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断舍离】我们为什么无法收拾

    没想到在第一章已经说了部分第二章的意思了,外部环境创新产品,商家对用户心理研究透透的让你花钱消费。

    诱惑一:社会氛围渲染

    这个社会不断产生新的玩意,引诱我们买买买。除了社会,还有家庭,虽然你想断舍离,但是你的妈妈敝帚自珍舍不得扔掉。所以说,怎么在家里进行断舍离呢?

    诱惑二:折扣陷阱

    需要的是100块的,旁边300块的打五折,感觉便宜了150,可是比100块的要多50呀,结果买了打折的品牌时装,放在衣柜了也没穿几次。

    别说,山下英子打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比方说明为何我们处在这样堆满物品却又无法动弹的环境里面。假如你是一条小鱼,滋养我们必需品的来自一个闸门,是能够放入物品的闸门,小河呢是可以循环的,那么这个出口就是舍,需要循环往复,池子里的水才是清澈的。如果只进不出,或者进来很多,出去很少,慢慢的,进来的物品变成淤泥,而你自由游泳的清水就会越来越少,可是你感觉不到呀,因为你浮在表面感触不到底层。为什么淤泥变多你却感觉不到呢?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叫人类感知的微量效应如果刺激被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下,人类便察觉不到他的存在。复利效应后,淤泥就会越来越多了,当你感到窒息的时候,淤泥已经妨碍到你的正常学习工作了。就好比一个冰山,冰山下面是成吨的冰,而你只看到的露出的小小的一角。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呀,山下英子想告诉你们,因为你们的思想进入了误区,才导致很难收拾,思想导致行动,行动造成现在的局面。讲这个道理呢,是想说,从收拾东西,让自己的思想摆正方向。从表面探知自己的思想,还是挺深奥的,不过松下英子这么一讲解,看似易懂。这个道理可言迁移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个由各自思考吧。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另写一篇关于对思考方式的思考的文章。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

    这种人一直觉得自己很忙碌没时间收拾,看到乱七八糟更不想收拾。多数情况下,这种人对家庭不满,就给自己找理由,使自己忙碌起来。

    执着过去型

    即便自己不会再用上的东西了,找个大箱子全放进去,不许仍。敝帚自珍。这种人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来看,与上一种有相似之处。

    担忧未来型

    投资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比如过分的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想想自己以前买的洗洁精,狮王买一赠一,一桶2KG,就留下了伤心的泪水,我买这么多干嘛,每次搬家都带着。一次买一瓶不好吗?双十一买一箱纸,发现自从买了,用的更快了。双十二不还有吗?便宜能便宜几块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断舍离】我们为什么无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