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婆小学 申利锋
2021年12月25日和26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为期两天的线上培训课程,通过学习,我再次认识到了写作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反复告诉我们:“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是啊!读他人的文字,想自己的问题,只有在有心读了些无用的书,无心读了些有用的书的过程中,我们做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拥有了这种强大的看不见的力量。
其实写作,不是只有语文老师可以做的事情,也是数学老师以及其他科目老师也能做的事情,它无关乎你是教哪一学科的老师。
正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华应龙老师所说“有一见钟情的爱,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忧”。
华应龙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而他发表的文章却能分分钟阅读量过万,他认为写作是为了观察,为了交流,为了救赎,为了感恩,写作的艺术就是取舍的艺术,写作应当追求“优生优育”,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是啊!常言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书写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跟我们谈了如何写作,1、一见钟情的爱,2、激情燃烧地做,3、流连忘返地思。
其实,我认为,写作和做教育是一样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同样要具备这三个方面,1、要一见钟情的爱我们这份职业,2、要激情燃烧的上好我们的每一节课,3、要流连忘返的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与无形。
华老师说:“让爱的情感走在写作的前面,没有激情,就没有教育的‘震撼’,没有激情,就没有教育的‘共鸣’,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没有激情,就没有魅力可言。
一个人成功的大小是与激情的饱满程度成正比的。”他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于是有了《课不润人誓不休》、《阅兵之美》、《从测量来讲分数》、《我就是数学》到《我不只是数学》的好文章,其实,都是他在思考与推敲中上好的每一节课,文章只是他课程折射的缩影,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写作与教学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朱永新教授也说过“要想写得精彩,就要做得精彩,活得精彩。”的确,只有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才有写作的素材。
正如江苏吴江实验小学张菊荣校长分享的《思想的长跑》,他认为一所学校的内在活力,不在于眼花缭乱的华丽外表,而在于这所学校丰富的思想,写作正是思想的长跑。
写作是一种生活,是生命在唱歌;写作是一种敲打,是精神在成长;写作是一种奔跑,是视界在丰富;写作是一种坚持,是思想的长跑。写作不为发表,只为记录而记录,做任何事情都不轻易开启,都不应轻易放弃。 他主张学校每个老师一学期写一本“土书” ,日积月累,老师们写作水平自然提升,学校老师们的创作就可以装订成书,这也为学校的的文化渲染了斑斓的色彩。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习主席的讲话,再次把写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实,写作,就是你不逼你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很优秀,也可以很自律。
今天学习完专家们的课之后,我深有感触,翻翻自己的简述,发现一年的时间里,我也写了五十多篇文章,其实这也是一种成长,如果不是学校要求我们每隔一周写一篇随笔,定期上交,我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自律。
不是吗?本学期学校不再严格要求,我也就偷懒啦,除了要求的每次培训后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者观后感之类的文章,我居然一学期都没有动写作的念头。
当逼着你去写的时候,你反而有了写作的动机,有了写作的氛围,无论任何事情都能成为你笔下流光溢彩的文字,看起来还是要逼自己一把,坚持一周写一篇文章。把一周最有价值的事情记录下来,把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回头看看还挺有意思的。
今天翻看曾经的文章,突然有种莫名的不真实感,这是我写的吗?似曾相识,又似陌生,看来写作还是要继续,只有在不断的努力中,才能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