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家書讀後

一、人這一輩子,榮辱成敗各安天命。相比別人而言,曾文正公是幸運的。但仔細分析,讀過此書之人就可以知道,這種幸運絕不是一種偶然。能夠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在滿清搖搖欲墜的關口,巋然不動地將糜爛的天下親手輯安,使斯民稍得喘息的,是這位晚清第一人。究其原因和奧秘,盡在這本家書之中。無外乎儒家之本源,切實之躬行。

二、自三不朽成為士大夫至高之目標以來,鮮有能三者俱全,從家書中曾公不曾間斷之自省和嚴己寬人可知,斯人堪為三不朽。

三、人生在世,家庭、功業二者是為天平之兩端,亦鮮有能使天平平衡者,顧家而忘國,為國而棄家大有人在。然,文正公以身報國之際未曾有一日忘記桑梓之土,上至父叔輩的恭敬愛戴,中及鄉黨親舊的掛念照顧,下至子侄輩的拳拳愛護,都可在家書中隨時得見。尤為要者,對於父親八字口訣“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心心念念,未曾有一日忘懷,也未曾有一日不以此教育子弟。以封疆大吏之尊,而無時不有歸農之念,懷勤儉恬淡之心,難矣哉。大抵湘勇團練能無敵于東南半壁,驅掃太平軍數十百萬,原因蓋在此家庭之和,鄉黨之情。

四、人無完人,從家書的偶露崢嶸“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斷無不力謀誅滅之理。”稍可見“曾剃頭”之手段,大抵亂世重典不得不為罷。

五、生逢亂世、哀世,有不得不為之事。書中之“人食人”,戰場戰死萬、千之數,亦可驚心,須知彼時距今不過百多年而已,吾民生存之多艱多可知矣。曾文正以保國衛道之宗旨興團練、修武備,以一書生之肩,擔天下存亡危急之重任,內聖外王,將儒家之最高品德發揮至極致。若以天下為棋盤,則縱橫捭闔間,文正公無乃乎頂級之國手,居安思危、招招連環,可為敬佩。

六、無人不老,亦無人不衰,最可感慨者乃在第十卷,與兄弟之家書處處透露出疲憊、無奈、失望之心緒,雖然一再以正心誠意互相打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經過數十年的征戰和官場沉浮,哪怕是站在最頂峰的他也無可奈何地累了。隨著垂老之至,他不自禁地回首往事,昏黃燈光下,仿佛看到那偉岸身影慢慢地佝僂,記憶中曾經的百萬洪流隨風而逝,千秋功業萬載烈名不過是一番泡影。一直以來強調追尋的山間林下之悠遊,哪怕近在眼前了,可是卻擋不住時光的利劍,白髮蒼蒼,兒女成行,功成名就后,累了倦了,看到這人世間卻還多半是“吾所過之處,千里蕭條,民不聊生”,悲戚難以自抑。“諸事棘手,焦灼之際,未嘗不思遁入‘眼閉盒子’之中,昂然甘寢,萬事不視,或比今日人世差覺快樂……”悲苦至此,大抵是欲辨已忘言了。

七、我願常拜曾文正,學其處世,明其本心,習其心態,得其淡泊,揚其家風。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文正公家書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