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special”,这句常常出现在电影里面的台词,总是会给人一种满满的能量感,但是我准备给你泼一盆“冷水”凉快凉快:actually,you are not special。
Why?我们先穿越到古希腊时期,去讨个说法。
北大的何帆教授讲了一个有关苏格拉底的故事,说道苏格拉底有个学生,有一次跑到德尔斐神庙去问神谕,这世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还聪明的人,神谕回答:没有。
这位学生把神谕的话告诉了苏格拉底后,苏格拉底就彻底蒙圈了,他认为自己毫无智慧,为什么神谕会这么说呢?可是神谕是不会说谎的,于是他准备去寻找原因。
他先去找到了一位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交谈一番之后才发现此人不过是一肚皮的草包,被过度“包装”了,之后他又去找到了各界最优秀的人士,却全都是一个德行,都因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而沾沾自喜,被自己的“聪明”给“帅”到了。
经过这么一番,苏格拉底才明白神谕的话并没错,他和其他人一样的无知,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而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微信之父张小龙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瞬间将自己变成小白,不被自己的“已知”所干扰,每次检验产品的时候,他都能够瞬间"变成"第一次接触这个产品的用户,然后每次都能从新的角度发现bug。
“苹果祖师爷”乔布斯的那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似乎也在警告着我们,别“聪明”的太满了,保持在“愚蠢”的状态里,你才能吸收的更好。
阅历与经验,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的优势,反倒是我们的绊脚石,我们会被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所捆绑,遇到问题就认为只有这种解决方式,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而唯一能打破这个局面的途径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做过一个实验, 找一个两岁的小孩,你在一张卡片的一面画上一只小鸟,在卡片的另外一面画上一辆卡车。你坐在这个两岁小朋友的对面,你给他看这两幅图,确信他知道卡片的一面是小鸟、另一面是卡车。
当你把小鸟的这一面对着这个小朋友,他会告诉你他看见了小鸟。
有趣的是,当你问他"我看见的是什么"的时候,这个小朋友会告诉你,你看见的也是只小鸟。虽然你坐在他的对面,你看见的是一辆卡车,但是对这个两岁的小孩来讲,他所看见的这个世界也就是你看见的世界。他看见了小鸟,所以说你也应该看见小鸟。
当然,我们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了,在这里能够明确的知道别人看见的是一辆卡车,然而这样的“认知惯性”并没有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消失,我们仍旧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可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就等同于别人看到的世界。
每个人因为自身的经历与沉淀,使得我们对世界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于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场话剧,一个事件,十个人就有十个人的看法,一千个人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看法即不特殊,也并非标准答案。
也许放下身段,意识到自己的不特殊,察觉到还有其他的思想和看法的存在,才能不被自己的已知所限制,不陷入自我为中心的陷阱,发现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世界。
承认了自己的无知才是进步的开始,把这条“定律”放大到整个人类的尺度上,也同样奏效。
从以人类自己为中心的视角而推导出的地心说,到逐渐接受我们并不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说,从古人认为人是特殊的,受到女娲娘娘的宠爱而捏出来的泥巴人,到承认我们只是由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演化而来,人类进步的轨迹就是一次次承认自己无知的过程。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称科学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声称,学习的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有人问这位知识渊博的数学家:“您学问那样广博,竟然感叹自己的无知,是不是太过谦虚了?”
笛卡尔说:“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
承认我们自己的不特殊,意识到我们的无知,并不是“自暴自弃”,为平庸找到理由,而是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的未知,很多的视角,很多的风景,而为了能够“见识”到他们,我们需要拆掉“已知”的围墙,只要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就是“特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