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树洞2

上周写过“树洞”。

主要是关于他人对自己忘我倾诉时,自己感觉像是被当成了树洞。

同时提到,自己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当时写下那句自我评估时,并非随口而出,是做了一定的反思,也还依稀能回忆反思时的感受。


不过,最近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也那样做,还经常那样做。

比如,在交流中,侃侃而谈,关于自己的观点,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自己的感受。某些时候,就想一吐而快,一泻千里…

比如,向他人展示自己喜欢的书,文章,音乐,电影,告诉他人自己在其中的体会。

同时,还有意无意的表达某种期望:他人能如我一样的去听,去看,去感受。


当然,我毫不怀疑自己的初衷,只是想把自认为好的,有意思的内容分享给他人,供他人参考。

但是,当别人做类似事情的时候,我是把那种行为看作是忘我的倾诉,而且把听者比喻为树洞。

我相信,听者如我曾经所感受的那样,会认为我把他们当成了树洞。

为什么呢?过去交流中某些时候对方的某些沉默,迟疑出现了。

甚至,因也会因为这种情形给他人带来压力,而减少与我近距离的交流。

发生这种情况,与我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我还曾非常明确的认为自己不会这样做。

我以为有足够的自知之明,却一再的发现,也并非如此。

现在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其实我曾经感受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我当时的选择是视而不见,忽略它。



如何避免以后出现类似这种情况呢?

基本前提是要自知,有能力发现自己正在做类似事情。

其次,判断当下的交流对象是否合适我去分享相关内容,感受。

然后,基于交流对象,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方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28 树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