老师当年的敏锐。而今天回头看,他当时所给予我的这种肯定和鼓励,也正是我能一直在这个领域坚持尝试下去并不断成熟的重要动力。如果没有那时开始的变化,我不一定有足够的信心应对今日的变化。如今的时代,变化的周期只会越来越短,变化的方式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要想让自己不成为“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就必须保持前瞻的眼光与先行一步的行动。

第三句话,是我在加盟《新闻联播》的工作团队之后,似乎已经站在了所有学习播音专业的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峰,而这个平台除了带来更耀目的光环外,还意味着什么呢?我也在思索。这时,罗老师对我说:“你的平台不一样了,你现在要更加注意在工作中培养一种气度,培养一种气场,培养一种传递中国最强有力声音的气派。”这句话又一次使我认清了方向。在这个时候,他所关注到的我的职业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上,而是从一个人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来关照这些年轻人、这些后辈,而“中国气派”,又何尝不是他穷其一生所追求与攀登的目标?今天,中国人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行,中国越来越承担起大国责任,我们更需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展现真正的“中国气派”,在这个新时代去真正实现罗京老师与我们共同的职业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你要坚持下去”“要培养一种气度”,这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罗京老师留下的三句话。想来,我何其有幸,在短短的职业生涯当中几乎每个重要的阶段,都曾得到来自他的重要的、中肯的、令我一生受用的提点,所以,他是我职业生涯的引领者,而且是永远的引领者。我更愿意将这三句话与更多的同行特别是年轻的同行来分享,因为我觉得,它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份职业。

[插图]

2019年拜访罗京老师墓地

今年值国庆70周年华诞,再次忆起罗京老师,需要的已不再是悲伤,也不仅仅是缅怀,更重要的是把他在26年播音生涯中所拥有的那种职业精神总结和传承下来。

记得2009年,当接到为国庆60周年大阅兵担任电视转播解说的任务后,我马上想到的是“如果罗老师在,他会怎么做?”尽管在整个过程中,我和李瑞英老师几乎从未主动谈起过罗老师,但事后交流,我们发现,心里不约而同地感觉他在陪伴着我们工作。每一次演练,每一遍熟悉稿件,我们都会想,如果他坐在这里,会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投入这项工作?那一定是最最严格、最最认真、最最一丝不苟、最最兢兢业业的,因为这就是他26年如一日的职业态度。在他走后,很多人都曾这样评价他:“26年中3000多次播出,从来没有出过错。”其实,作为朝夕相处的同事,我们也曾见过他偶尔的失误和人所难免的紧张,但我们更看到了他从未丧失的从容。罗京老师自己说:“我不可能不紧张,也不可能没有失误,但是我们这个工作就要求你要有控制,你要自己把自己控制在最恰当的状态上。”所以,实际上,他是用他非常严格的自我控制,把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差错减到最小,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失误,他都是以同样的态度,将失误化解于无形。大家公认他的业务能力强,但是我想,能够在二十六年的三千多次播出中,达到这样的工作状态,一定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一定是更取决于他的态度,取决于他对这份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我认为,这种态度就是他的职业精神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后辈要继续努力去做到、做好的,只有做到、做好,我们才不会在罗京老师事业未竟的遗憾上再添遗憾。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不会忘记的是这个人,是这个人的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均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