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吗?

本周写了一篇关于社会组织抗疫故事的新闻稿,修改了3次才通过。使出了洪荒之力,但是效果却不佳,另领导不满意,觉得没有抓住重点。

之前自认为自己在文案撰写这块还是挺OK了,一次打击之后,有点失去信心。我再次回顾整个写稿的过程,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1、没有把写稿当回事

本周邀请同行来分享,新闻稿是宣传的一个环节。作为活动的负责人,并没有提前进行详细的规划,也没有去思考该如何进行此篇新闻稿的撰写。仅仅是在活动当天,根据分享人的直播转述,修改了一些语句,进行了细微的总结而已。整个框架,分享内容都是和原稿一模一样。

领导看过之后,要求需要再补充细节,尤其是能够引起社会组织同仁共鸣的地方。想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一篇稿子,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看,肯定是有问题的。而我,就是这个问题的主导者,因为没有把写稿当回事,仅仅是为了完成这次写稿的任务。

2、好久没有动笔了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我觉得跟自己平时的锻炼也有很大的关系。今年上半年,宣传类的新闻稿,基本是由同事负责。我这边就整体把关一下,而且多数是跟培训主题相关的,新闻稿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套路,基本不费功夫。

这篇是和“故事”相关的主题,我依旧把他当做常规的新闻稿去对待,可想而知,结果就是被打回来了。

基于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自己需要提升写作能力,需要去思考我写这篇文章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传递什么,是否希望能够引起共鸣呢?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需要:

1、每周坚持写工作总结

2、多积累专业知识--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做法(同行)

3、找范文去模拟撰写

其次,本周感触较深的是陈老师分享的社团政策,她做的PPT逻辑清晰,线上直播人数创纪录,讲解的也是很精彩,颠覆了我对政府人员的新看法。

所以,在社团这块,我决定跟陈老师好好学习,从年检入手,到政策、到相关文件。做一个真正懂行的中心咨询人员。

另外,本周的线上主持,领导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我觉得建议特别有用,我们不能一直局限在自我的圈子当中,也不能在工作中固守模式,不去创新和改进。如果这样的话,工作起来就会觉得没有价值。我们要不断的突破自己。

下周的线上主持:

第一,提前与分享人做好沟通,了解他们分享的内容;

第二,提前做好功课,列好提问的提纲;

第三,不要一直依赖社会组织的问题,主持人的角色也很重要;

第四,好好说话之道这门课程,在打折时期,还是购买下来学习学习吧。

好了,本周的总结到此结束,用李老师的一句话结尾:工作的价值是从细节小事做出来的,工作的意义需要安住在心里,不只挂在嘴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