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Hello,this is Is,我是一路,又见面了。

今天想跟你们聊聊原生家庭,话题有些深刻沉重,却是现在大部分中国式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拼音是yuán shēng jiā tíng。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来自百度百科


Is并不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恰恰相反,在大多数时候,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在成长的这么些年里,原生家庭问题带来的困扰,也一直是无法理性解决的。从电影教材,到身边朋友,再到自身,遇见过的原生问题就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谈及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狗十三》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看的电影,里面有我们成长时期伴随着的对大人的委屈、愤怒、不解、纠结、失望。更难过的是,电影里有着在生活中总是被大人冠以“都是为你好”“你这样对得起谁”这种牵强顽固的理由,我们总是压制着自己内心的不满,选择委曲求全,选择一味纵容,假装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自己不重要。他们口中的“为了你好,都是为了成就你”,不过是为了成就他们的期望、面子、威严、生意。


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一代又一代塑造,一代接一代成就,所谓的成就来成就去,到底最后,成就了谁?这么多错误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中国家庭教育的黎明,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来?


从《狗十三》中得到太多的共鸣,从前到现在,有太多人的青春成长被大人简单粗暴对待,被忽略感受,被省略选择权,只能是“听话”才是对的,否则就是“逆子”。


从来都是被粗暴对待,一个接着一个的谎言,一次又一次的家庭暴力,后来却被要求温柔对待这个残酷的成人世界。


这些恰恰都是中国人现实经历的故事,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的青春,再到最后中国式的长大。“懂事”,“乖”,成了血淋淋的字眼,生生扼杀了一万种可能性,留下最可悲的青春,你瞧,这就是所谓的“为了你好”,这就是家庭给你所谓的爱与关怀。


都说是电影,但折射的却是生活里的真实存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其实显而易见,并不必要太多赘述。


我们见过太多太多的未成年违法案件,他们有太多的共同点。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简单粗暴的管教,小小年纪就辍学,在社会上游荡,得不到社会认同,被歧视。


因为被父母忽视,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家庭不和睦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谩骂、诅咒、暴力之中,导致他们的三观扭曲。不得不说,有些父母真的不像父母。


我们也体谅第一次为人父母,但既然将孩子带到这个人世间,就应该做好准备,哪怕是一起成长。


Is遇见过一个朋友Double Z,父母从小就离异。母亲嗜赌成性,天天闹的家里鸡犬不宁,后来,父亲也另娶他人,从小便和外婆一起长大。


Double Z在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结识了几个好姐妹,给她温暖和关怀。犯过一些错误,还好及时回头,最终并没酿成什么大错。


现在过的还不错,做着平面模特,给一些美妆公司带货。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自己想要什么便去追求。可她的母亲却三天两头来找她要钱,甚至不惜搬出外婆。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


在她的家庭里,我知道,那些伤痛远不止这三言两语,我不知道曾经她很难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不敢多问她是如何在不合适的年纪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东西。我问过她,恨吗?


她说,当然。有时候真的很羡慕拥有健康原生家庭的孩子,和我们这些人,真的不一样。从小有父母如无父母,联系也都是因为钱。


她说,我现在只想好好赚钱,也不想那么早结婚。谈恋爱可以穷,结婚不行。我得快点成长强大起来,不能让我将来的孩子也受原生家庭的苦。


在Is看来,这样的三观算很正了,真的。无法安慰她太多,能给的只有陪伴。都说人类悲欢本不相通,但我也深知,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真的太大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自卑恐婚、坚强脆弱、自私高傲。所有事情都想去试试,潜意识里却都是我不够好我不配的字眼。用尽全力去迎合讨好,一副生人勿近的面孔,以及深夜不为人知的委屈与不甘。


搜索有关原生家庭带来的个人影响,看到那些“我妈拿着斧头砸我的门,还让我去死”“我爸连打印资料买参考书都嫌我不赚钱只花钱,辱骂我半天”“从小到大都没被肯定过,今天晚上做了几道菜,回来他骂的狗血淋头,拿去厕所给倒了”


心在颤抖,也不太敢往下看。本不想谈及个人,但看到这里所触及的,远不止文字上的感同身受。


曾经Is的原生家庭也不算和睦,小时候也充满着不满、暴力,不止是自己,连身边的亲戚朋友,大部分也都是如此。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回头看看之前的自己,比喻最贴切的,大概就是刺猬,把所有可能造成的伤害抵挡在外,包括试图给我的拥抱与爱。可怕的是怎么逃也逃不出、怎么逃也逃不掉、怎么爱也爱不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很公平,该给我和弟弟的一分都不少。但不满与暴力也是真实存在,曾经也像很多人一样,一度感觉自己病了,想向这个世界妥协、逃离。还好没有放弃,现在熬过来了,靠自己,独立成长起来,终于等到了花开。


不知道如何能安慰到被伤害的可爱的人们,想告诉你们的是,不要放弃!坚持下去,保持本心,慢慢会好起来的。等等,再等等,慢慢独立成长起来,一切都会好的。


的确,经历都是客观存在的,看待经历的角度和心态却各有不同。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呀,你要相信,原生家庭亏欠你的,你最终会靠自己找回来,即使不能原谅,也要学着放下,最后与自己和解。


今天我们一起翻开原生家庭的伤疤,目的不是为了怪罪谁,而是从这些已经形成的伤痛中,承认自己的过去,承认父母有不足与局限,也承认你值得被爱、被肯定、被接受。


心理学家佛里曼认为,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


换句话说,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它带来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塑造,更多的是在于自己。


教育一直是值得探讨终生的学问,独立的个体在成长中,父母给予多大的干预,放宽多大的尺度,在这种权衡下,或多或少都有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后果。有太多关于教育的观念,需要取精华弃糟粕,教育道路还很长,不急慢慢来。Is坚信,在我们这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顽固愚昧的旧思潮会过去,中国式家庭教育终究会迎来应该属于的光明。


看过这么一句话,将原因论转换为目的论,将关注点从我过去受到伤害转换为我以后想有所成就应该怎么做。不要让过去的伤害复制、延续,影响一生,要好好爱自己。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知道曾经自己幸运与否,只想说未来可期。至于外界,有的人十几岁可以慢慢成长,有的人却要做到面面俱到,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也不必太过在意,各有各的路。


希望我们都能被爱笼罩,被好运眷顾,依然热爱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真的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