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不应该被直接访问

    即便是使用c语言的嵌入式开发,也不应该直接用类似p->a.b的方式访问数据。这么做一方面意味着对数据缺乏抽象,毫无设计。另一方面意味着数据存储结构和使用方式紧密耦合在了一起。当我们需要调整内存部署(以获得更好的cache亲和性以提升性能)时,代码的变更会非常困难。

避免get/set

    不直接访问,那就应该给数据访问提供接口,接口意味着隐藏实现细节,并可以延迟决策实现。

    比如写一些get/set方法。get还则罢了,set实在是很讨厌的存在。先讨论模块间。 一个模块,当然可以很多拆分的原则,大体就是几百行(一两千也行,再多就不好了)的颗粒度的那么个代码组织单元。

    get到的如果不是明确的接口,那其实就意味着别的模块对你内部数据的依赖。解决方式: 1. 明确的把它升格为模块的接口;2. 调整功能划分。当一个耦合存在让它显式存在,复杂度管理,首先是明确的抽取和度量它(什么管理都应如是)。

    至于set,如果别的模块希望改变你的内部状态,应该发个消息,不能就这么赤裸裸的写进去。如果两个模块要共同完成一件工作,比如A模块生产咖啡,B模块对咖啡进行修饰(加奶,加糖,加泡沫啥的)。咖啡就不应该是A模块的数据,而应该是一件产品(半成品)。一个产品可以在不同的模块间传递处理,但绝不能保持在某个模块那,被大家set。一言以蔽之,set就不应该存在。

封装行为:

模块间用接口替代get/set。模块内,数据的使用应该封装出具体的含义,这里说的数据肯定不是临时变量,而是有一定生命周期,表征系统记忆效应的数据。

内部数据进行一个大概分类:

配置信息,如参数,开关之类;消息触发变动,一般比较稳定;
资源
历史值
结果,作为输出;

数据的分类,首先是提供拆分的依据,同时也提出强制拆分的要求。拆分是管理的基础,一个系统具有一致的拆分方法才可能有一致的管理方法。

有一类模块对外界提供的服务是进行资源分配,它可以将资源的使用(申请,释放,更新等)封装成基本操作,再根据配置信息,或历史值 再封装一层定义为资源在不同场景下的操作。

封装行为的意义在于,在这个或这组数据提供的访问方式之外,数据没有别的访问方式。同时,这种封装应该具有业务层面的含义。这样代码可以更加贴近和直接反映业务。某种程度上,封装行为,是依据业务要求的接口进行编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不应该被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