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络生活

自从互联网成为生活中不能失去的节点,我的社交就从很大程度上由线下变成了线上。网络上我有什么有意思的事?

一 阅读之变

阅读电子书和公众号,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是不能没有的。一来实体的书出版的慢,而电子书更新快。二来,手机携带方便,而且便于交流。

我觉得看公众号的文章之下别人的评论,故事,感受,就觉得有共鸣的时候能找着自己的朋友和知己。另外,由于电子书比较体系化,所以对必要的部分添加笔记,图片截取,非常利于在朋友圈传递新信息。

二 分享有道之变

信息的载体,包括了声音,图片,文字,视频,表情包等等。所以难怪,在朋友圈发个照片,视频链接,音频啊什么的,或者在微信聊天时给爸妈发个图,留下几句话,或者短视频,是这样的被喜欢和流行。我的妈妈动不动就给我在微信里来个评论,不错漂亮!知道我需要表扬的老妈,好样的。

但是老年人还是喜欢听声音,所以给他们发一发语音留言就非常好。另外,他们还能边做菜,或者边打扫卫生,边听你跟他们唠唠嗑。

即使年轻人也喜欢听书,声音有去烦燥降抑郁的作用。喜马拉雅里或者得到app里,软绵绵的声音,富有节奏的声音,激情四射的声音,伴随掷地有声的背景音乐声等等,总带着或缓或急的情绪,应景的选择就让人放松和自在。我最近喜欢听故事,而且英语和中文的故事轮着听。有时候,我还做配音,重复说几遍台词,也是马上心情变好好,顺便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三 成长在网络社交中

网络社交还有成长的价值。关系好是成长,进入一个社交环境有东西可说也是成长,别人对你的建议和赞赏更是你成长的一部分。

第一 关系

关系好,常表现为有回应。比如明星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光一头热肯定是不行的,得是双向的关系。与其说自己会什么,不如说你能为别人做什么。比如,提供别人需要的意见,想法,主意。

我是觉得在网络上建立关系特别依赖知识的,或者信息的价值。比如因为了解,所以感受,然后更上升到价值观层面,人与人之间都可能有共鸣。

我更觉得关系的维护就是持续更新和迭代的过程。比如,有什么新事件,它触动了什么产生连锁反应,这个结果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这种种的思考和体会构成了我的主观世界。

第二 内容

在一个环境里有啥可说的?在我的画画群里,我常感兴趣的是他们用什么工具画,经过什么构思,怎么实施的步骤,怎么给他们赞许,评价和愿意学的动力,优缺点等等。所以在学习画画这件事上,我特别喜欢直播课。

直播时间,老师会一针见血的告诉我,她怎么改学生的作品,为什么这个笔特别的不好用——可能笔太粗,描绘不了细节特征。她欣赏谁的画,喜欢的点是什么。比如虽然很简单,但是点线面一应俱全,还特别容易模仿。

我说说最近学习黑白灰的体会,就是颜色密度的问题。黑色,就是密度高的深色。灰,就是密度低一点。密度又是面上和线条上的要素,像点和线条的疏密,粗细大小等。

我以前不知道任何彩色图像都有黑白灰。即使学photoshop的时候了解滤镜,可以产生手绘效果嘛,我都没好好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老师在直播课里有强调黑白灰的知识点,我就想到了,原来对比度,锐度,可以调节的参数都是什么意义:让对比更多——让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比例发生变化,或者笔触更加柔和等。

我觉得这样在软件学习和绘画学习中就有了功能和目的之间的桥梁。

又比如简化对象,其实就是构造图形的外缘分隔。描边可以把外缘分隔的特别重,也可以特别轻。可以用2B铅笔,也可以用2H铅笔,甚至炭笔,看要干什么。

颜色的使用对于抓住画面重点,视线聚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可以通过提亮一个区域,让别人看到那里是剧情的延伸的重点部分。线稿比较没有感觉,上完颜色之后,马上哪个是次要的,哪个是主角,一下子就通过颜色的对比凸显出来了。

总结一下,点线面,黑白灰,不管哪一种对比,既是一个好的表现细节的手段,也是一个有效传递信息的手段。线条可以很软,也可以很硬,有很多棱角。点,可以很密集,也可以很疏松。密集的点构成了一个面,疏松的点可能构成不规则的线条,也可能就是对远景的一个粗糙轮廓的描述。细的线条可能在一个狭窄的面的区域才能表达清楚,由于区分了外廓和内部,这样的对比让人看了知道边界和特征的区别。

第三 互动

最后值得说的是,我觉得别人的建议和赞赏是我持续输出的动力,而看别人的作品,然后写我的建议和赞赏的过程中,我感到了持续输入的乐趣。

有几次我看了别人的文章,边看边乐,特别有意思。有几天我看了看我的微博视频的观看数量非常高,我就来劲的上课听课学知识,紧接着做自己的作品。这兴趣高的,完全来自于互动的激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网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