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友之“门当户对”】

【论交友之“门当户对”】

图片发自App

和好朋友渐行渐远,是什么感觉?

那就是,从前你们形影不离好的像双胞胎,但现在别人问你TA最近怎么样,你只能回答“我也不知道”;

那就是,以前你找TA从不管时间、地点,但现在纠结了半天,也只敢小心翼翼地发出一句“在吗?打扰一下”;

那就是,曾经你们说好要做对方的伴郎/伴娘、邻居和亲家,但如今对方都有二胎了,你却都不知道TA什么时候结婚的。

总之,你曾对自己的未来做过无数种不同的设想,唯一相同的地方在于——在每一种规划里,都有TA。可现在,你们却渐行渐远,成为了朋友圈里偶尔的点赞之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其实,你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你抢了我男朋友”的狗血剧情,也没有上演“彼此相看两厌,造谣诽谤”的撕逼大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你们都很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原来“门不当户不对”这句俗语不止适用于婚姻,还同样适用于友情。

“门不当户不对”之——经济状况

A来自偏远山区,B是某集团千金。两人是同桌兼室友,关系好得不得了,整日黏在一起,就连上厕所都要手挽着手一起去。

刚开始的时候,B迁就A一起在食堂吃饭,A也迁就B到学校旁边的小餐馆“打牙祭”。可时间一长,B觉得食堂的菜既单一又难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饭都吃不好,怎么有体力和心情学习?而A也觉得小餐馆菜码小、价格贵!常常前半个月充大款下饭,后半个月买箱泡面充饥!于是,两个人只好各吃各的。

两人都喜欢周杰伦,得知周杰伦要到本市开演唱会的时候,B兴致冲冲地买了两张票邀请A一起去给偶像助威。可一来,A不愿意欠这种还不起的人情;二来,她那颗敏感而自尊的心,不允许她接受这样的“施舍”。

最后,两个人只好各自行动——B兴冲冲的跑到现场为偶像呐喊喝彩,A躲在网吧的小角落里隔着电脑屏幕为偶像加油。

B邀请A参加生日party,A没有合适的礼服,B就把自己的衣服借给A穿,还把A带回自己家让妈妈帮她画一个漂亮的晚妆,party结束后还邀请A在自己家留宿。夜幕降临,B的家人全都睡熟了,A悄悄走到客厅打量着这座如同宫殿一般的豪宅,心里五味杂陈——有渴望,有羡慕,更有自卑。

两人一起逛街,A要去学校旁边的地下商场,那的东西物美价廉,而B只想去市中心的奢侈品专卖店,说那的东西精致耐看,还非要拉着A去长长见识。B逛了一天,试了一天衣服,而A只能坐在一旁等——那的东西她一件也买不起。A在心里默默念叨,“在试衣镜前转圈的B真美啊,公主就是这样吧!而我,却只是公主身旁的丑小鸭。”

慢慢地,A不再愿意陪B逛街,B也不愿意再邀请A同行。


有人说,那是因为女生太敏感、太爱比较,可男生不也如此吗?只不过,女生比较的是衣服、首饰、包包,而男生比较的是房子、车子、手表。没有本质区别。

经济差距过于悬殊,是没办法长时间玩在一起的,不信你放眼四周,那些玩得来的人,是不是以条件相符者居多?

毕竟,我们谁没办法一直迁就别人,委屈自己。那样太刻意、太别扭、也太累。

“门不当户不对”之——精神世界

婧婧和小芬是发小,两人家庭背景相似,经济状况相符。不同的是,小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干的好不如嫁得好”,而婧婧的爸妈却一直告诫她“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因此,小芬高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读书了,一心扑在“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富太太”上,而婧婧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路读到了博士。

两个人聊天的画风基本就是这样的:


菁菁:“我室友又拿了国家一等奖学金,真厉害!”

小芬:“那有什么用,书呆子一个!”

菁菁:“我好多同学都在考托福,我也要出国留学!”

小芬:“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菁菁:“我要到公司总部待几年,能连升三级,工资翻倍!”

小芬:“别瞎折腾了,再不结婚孩子都生不出来了!”

菁菁忍无可忍,怒吼:“我跟你没共同语言!合不来!”

小芬: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矫情!


后来,为了避免争执,两人见面就不再聊这些敏感话题了,只是单纯的聊聊过去,叙叙旧。比如:小时候对方出过的丑,读书时同学的趣事,谁暗恋谁、谁辜负谁、谁结婚了、谁离婚了……

直到把过去那些事聊得毫无新意,再也聊不下去时,终于无话可说。

刚开始,小芬不懂菁菁所说的“合不来”是什么意思,直到她试图和老公同事的妻子成为朋友。

小芬邀请她去看小众话剧,小芬感动的热泪盈眶,对方却睡得出奇的香;

两个人一起出去旅行,小芬一早就收拾好准备出发,对方却日上三竿才起床;

小芬生了孩子准备请月嫂帮忙,对方却说她乱花钱不懂持家,穿高跟鞋还化妆,不像当妈的样子!

那一刻,小芬突然就懂了:交朋友不必性格相同,但却一定要“合得来”。

因为只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三观和思想,才不会觉得“话不投机”,才不必委屈自己迎合对方,才能一直和睦而快乐的相处下去。

是的,如果两个人的精神世界大相径庭,就很难成为朋友。


比如,一个喜欢看文艺片,一个喜欢看鬼片,彼此非要迁就只有一种情况:一个吓得魂飞魄散,诧异“怎么会有人喜欢这种东西”;另一个觉得对方大惊小怪,装逼矫情——都不舒坦!


比如,厨子不能理解教授兴致勃勃、激情澎湃的谈论诗词有什么现实意义,教授也不明白厨子每天翻来覆去的跟一块五花肉较什么劲。

教授眼里的风花雪月、雄心壮志,在厨子眼里不过就是几行酸溜溜的破字;厨子眼里的美食珍馐、拼盘艺术,在教授眼里也不过就是一盘只能充饥的破菜。

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不过是彼此的兴趣爱好不同。但也永远无法理解对方,更别提相互欣赏,成为朋友。

当然,这世上还有那么一群人,始终不忘体谅别人、修行自己。

他们既穿得了爱马仕,也穿得了地摊货;既吃得了西餐厅,也吃得了大排档;既读得了意境悠远的诗词歌赋,也做得了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他们既能与知识分子谈古论今,也能与地痞流氓插科打诨,甚至于能从讨厌的人身上拼命找出优点。

这样的人宽容、大度,与什么样的人都能“合得来”,所谓的“门当户对”与他们是无关的。


而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或者根本打心眼里不愿意为此耗费精力,只想翻个白眼,永不相见。

不必嫌弃自己脾气大、度量小。毕竟,快意恩仇又何尝不是一种潇洒呢?

人生在世,活得舒心、畅快就好!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8年6月10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交友之“门当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