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绩效管理实践

1、前言

2、从“键鼠套装”到“全键盘游戏化”审核

3、从“人等机器”到“人机和谐”

内容仓是公司最年轻的部门,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80%的员工是95后,20%是00后,如何对年轻人进行管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内容仓管理的核心问题。

部门成立初期我们采用的是绩效考核的方法,领导指定一个达标值,要求每个人必须达到这个数值。随着系统体验不断优化,达标值也不断提高,但是很快就遇到了阻力,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不愿意增加工作量的,而管理者要强行推行新的达标值又缺少依据,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

如何合理的提高绩效要求,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我们曾经讨论过一个方案,用上月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达标值,以此不断提高工作量要求,最终感觉这个方案缺少依据被否定了。后来我想我们换个思路呢,现在一直用的是推的方案,是不是可以考虑用拉的方式,鼓励有能力的人去争取更高的绩效,以此带动其他人一起提高。于是制定了内容仓新的绩效管理方案,主要做了几个调整,一是把考核审核量改为考核通过量,有些内容比如游戏解说等,审核难度比较大,大家倾向于拒审,反正拒审也算工作量,这样就有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被误杀了,考核过审量可以减少这种浪费,把拒审率维持在合理的比例。第二个调整是重新制定了绩效评分的标准,把之前的工作态度这种主观考核废弃掉,完全采用量化考核,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分。第三个变化是增加月度和季度奖励,考核优秀的可以拿到月度激励,一个季度连续三个月考核优秀的可以拿到季度激励。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个以前看起来不可能达成的里程碑式的审核目标被实现了,原有的产能记录不断被打破。

这个绩效框架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执行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微调,主要的调整有两个,一是把季度激励的条件改成了连续三个月,允许跨季度,原因是我发现有些有潜力的员工,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某个月没有达到优秀,与季度奖无缘,于是在这个季度的后面月份就躺平了,缺乏继续追求高绩效的动力,所以改成季度激励只要连续三个月就可以,这样即便有一个月“失手”,也不影响下个月继续努力争取好成绩。二是在A级绩效的基础上增加了S级绩效,以鼓励有天分的员工争取更高的产能,单日过审4万条的产能奇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仓,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