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教授:我们不培养人,我们只筛选人。

在一次会议中,中国人民大学一位知名教授,讲了一句话,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说:“我们不培养人,我们只筛选人。”

初听这句话,很难接受。

我也在教育行业,“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是全社会的共识,难道不对?

后来才想明白,是思考尺度的问题。

教授的意思说全了,应该是:即使最初抱以培养人的目的,付出培养人的行动,最后的结果,仍然是筛选的结果,有人通过,有人通不过。

学校过滤

一个课堂,30个人,同一段时间、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授课内容,有些人认真听了,反思了;有些人没有听,更加没有反思,结果一定有区别。

一门课程考90分和70分,没多大差别,有差别的是:

每一门课都有20分的差距;

课程之外,每一次活动都有20分的差距;

每一次实习都有20分的差距;

每一次把握机会都有20分的差距......

真实的世界,正如上面这张过滤图,总有人在每一次考试、面试、做报告、做项目中,都差20分,被层层截留。

即使每个阶段中,老师都抱着培养人的目的,想尽一切办法,助力成长,但总会有人,沉淀下来。

最后通关的,是经过“筛选的”。

产生筛选,是因为两个约束条件。

1、教师的资源约束。

知名教授的时间有限,无法用所有时间培养每一位学生。通常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课堂表现活跃、分数高,自然获得更多关注,老师会将资源向他倾斜,如更多的辅导、项目/实习/工作机会、论文机会等。

而不太活跃、不爱思考、不爱学习、分数不高,只要有其中一个问题,就可能失去机会。

在机会有限、机会均等情况下,有人脱颖而出,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被截留。

2、学生自学能力差异,或者说连接能力差异。

所有学习,都是自学。

自学能力,是获取新知识点,并创造知识点间新连接的能力。

老师同样的ppt、同样的话,到达眼睛、耳朵,进入大脑,产生不同的回应:

有人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连接,知识体系生长一点;

有人没有进行新旧知识连接,新知识像游魂一样,游离在旧知识体系之外,等待随时被下一个信息挤掉,或者被时间吹掉。

新知识,只有跟旧知识体系,连接上,才能为人所用。

但是否主动去创造这种连接,完全是个人行为。

社会过滤

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同样是筛选和过滤,适者生存。

古代帝王家,子嗣繁多,最后胜出的只有太子一人。

五六十年代一辈,兄弟姐妹多,父母希望每个孩子成才,但结果总是,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差。

十年前,面对同样的房价,有人看多、有人看空、有人根本不关心,造成今天巨大的财富差距。

一个朋友,高考没考上大学,但对英语感兴趣,持续磨练,考取同声传译,同样改变命运。而更多落榜学生,并没有如此结果。

社会筛选,同样基于外部资源约束和自身连接能力。

1.外部资源约束

在《有了富人思维,就会变得富有吗?——五维出身》文章中,探讨了一个观点:

一个人至少具有“五维出身”,指家庭出身、地域出身、教育出身、行业出身、姻亲出身。五维出身,搭建起了一个人的人生框架。

(注:此处“出身”并无褒贬,而是比喻如同出身一样很难更改的烙印)

五维出身,决定一个人的《资源矩阵》。

外部资源总有边界,不可能无限丰富,对稀缺资源的追逐会伴随筛选。

2.自身连接能力。

从资源矩阵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资源。

而在用的资源,一般小于真正拥有的。

也就是说,大量资源,在沉睡,或在浪费。

全款买房,信用就被闲置;

本科文凭可落户一线城市而不用,文凭就被闲置;

汽油车无需摇号时不买车,资格就被闲置;

钱放银行活期储蓄,钱就被闲置;

低水平重复劳动,大脑就被闲置;

回家依然手机低头族,爱人和家人就被闲置;

不与朋友主动联络,友情就被闲置;

........

我们实际拥有的,比我们以为的,多很多。

但连接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主动地感知、发现、创造和行动。

这样即使没有在某次筛选中胜出,但依然会在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民大学教授:我们不培养人,我们只筛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