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考验(六)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大不同

从东汉末年大乱一直到西晋的建立,史学界把这一段时间称为三国。想要了解三国,自然是绕不开《三国志》。在中国史学的传统中有四部史书,分别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而且这四史地位崇高。

先说《史记》。《史记》是通史,它将中国人的历史从头讲起。司马迁把它定位为“一家之言”,且无太多的文藻来修饰它(范晔言)。司马迁去世后,历史还在发展,因此有很多人写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班彪,他写了六十五篇。后来,班固子承父业,继续续写。可不幸的是他被人告发了,罪名是“私作史记”,幸亏有班超努力的为他辩解,说第一,班固继承了父亲的文稿,不属于私作;第二,班固写的是前朝的事儿,没写东汉当朝的历史。这样,班固就被放了出来。出狱后的班故因祸得福,朝廷知道了班固的历史家学背景,于是给他派了两个活,一个是让他参与记录东汉开国历史的工作;一个是让他完成西汉历史的记录。这下子,班固有了写《汉书》的正规理由。

《汉书》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以朝代为单位的断代史。它的文章丰美华丽(范晔言)。他还开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志”。《地理志》,描述了大汉江山的自然、风土、生产活动还有社会习俗。《文艺志》给当时的书籍,弄了个总目录,统计并且分类。这也清楚地呈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书的态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实一直存在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比较《史记》和《汉书》。总体来说,《史记》在宋朝以后评价比较高,而《汉书》在唐朝以前评价比较高。后世批评《汉书》,觉得在《汉书》中过于美化皇帝,苛责大臣。

但是我们要注意,《史记》本就是一本私人著作;而《汉书》是官修史书,官修的史书怎么能不美化统治者呢?这不是班固的问题,而是正史从此走上了一条皇权本位的基本路线,从这个角度看,《史记》还真的是独一无二。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刘宋人。关于他的个人资料非常少。他有一封给外甥和侄子的书信比较有名,《狱中与诸甥侄书》,后人推测,估计是他没有儿子,不然在监狱中都没有给儿子写一封信,而且最后,范晔是死到了监狱里。《后汉书》有两个缺点,第一,他只写了人物;第二,范晔的时代,东汉已经灭亡好久了,连三国和魏晋都已经成了历史,所以他的资料已经不是第一手的了。

前四史的最后一部是《三国志》,作者是陈寿。陈寿的优点是他是西晋人,与三国的时代实在是太接近了,这就避免了很多的以讹传讹。但同时,这个优点也是缺点,陈寿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消化历史材料,所以《三国志》就写得比较粗疏、简略、既特别的文采,也没有独特的见解。

但是陈寿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有一个与范晔同时期的文人裴松,费了大功夫为《三国志》写“传注”。“传注”是解经的手法,裴松这么做,大大抬高了《三国志》的地位。裴松坐“传注”的目的,第一是订正与补充;第二是把《三国志》当成底本,将自己收集的新材料加了进去。裴松将这些材料加进去之后,《三国志》实际上成了另外一部史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国志》,只有1/4是陈寿写的,剩下的3/4全都是裴松写的,因此,《三国志》被列入“前四史”,主要的功劳不再陈寿,而在裴松。

而陈寿或者说《三国志》的好运还没有结束,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用《三国演义》彻底成就了《三国志》,使得人们对这段历史产生了特殊的浓厚兴趣。用毛宗岗(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话说:如果天才遇到的都是不才,那没什么稀奇;如果天才与天才互相竞争,这就好看了;如果一群天才与另一群天才抗衡,那就更不得了了;如果一群天才与另外一群天才抗衡时,竟然还有一个超级天才凌驾于所有天才之上,这是最令人惊奇的事了。

你看,在《三国演义》里,除了有贤相孔明、名将关羽、奸雄曹操这三绝,还有很多个运筹帷幄的人,光是名字,毛宗岗就列出了一百多个!那为什么三国人才如此之盛?就是因为《三国演义》写的好!罗贯中用小说的笔法,杰出的戏剧性的表达,夸大了这些人的厉害之处。

《三国演义》能写的这么精彩,有其历史基础,虽然罗贯中夸大了,但是三国的确是一个重视人才、盛产多元人才的时代。《汉书》中,列了一张《古今人表》,将人分成了九等,上三等,中三等,下三等,比如尧舜禹汤,肯定是上上,而夏桀,纣王肯定是下下。这份表让读者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出谁比谁更优秀,这充分反映在东汉,重视人才等级的风气已经形成。

这种风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它使得人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第二,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人们就会思考,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三,一旦想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后,就会高度自觉。

《古今人表》简单粗暴的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但事实上,人都是复杂的,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评判人物的标准,也就逐渐细腻化。东汉末年的清流们还在强调道德与品格;而到了曹操这,“求才令”强调的则是能力;再到后来,曹魏文帝时期的刘劭,写了一部《人物志》,这部著作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对人进行了人格分析,将人分类,提倡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

三国的人物个个精彩,但是三国的这个观念实际上是历史一步一步架构出来的。

首先,从东汉末年中央政治崩盘开始,州牧们地方割据。可是这个过程,唐代中叶还有元朝末年都有啊,发展模式也都很相似,怎么就没出来一个所谓的几国呢?

其次,《三国演义》中,“三国鼎立”是到了七十三回才出现的,“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这样看来,那这七十三回前,是不是都应该算作《三国前传》呢?

再次,《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蜀汉就灭亡了,也就是说从七十三回到一百零五回,“三国”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回,只有这三十三回,是真正的魏蜀吴三国鼎立。

让我们想一下,要是没有人为的构架,《三国演义》是不是应该叫《魏书》,或者是分为《三国前传》和《三国后传》呢?

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罗贯中实际上是定好了方向和目标,才来写这本小说的。方向目标就是三国鼎立,蜀汉建立!而这种充满目的的历史观,源自陈寿的《三国志》。其实,唐末各方人士的竟逐也十分的精彩,可惜没有罗贯中来写,不知道这些枭雄们,在地底下是否会遗憾呢?

蜀汉其实并不强大,但为何他最终获得了三国历史的中心地位?而不是魏也不是吴呢?让我们继续来穿越一下。

东汉末年,有野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小有点权利,就宣称自己有个图谶,受阴阳五行的影响,东汉的人确实相信图谶,但是图谶太多了,也就贬值了。今天你拿一个小木盒出来,明天他拿一个小金盒出来,后天他又拿个小石盒出来,然后盒子里通通藏着神秘的寓言,写出新皇帝是谁。东汉的人相信谶纬,但他们也不是傻子呀。相信各种小盒子的人少了,皇权就回到了血统上。刘备父子的事件,就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就是这个姓族实在是没人了,其他的姓族才能合法取而代之。正统何时结束?出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刘氏的血统权才能走到尽头。这种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明朝出了好几个特别不像样的皇帝。但是皇权并没有旁落,一直等到满清进关,大明的朱氏王朝才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危机与考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