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为何说唐朝形成了“世界性帝国”?

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哈佛中国史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本书的作者陆威仪,他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古代史专家,生于1954年,师从何炳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他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著作颇丰,他在“哈佛中国史”丛书系列的著作共3卷,包括《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及《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此外,《早期中国的写作与权威》、《早期中国的空间构造》等也是其知名作品。



作为一个国外史学家,作者陆威仪打破了“中国是一个不愿变通的大国”,这种中心论调,并从西方读者关注的中国史角度出发,以安史之乱入手,研究其给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比较客观的描述了,盛极一时的唐朝作为世界性帝国的方方面面。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转变中的中国,包括在政治、经济、城市生活、文学等各领域的新变化。

说起唐朝,大家的印象大都是比较美好的,毕竟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国际地位还是经济发展,亦或是千古流传的诗词名句,都让人为之感叹。唐朝文化表现出的包容性、开放性与多样性,无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奴隶制压迫时,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经缔造了一个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的大唐帝国。唐朝是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仅著名诗人就有上百位,更有像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这样知名的大家;经典诗歌5万首左右;绘画、音乐、舞蹈和雕塑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唐朝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唐代传奇的出现,它将人的经历和社会背景等,重要方面引入到中国文学中,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在作者的眼中,他对于唐朝的看法,不是局限于繁荣昌盛的局面,而是以独特的着眼点,也就是安史之乱为主线,通过安史之乱爆发前后,唐朝文化、居民生活、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展开描述,无论是文化方面新的题材产生,亦或是居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化,还是与政权密切相关的均田制,以及府兵制的取消等,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内部的影响。同时,安史之乱对于唐朝世界帝国的架构,同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得到“天可汗”的地位,却在后期逐步消失,疆土版图不断缩水,不过后来,中国开创了东亚文化圈,并对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分水岭。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解析这本书。


第一、唐朝的文学及变革运动。


第二、引发唐朝变革的安史之乱。


第三、唐朝为何被称为世界帝国。

首先,为大家解读本书第一个重点:唐朝的文学及变革运动。说起唐朝,大家会想起繁荣的盛唐文学,它是继先秦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而且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唐朝是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仅著名诗人就有上百位,更有像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这样的知名大家;诗歌类型也是多样的,成熟的格律诗构成了唐诗的主体,也孕育了产生宋词的产生。而经典诗歌也有5万首左右;绘画、音乐、舞蹈和雕塑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书作者认为,唐诗之所以能在唐代达到最高峰,源于唐诗的创新发展,摆脱了南朝宫廷诗的影响,诗歌题材更加丰富多样,不但有宫廷诗,更有边塞、田园等多种类型。在唐朝,诗歌意境不再受道德说教的束缚,而是实现了真正的解放,更加善于去表达自我,这也是唐诗达到鼎盛的重要原因。当然,在唐代文学中,其实不仅是唐诗的发展令人赞叹,还有唐代传奇的出现,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连鲁迅先生都认为,唐传奇具备了小说“有意识讲故事”的特征。再就是古文运动的兴起,主要指魏晋南北朝之前简洁的文风。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里,柳宗元、韩愈就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而我们之所以提到唐代传奇和古文运动,是因为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无论是唐代传奇的产生,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产生,都源于安史之乱。而且,因为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让不少人开始尝试用小说、散文的形式,开始探究自身的境况,表达对“皇权权威”理念的倡导,这也标志着安史之乱,让知识分子开始思考社会问题,探究出路。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文学上的变革与创新,还有唐朝的市民生活、科举考试、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首先来说一下社会生活,因为取消了里坊制,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盛唐时期的长安有多么繁荣,但可能大家并不知道,那时候长安居民的生活是有诸多限制的。居民住的坊类似于如今的小区,设置了围墙和大门,进出都是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一旦错过时间点儿就要受到处罚,这种制度就叫“里坊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安全,不过久而久之,这种限制却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安史之乱打破了这种制衡,因为战乱之后,长安、洛阳等大城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也使“里坊制”很难继续执行下去。于是,围挡坊的墙壁不断被凿开,临街做买卖的也开始日益增多。这就打破了以往商业活动区与居民区的限制,居民住宅与商业区逐步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之后,唐朝就直接取消了“里坊制”,居民的生活也就变得更加自由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活了经济的发展。在众多兴盛起来的行业中,作者认为,长安的花街柳巷就是一个独特的缩影。

是不是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个名字听上去不像是一个文雅的场所。但放在以唐朝为背景的时代下来看,花街柳巷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比如说这些场所的女子,她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像薛涛、鱼玄机也是有名的才女。很多文人墨客,进京赶考的学子,都会光顾这样的场所,包括我们熟悉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他们背井离乡来这里参加科举,既满足了生理需求,也满足了社交、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长此以往,这类场所竟成了学子们扩展圈子,积累人脉的社交场所,不仅可以寻欢作乐,还可以在诗文讨论中,为官场上的人脉做铺垫,可谓一举多得。所以作者认为,唐朝文化的开放与洒脱的特性,与花街柳巷这样的场所有很大的关系。


说完了居民生活的变革,再来说说人才选拔的科举制度,看看科举是否真的影响了大家族的衰落?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隋唐之后兴起的科举制度,使得非门阀出来的精英也能通过科举,成为官员,无形之中就挤掉了大家族子弟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门阀大家族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科举加速了大家族的衰落。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家族的衰落与科举制度,好像也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唐朝的官员中,通过科举选拔上的官员仅有10%,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相当的小,所以底层精英通过科举淘汰大家族子弟的说法,也就很难站的住脚了。而且科举对于大家族子弟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管是经济条件还是各种教育资源,这些都是生活在底层精英所能享受的。对于科举的选拔标准,一直比较注重的就是写作能力,唐代的科举也是从最初的文学写作、儒学经典、时事评论三项考核,到后来只偏重文学写作,这也就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华丽的文章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实操能力,大家族出来的这些考生,考取功名后也只能在朝廷做官,因为到地方上,他们并没有处理任何问题的能力,而依赖朝廷的结果,就是削弱了与地方上的关系。所以,随着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府的灭亡,让这帮只能依赖朝廷生存的大家族子弟,也就一起走向了末路。

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那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他就是曾经科举考试没有高中的人,但他率领的起义,无疑给了唐朝致命的一击。他还曾留下了千古名句,如:“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除此之外,就连后来的五代时期,梁朝的第一位皇帝朱温,也曾是黄巢的下属,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黄巢科举多次不中,率领的起义军被镇压,但结果却是部下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终结了盛极一时的唐朝。

安史之乱后唐朝除了在文学、生活及科举等方面有了变革,在政治格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府兵制消失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军事组织——藩镇。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节度使在藩镇的权力,算得上是非常大了,但在安史之乱之后呢,这种局面更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中央实力兴盛的时候,这些节度使已经权力滔天,何况是已经衰败的时候呢?他们很快在各自的地盘称王称霸,尤其是之前安禄山管辖的河北一代,由于他已经与中央敌对,他的旧部自然就唯他马首是瞻,这种地方主义发展到后期,就变成了武装割据和分裂。这种局面下,唐朝的财税等制度就很难再推行,中央控制的土地少了,连带着均田制就很难推广下去。军事方面也是如此,传统的兵源遭到严重破坏,原来推行的府兵制只能改成了“募兵制”,这种依靠军饷招募的士兵,虽然战斗力变得更强,也更职业,但缺点是士兵不再是义务的,而变成了付费兵,所以无形中产生的军费,就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藩镇割据,均田制和府兵制,这两项制度在唐朝后期,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中国历朝历代中,这两种制度可谓沿袭了很多年,所以,它们的消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作者对此也做了说明,他说:这两个变化标志着,国家对臣民和财政的控制正逐步消失。而从政权统治来说,唐朝后期,是国家从鼎盛走向了衰败。然而,从市民的角度出发,中央政权的衰落,也有其利好的一面,体现在城市生活中,就是激发了经济的活力。由此可见,唐朝内部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文学、市民生活、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革,这也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分界。


第二部分


那么,既然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那安史之乱爆发的始末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给唐朝带来重大变革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当时唐玄宗执政,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他们占领了唐朝的长安和洛阳,迫使李隆基出逃到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唐肃宗呢?则派遣了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之后,安禄山以前的部下史思明又起兵反唐。如此反复,直到公元763年,唐朝才彻底打败了叛军,结束了这场为期八年的战乱。因为战争是由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发起,所以就称为安史之乱。又因战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所以也被称作天宝之乱。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这场内战对唐朝的影响是巨大的,也被称作是中华文明发展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劫。安史之乱过后,唐朝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也是唐朝由盛及衰、中华文明由开放到保守的转折点。这时候,你可能会有疑问,安禄山一个大将怎么能有那么大的能力?不但发动了战乱,而且还让战乱持续了那么多年。这就要说说唐朝当时面临的局势和采取的制度了。当时唐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窘迫之际,对内,政治中心不具备经济中心的功能,地方上的大家族,也并不服从管理。对外呢,由于首都在长安,而长安北边就是突厥,这是唐朝的劲敌。面对国内矛盾和虎视眈眈的突厥势力,唐朝就设置了“使职”这个新岗位。这个岗位的官员直属中央政府,下派到地方去行使调配资源的权力。前期主要是负责监督盐、铁之类的国家专卖品,或者负责人口的稽查等。后期呢?则是根据军事需求,专门设置了节度使,全权管理地方军事、行政、财税、户籍等方面的管理。显而易见,在节度使所属的区域,安禄山的权力是巨大的。


其实按照中央政府的设想,节度使也属于普通的“使职”,并非是常设职务,然而当过节度使,享受了权力带来的便利之后,谁都不想再放弃这个职位。于是,他们就接二连三的,向中央提出该职位常态化的要求。这时候你也许会问:中央政府会答应吗?答案是答应了。放任一个官员在外面拥有那么大的权力,除了政权巩固的需要,还有节度使们确实做出了成绩。于是在8世纪初,节度使这个职位,从非常设职位变成了常设职位。为什么要提到这个节度使呢?因为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节度使。节度使的常态化,以及与地方的结合,就为其提供了挑战中央政权的可能性。这也就能很好的理解,为何安禄山作为地方的军区武将,却拥有滔天的大权与实力,甚至是足以对抗中央的权势。

安禄山作为节度使权力的膨胀,还有一个人起到关键性因素,那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为什么说与他有关呢?因为李林甫作为宰相,他很怕那些立了大功的节度使,会被提拔到中央去,如果那样,就会威胁到他的宰相职位。这让他如何能忍?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职位,李林甫就规定节度使只能由胡人来担任。那,是不是只要胡人担任节度使,就威胁不到他的宰相职位了呢?其实呢,因为胡人是少数民族的将领,他们虽然擅长打仗、军功显著,但却不是文化人,没有那么多计谋,这样的大老粗就算立了功,也是当不了宰相的,毕竟宰相的这个职位,是一个要有足智多谋,有文化涵养的人,才能担任的。但李林甫千算万算,却漏掉了安禄山这个例外。安禄山是一个血统复杂的胡人,还坐上了节度使的位置。不但如此,他还一个人兼任三个军镇的节度使,如果这三个军镇不那么重要还好,偏偏这三个军镇,是唐朝时期,河北最重要的三个军镇。这为安禄山在河北发展势力提供了便利。所以安禄山这个节度使,可以说是紧握军政大权和财政大权,加上他还是胡人的将领,所以,他就拥有了众多忠心耿耿的胡人将士,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手握大权,扩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足以抗衡中央政府的实力。

关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一直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这是由多方因素构成的,比如:统治者内部的矛盾,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总而言之,是多重社会矛盾共同作用下,才爆发了这场内战。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唐玄宗,专宠爱妃杨贵妃,也是爆发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唐玄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唐明皇,在他掌权的后期,因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色,歌舞升平,导致了朝政的荒废。杨贵妃一人得宠更是惠及全家人,像他的兄长杨国忠,就是一个只顾循私误国的人,也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的人,他不但嫉妒贤能,而且骄纵跋扈,只知道搜刮民财。从这方面,我们足以看到唐玄宗朝政的腐败,加上奸臣当道,种种问题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杨国忠与安禄山的权利之争,无疑就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不过,本书的重点是关于安史之乱的因果,所以对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我们也就不再多做叙述了。


第三部分


以上呢,我们了解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安史之乱对中国内部造成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们进入本书第三个重点,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外部的世界有哪些影响?既然本书的名称是世界性帝国的唐朝,作者也认为安史之乱的历史意义,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分界。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那时候的唐朝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吧。

当时的世界格局是这样的,"天可汗时代"的政治影响力,虽然已经消失殆尽,然而唐朝的文化影响力,却已经辐射到了附近的越南北部、日本及朝鲜半岛等地区,这些地区以中国为核心,构成了东亚体系的文化圈,当然这个文化圈,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的。这时候的唐朝主要势力范围,和拓展重心是西北方,那么西北方向与哪些国家相邻呢?首先是西边的西域,覆盖的范围是,如今的新疆和中亚的一部分地区。西域地区呢,曾在西汉的时候被中国控制过,不过在东汉后期,政府就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而这个地区散居的小城邦,大多被西突厥收服。


前面我们提到了安史之乱爆发时,突厥是唐朝强有力的敌人,突厥就位于唐朝的北方,范围比较广泛,覆盖范围是从今天中国的东北部,到中亚一带。由于地域广阔,就以新疆阿尔泰山一带为界,划分了东、西突厥。对于中原政权来说,突厥从南北朝时期,就是最大的威胁。在唐朝时期也不例外。唐朝初期因为全国还没有统一,面对突厥的威胁,唐高祖李渊为了换取少量马匹和生存空间,就选择了俯首称臣。而在李世民玄武门事变的时候,突厥更是趁机对唐朝发兵,直逼长安。李世民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贿赂让突厥先行退兵。面对这种耻辱,我们也可以想象,李世民对于攻打突厥的决心会有多大。随后,李世民做了两部分的调整。一方面为反击突厥不断积蓄力量,另一方面对唐朝实行了文治武功,也就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做了重大调整。在李世民统治下,唐朝出现了大治的局面。于是,趁着突厥内部分裂之际,唐太宗鼓动了突厥,对可汗不满的势力进行反抗,突厥内乱为唐朝快速崛起争取了时机。在公元629年,唐朝对东突厥发起了进攻,第二年,唐朝名将李靖等人,率领10万兵马,对突厥的漠北一带,发动了进攻,唐军愈战愈勇,一举攻破了东突厥,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有效稳固了大唐帝国的北部边界。到了李治统治时期,则是攻占了西突厥,自此完成了对突厥的完全统治,中国的国土边界,也一直延伸到了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边境,至此,唐朝也真正的到达了鼎盛时期。

随着唐朝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唐太宗李世民,已经不仅仅是汉朝人民仰慕的天子、皇帝,也成了周边少数民族尊敬的“天可汗”,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一步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血统和文化上,李唐王朝受游牧民族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李世民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开疆扩土,而是淡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身份的界限,意图把华、夷纳入自己的国家,或国际体系中去,以此建立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并存的大唐帝国。这也是作者为何会把唐朝,定位为世界性帝国的原因。在这方面,李世民的文韬武略与国际视野,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确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措施。在军事战术上,他效仿突厥骑兵的装束,使用不给马匹穿盔甲的轻骑兵,这对于战争的胜利是尤为重要的。同时,他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民族平等,这也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策略;而在礼法仪式上,他吸纳了少数民族的元素;官场上,也会任命少数民族为官;对于为民族和平做贡献的人,还授予其皇室同姓的殊荣。这种做法,对于唐朝帝国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平衡,是直到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才被打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唐朝完成扩张,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之时,西亚的阿拉伯帝国,也趁机崛起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亚、非、欧三大洲,其东边与安西都护府的势力范围比较近。有个实力强大的近邻,在两者实力相当时还能相安无事,可一旦平衡局面打破,势必要进行实力重组了。其实,双方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也打过仗,不过呢,是以唐朝军队战败而结束。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对决也说明不了什么,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应付内乱尚且困难,也就无暇顾及对西域的统治了。


除了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唐朝当时还有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就是吐蕃,这个少数民族的驻扎地,就是如今的青藏高原,趁着唐朝无暇顾及西域,吐蕃开始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占领了河西走廊一带,这一举动,就把唐朝与安西都护府分隔开了,这对唐朝在西域的统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因为唐朝在西域的力量被隔开了,无法补充兵力。长此以往,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的军镇,逐步被侵占,最终使唐朝不得不退出中亚。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实力迅速下降,不但失去了“天可汗”的地位,就连李世民“华夷一体”的帝国构想,也随之泡汤了。但是在政治版图上严重缩水的大唐帝国,却在汉文化上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以汉字和汉文化为纽带的“东亚体系。这个东亚体系指的是什么呢?原本,这个东亚体系指的是中国边疆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包括新罗、南诏、日本、越南北部等国家,是以中国为核心构建一个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其他国家要唯中国马首是瞻,采用中国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字和风俗习惯。这些国家与中国一样,都采用了农耕的形式,并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其他国家为辅助的帝国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到今天,日文中还有很多汉字的原因。而像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近代之前,官方文字也是汉字。由此可见,唐王朝利用文化的软实力,征服了这些国家,并把它们纳入了中国的文化圈,并对这些国家后期的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在政治上,唐王朝没有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但在文化上却做到了。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因为被吐蕃等国家所切断,才令中国商人退而求其次,寻求了海上贸易的新路线,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体系,与范围更广阔的全球体系联系起来,中国从此就成了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唐朝的中国被称为世界性帝国,也是有据可循的。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朝各代中,唐朝的文化表现出的包容性、开放性与多样性,无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奴隶制社会体系时,唐太宗李世民却已经缔造了一个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的大唐帝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也是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基础。然而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适度原则,唐玄宗晚年对少数民族将领的放任,最终导致了权力的失控,安史之乱的悲剧,无论对唐朝还是其它政权,都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但大唐帝国所构建的,世界性帝国框架,其辉煌局势,时至今日,仍然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总结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本期的内容就将告一段落,接下来,我再带领大家,简单回顾一下本期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作者陆威仪,是一个美国汉学家,由于教育背景的不同。所以他对于唐朝的看法,不局限于繁荣昌盛的局面,而是以安史之乱为主线,通过安史之乱爆发前后,唐朝文化、居民生活、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展开描述。无论是文化方面新题材的产生,还是居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化,或是与政权密切相关的,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取消等,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内部的影响。而对于唐朝世界帝国的架构,安史之乱同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分水岭。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长文」为何说唐朝形成了“世界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