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变成那个静静观察自己的自己

        在三十出头的两三年中,渐渐远离熟悉的世界,周围环境变得混沌,概念变得模糊,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目标依然清晰,负重却越来越多。如果有人问我二十多岁是什么感觉,我可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enjoy,都可以忘情的投入,结束时会有很满足的感觉。现在做事依然投入,但在投入的同时,却有很多顾虑,顾虑周围迅速变化的节奏,会miss任何关键的细节。大部分时候开始思考事情的本质,却往往难以寻找答案,每个看似成功的人都会给予一个看似富丽堂皇的解释,看完之后貌似是那么回事,真正映射到自己的生活却完全不同。我很害怕给自己曾经认识的一切加上一层本质的面纱,不想尝试去定义它,因为我知道肯定有它的片面和狭隘,以前总是把事情想得很清楚,一件事情不是好的就是坏的,现在越来越害怕清楚的面对一切。在我寻思很久之后,也斗胆描述一些自己对本质的理解。

本质

        周围很多的人都在思考事情的本质,创业的本质是什么?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公司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这一个个看似严肃的标题背后,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不妨碍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取得阅历和感受。我不想用成功二字来描述每个人生活的目的,我更喜欢用阅历二字,不管怎样,你获得的是生活本身,而至于是否成功,谁也无从定义。至于要追溯一切问题的开始,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够和动物区分开来,从原本食物链的中间部位一跃到食物链的顶端,《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更相信最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人的想象,因为想象能够快速统一大家的思想,让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也方便整个组织的管理。现在创业者们都在讲自己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无非也就是创造一个大家都相信的故事,更多的人相信了,就有人愿意投资,有人愿意加入,有人甚至愿意付出生命。根据尤瓦尔贯穿通篇的理论基础,人类最大的不同是有想象能力,那如果把本质和想象放在一起会让很多理性的人抓狂。想象这个压根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成为一切本质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很担心这个世界的基础貌似很脆弱。把时间维度放长,就会发现社会迭代过程中非常迥然的变化。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1776年的《独立宣言》,全部来自人类的想象。汉谟拉比法典说孩子的本质可能只是成年人的一部分财产,而公元后却成了独立和民主,孩子也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所谓的想象在不同的时代下,人类集体想象不一样,本质就完全不一样。

        相对于想象,真理或者离所谓的本质更近,那真理来自哪里。近百年来,哲学家其实一直在争论是否有“truth”这个东西存在。相信它存在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现实,而不是一种物质上的现实。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它被认为是众神之间的一种理解,或者是上帝心中的一种想法,或者仅仅是现实的总和。那些全面拥抱真理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怎么能这样总结所有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哪些可能的证据来支持其存在?许多这样推理的人将真理的想法视为一厢情愿的想法,这是一种哲学上的安全包袱。人类活到现在也无法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让我们更加质疑我们存在的世界。

        如果要问我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我可能更愿意说,事物没有本质,根本没有本质这个东西,本质是欺骗所有人的工具,是强行灌输给别人自己思维的一种快速通道。当某某人说他觉得xx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我更喜欢理解为那是他自己在自己环境下的思考,这个本质更可能是适合他迭代的武器,那么可能对其他人什么都不是。如果这是我现在认识这个世界的理论基础,很多人都会为我担心,一个不相信真理不相信本质的人怎么迭代。说实话,这个问题越深入思考我也为自己担心,如果事物没有本质,那么凭什么去相信,没有了相信,我又如何去行动。暂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可能哪一天我会思考清楚。

    接下来,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如何寻找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开放

        不着急,我知道还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理论去指导我的行动,我仍在寻找。在那一点来之前,我宁愿做一个观察者,这里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观察这个世界,一个是观察自己。作为这个世界的观察者,我不像从前一样百分百投入,多带了一双批判的眼镜,因为我相信看到的都没有真相。更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安静的翻两页书,理解一个个成熟人的成熟思想,理解他们看到的真相,并和内心的少许积淀碰撞。做一个静静观察自己的自己,develop myself as a product。不管你读过任何心理学或者神经学的书,都会提到我们可以冷静白自己看作本我,自我和超我,其实很少人能够意识到超我,冷静观察本我和自我,这也是为什么当别人说了很多自己问题时,都不开心,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本我和自我控制了。每天回想自己一天中所说的话,做过的事,见过的人,如果是对自己有足够的做产品的思路,我们会发现很多优化的空间。而不是轻易对别人只言片语产生情绪化的东西。时间长了,发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感性了,情绪波动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任何暴露的问题都是另外一次进步的基础,逐渐对问题产生更多的是兴奋感。

        光是观察者的心态还不够,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心态是开放。作为个人要开放,作为组织要开放,作为国家要开放。开放意味着挑战和机遇,更意味着迭代和发展。回想之前,我更喜欢对身边的事物进行陈述,这是怎么样的,那是怎么样的,别人有所反对,会立马从表情级别进行反对。也许我是一个会聊天的人,但却不是一个开放的人,我害怕别人戳中我的缺点,害怕将伤疤暴露于炽烈的太阳之下灼伤,我害怕冰冷的冬日里,被扒光,被人推下几近冰冻的河流。但几次的尝试我发现,烈日下能杀菌,冰河里能强体。完全的开放很难做到,但开放才有迭代的机会。如果伤疤久藏于医下必会腐烂,冬日里久坐于火前,必会僵硬。心态开放了,才会发现那些没有被发现的问题,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才有下一个level的自己。很多所谓成功的人为什么大多数都停止了进步,很大层面上是因为停止了对外界的开放。最近读的曾国藩给我很大的印象就是每日都在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开放的态度审视自己的每一天,就连年轻时多看了几眼朋友的小妾都会记录在自己日记中说自己做错了。

        作为一个观察者,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相信这个世界每一种说法都是没有真相的自圆其说,这是我三十多岁头两年保持最多的心态。我相信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看世界的理论,每个人也一样,请静静倾听来自自己内心的声音,也许那个声音比历史上任何人的声音都强大。

        Never stop thinking ! Peace !

你可能感兴趣的:(逐渐变成那个静静观察自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