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第04里仁篇第18章】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
【钱穆译文】先生说:“子女奉事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微婉而谏,把自己志意表见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生怨恨。””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多次委婉劝告。如不听从,仍然尊敬而不背逆,虽然忧伤,却不埋怨。”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事奉父母,(应该)像臣子规谏君王一样。(即使)劝谏的意愿(君王)不听从,(也应)恭敬有礼且不违逆犯上,勤勉于事而无怨恨之心。”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事奉父母,态度应该像臣子规谏君王一样。即使劝谏的意愿君王不听从,也应恭敬有礼且不违逆犯上,勤勉于事而无怨恨之心。”
【详解】前文讲到,孝子不远游,必近身事奉父母,且事之以礼。以礼,则必心敬而貎恭。
近身事奉父母,子女与父母就有意见相左之时,即意见不同,此时子女行孝,又该当何为?《论语》“几谏”章句就是说这种情况的,这就是它排在这个位置的理由。
先做个预告:本章内容,实与《论语》另两章紧密结合,此两章见证孔子一个弟子的进步:“公山弗扰以费畔”章和“佛肸召”章。
在开始解本章前,咱先看个小事和几个常用的词及其解释。
今晚晚饭是吃饭还是吃粥?父母说“吃粥好,有利于消化”。子女可以建议说:“吃粥不好,晚上上厕所麻烦,还是吃饭吧”。父母做了决定,坚持吃粥,做为子女的,就应恭敬且从命,好好煲粥去而别叽叽歪歪。此方为孝,大家应无异议。
几乎:读音jī hū,汉语词语,一指“差一点”,二指“差不多,接近”。
几近:读音为:jī jìn ,意思是接近。
几于: jǐ yú,近于,几乎。
一蹴可几: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几,近也,及也。
几不欲生:几乎都不想活了。几:几乎;欲:想。
几不可闻:形容声音很小,几乎不听见。
上面的词或成语,都有个“几”字,不约而同的,都有一个意思,就是“接近”。大家可能不相信,“几”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却误读千年。
咱闲话少说,直接开干。
几,《说文解字》踞几也。殆也。微也。《玉篇》案也。期也。此等皆非《论语》本章“几”之意。
又,几,《韵会》将及也。《尔雅·释诂》近也。《易·中孚》月几望。《礼·乐记》知乐则几於礼矣。《史记·留侯世家》几败乃公事。此方为《论语》本章“几谏”之“几”的正义。
《论语》【13子路篇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节选),其中的“几”,就是“接近,类似”的意思。
“几谏”的“几”,是“近”的意思。就是“接近,类似于,像……一样”的意思。
谏,《说文解字》证也。《徐曰》闲也。君所谓否,臣献其可,以闲隔之,於文言柬为谏。柬者,多别善恶,以陈於君。《诗·衞风·淇奥序疏》干也。干君之意而告之。
谏,本义是指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引申义是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
几谏,杨伯峻解读为“好言相劝”;钱穆解读为“微婉而谏”;李泽厚解读为“多次委婉劝告”;南宋朱子(朱熹)的《论语集注》: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皆解读为“委婉规劝”,本僧想说的是:诸君所言,差矣!
首先,原文是“事父母,几谏”。你作为子女,有事没事的,“谏”什么?如果是“父母有过”,为什么孔子不说:“事父母,其过,几谏”?
再者,“谏”通常是用作臣子对君王的规谏。用于平民的,少之又少。作为遵礼而著称的孔子,又怎么会把“谏”字用在“父母”身上呢?
如《孝经》中,孔子回答曾子的话是:“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夫子用“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不用“子不可以不谏于父”,用“争”不用“谏”。
再再者,前面既然说了“委婉规劝”,后面又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呢。难不成“见志从”就“委婉”,“见志不从”就“不委婉”了。
《旧唐书·职官志》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顺谏、规谏、致谏”,而两头的“讽谏”和“直谏”属少数。
人所共知,臣对君,常须必恭必敬,即使是规谏,也不外如是。但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虽如君臣一样有上下关系,但又没有君臣那样有天渊之差。是故,人知对君必敬,但对父母则时而忘却。
正因如此,孔子以“臣谏君”作比,来表达“子事父”亦应如此,方为孝。“事父母,几谏”,意思就是“事奉父母,态度应该像臣子进谏君王一样”。
志,《说文解字》意也。从心之声。即意念,意愿。
见志不从:臣谏君,而君不从臣谏之志。即“君王不听从臣下的意愿”。
劳,《说文解字》劳,剧也。从力熒省。熒,火烧冂。用力者劳。即“努力劳动”,故《孟子·滕文公上》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语》【13子路篇0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劳之,勤于政事也。
怨,《说文解字》恚也。恚,恨也。从心、圭声。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恭敬有礼而不违逆犯上,勤勉于事而无怨恨之心。”
谏君王,有两种结果:君王听,皆大欢喜;“见志不从”(也有“谏志不从”之说法),臣子还得“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就是要求子女行孝,也要做到如此:即使子女意见与父母相左,进劝而不被见用,也不违逆进犯,也不心生怨恨。
特别特别注意的是,“谏”字的本义是“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不是“帝王做错了事而去死谏,而是面对抉择时,臣下进言献策,以供选择”。后来的解读之误,皆因自对“谏”字使用了引申义“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
政策定了下来,即使并非是臣下想要的选择,臣下也该对王恭敬有礼,且勤勉执行所定之政策。此方为为臣之道,坤之道。心有怨恨,则易怠于事,不怨方能劳也。
《论语》本章所言,也并非是“父母有过”,只是“父母与子女意愿不一”而已,是那种“无可无不可”之事。正如本章开始解读前,本僧所举的“晚饭吃饭还是吃粥”的问题。
全句解之:事奉父母,(应该)像臣子规谏君王一样。(即使)劝谏的意愿(君王)不听从,(也应)恭敬有礼且不违逆犯上,勤勉于事而无怨愤之心。
对于《论语》本章的解读,关键点就在这个“谏”字上,一字不解,全章误读。是故,对本章解读,添加“父母有错”来解之,无疑于“见蛇以之为龙,而添角加爪,以证明其为龙”也。
《论语》另有章句讲解孔子的一个弟子,侍亲态度的转变过程,那会是谁呢?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04里仁篇第18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事奉父母,(应该)像臣子规谏君王一样。(即使)劝谏的意愿(君王)不听从,(也应)恭敬有礼且不违逆犯上,勤勉于事而无怨恨之心。”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事奉父母,态度应该像臣子规谏君王一样。即使劝谏的意愿君王不听从,也应恭敬有礼且不违逆犯上,勤勉于事而无怨恨之心。”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