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叙事”



听说有叙事疗法的课程,我毫不犹豫报名了。最初听到叙事疗法,还是好多年前船长提过,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缘分去深入了解。不过我想带着空空的大脑去听,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抱着这样的念头见到了兆杰老师,当兆杰老师得知我是从张家口来的时候,她动情地说好心疼你啊。当时我有些受宠若惊,因为经常从张家口跑来北京上课,我早已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兆杰老师这一句话让我看到了我对于学习的积极与热情,也让我感受到了兆杰老师的温柔与慈悲。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我一下喜欢上了这位心思细腻目光柔和的老师。

对于叙事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老师讲述的两段故事:一个“游戏成瘾的男孩子”与一个“跳楼未遂的大学生”的故事。起初听到老师提到了网瘾、跳楼这样的字眼时,我的脑海瞬间有了很多的评判和猜想,案主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做的,如果是我要怎么去改变他们。仿佛一台运算的机器,输入一个数字就通过固定的法则去得出所谓正确的答案。但随着讲述的继续,我听到的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因为疾病只能一步步放下他心爱的书本,我听到的是一对伟大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可以豁出命的付出,我听到的是一个痛苦到屡次自杀的女孩却因为对妈妈的爱一次次让自己活了下来。我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感到羞愧,也为人性闪烁的光辉赞叹不已。同样的故事当兆杰老师语带哽咽地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解读时,爱与感动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没有一刻比这一刻更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去病理化,什么去标签化、什么是去专家化!当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那些冰冷的咨询技巧武装自己时,当我们想要从所谓的过往经验去判定一个人时,当我们一心只想要去改变对面的来访者时,我们眼中还有人本身的存在吗?!

只有用尊重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不带任何评判去聆听他背后的故事时,我们才能看到他的资源和发掘他的力量。当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的内心神奇地变得柔软而慈悲。我想下一次面对来访者,我不会急于去解决所谓的问题,我会耐心地陪着他,听他讲讲他的故事,和他一起去穿越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和他一起去发现不曾看到的美丽风景。六祖惠能大师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原来咨询师并不是创造者,只是一个陪伴者,或许有时我们会成为一副眼镜,借由我们,来访者看清了自己没有发现的资源与力量。

在体验沙龙中我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聆听者别人的故事。我们时而滔滔不绝,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抚掌大笑。原来故事本身就具有能量,原来讲故事也可以疗愈人心。我觉得讲述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让无意识意识化的一个过程。就像我们每一天都无意识地穿过一块草地,但有一天我们弯下腰仔细寻觅,然后惊喜地发现了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借由和伙伴们讲故事,我一点点地梳理了自己的2020年,更看到了自己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取得了今天的进步。讲到最后我流泪了,但那是幸福的泪水,因为我清晰地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里,又将去往何处,我更知道我渴望的终将实现,因为我才是自己故事的创造者,我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

走出教室,当我下意识用头脑去回忆这一切的发生时,我发现似乎和来的时候一样,空空的,但分明有什么不一样了,那些温暖、那些感动、那些力量在我的体内缓缓地流淌着。也许这就是Tracy老师所说的咨询的道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兆杰老师在课程中反复提到“感受”和“内在声音”的原因吧。不是用理性去对接感受,而是用感受去对接感受。所谓同频共振就是当我们和来访者同频时,共振才有可能会发生。

这不禁让我想起《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与太师傅的一段经典对话:“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回太师傅,我只记得一大半。”“ 那,现在呢?”“已经剩下一小半了。”“那,现在呢?”“我已经把所有的全忘记了!”

“好,你可以上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