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包括哪三观?众口不一,但通常人们不会把育儿观作为其中的一项,岂不知如果夫妻双方的育儿观不同,往往比三观不合对家庭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鲜明。
对于学前及上小学的子女,家长的育儿观可以分为关注型和放任型,在目前的大环境中,采取放任型的家长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双方家长都是很关注孩子的成长及学业的。而恰恰都是关注孩子的夫妻双方,却往往会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育儿观念,我称之为“外部控制型”和“内驱激发型”。
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观念在针对孩子学业上的表现及影响。
所谓“外部控制型”,其观点及做法主要包括: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功课不落后,我要做到,
1)严格控制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2)全程陪着孩子,以便做到随时指导和纠正。
3)每天及时获取学校布置的作业信息,给孩子排好时间表。
4)为了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要保证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的正确率,或者在孩子做题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及时改正,或者在孩子做完以后勒令孩子错一道罚十道。
5)每天的作业必须全对,有错的必须当晚改正,保证带到学校的作业是全对的。
6)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以辅助学校内的正常教学。
7)不能接受孩子的名次在班里某一个名次之后,只要孩子在一个学期课业没有跟上,以后就再难出头,势必后悔莫及。
8)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所谓“内驱激发型”,其观点及做法主要包括: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功课不落后,我要做到,
1)让孩子懂得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能代劳。
2)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如果完不成的话,则需要面临次日在学校里的自然结果,同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好,让老师问责孩子而不是问责家长。
3)问孩子当天都有哪些作业,并与自己了解的信息进行比对,让孩子自己估计完成作业的时间及先后顺序,家长检查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时间的差距。
4)允许孩子的作业出现错误,可以改也可以不改,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并让孩子体验做错题后面临的后果。
5)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意愿决定是否需要上课外辅导班,而不是看着别人上自己也要孩子上。
6)孩子的名次前后没关系,关键是好的习惯及学习态度。
7)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途,不同人的成长有阶段性和差异性,比不上别人并不能说明自己差,更不能说明将来一定差。
两种观念在一些方面形成了对立,两者各有优缺点。
“外部控制型”,其优点是立竿见影,就是见效快,而且对于内向温顺或心智发育较早的孩子效果明显。而因为其效果就在眼前,比较有说服力。缺点是并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有效,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效果,可能导致对孩子的不间断的连续施压,“用药”越来越猛,“剂量”越来越大,从罚十遍到罚百遍,从说服到训斥再到肢体接触。
“内驱激发型”,其优点是与孩子的言语冲突较少,能够获得孩子更多的信赖(看似与学业无关)。缺点是极难在短期见到效果,即使你说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但将来是好是坏,现在怎么能知道呢?所以很容易被误解成是“放任自流”,被比拟为放任型家长。
如果你在某一“款”上相符的项明显多于另一款,那么你就是倾向于那一种了。而如果你的另一半恰好是另一种,那么恭喜你,你的生活注定不会平淡了。
你是否对以下情境似曾相识?
孩子写作业不专心,妻对子说:“你看你半个多小时了,才做了两道题,老是走神儿,你这样什么时候能做完?” 大声对夫说:“你就不能管一管,没看我正忙着呢?” 夫对妻说:“你让他自己做,现在管他干吗呢?做不完再说。”
孩子的卧室传来争吵声,夫推门一看,妻正在指着一道题命令孩子重做,孩子拒绝。夫说:“先往下做吧。”妻训斥道:“老是粗心怎么能行,你老是意见跟我不统一,这样怎么教育孩子?”夫关门走开。
类似的冲突不胜枚举,孩子上学了,夫妻双方就像发现了一个新的战场,各展拳脚,一定要证明自己才是掌握真理的一方,各执己见,你来我往,而孩子俨然变成了战利品,好像谁赢了谁就能摘走一样。
而这两种观念其实是对立统一的,虽然是对立面,但相同点同样也不少。持有这两种观念的人,都是关心孩子的,他们都有时间、有动力来带孩子,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比起那些父母有一方缺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已经是很幸运了,更不用说还有那些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有如下建议供参考:
1)尊重对方爱孩子的出发点,认识到双方都是希望孩子活出最好的人生。
2)甲不能指责乙“放任”,乙不能指责甲“苛刻”。双方在观念上的不同,并不能代表其已经走向了极端。
3)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具体措施,比如“祖母法则”。即“先写完作业再看电视,或先写完作业再看课外书”。
4)推荐阅读:《正面管教》、《不管教的勇气》、《亲密关系》、《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
最后,有一段话,请猜一下,这段话是“外部控制型”对“内驱激发型”说的,还是恰恰相反呢?
“作为父母,我想我们有必要引导他,学会承担一些压力,不要从小只学会享受,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他到了一定年纪,也要养家糊口。从现在努力,至少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不是为了生存忙碌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