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朋友和我讨论孩子专注力的问题,今天就自己的经验来谈一下孩子关注力表现欠佳的一些成因和解决方法。
一、“专注力”缺失与兴趣培养
我做绘本阅读时,经常有家长着急来问:“我的孩子不爱阅读,看不了几分钟就跑了,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
我们通常会询问:“请问你的孩子看什么绘本都是这样吗?”“你的孩子接触阅读多久了?”
家长通常会答:“那倒也不是,对于感兴趣的绘本,还是能看一会的。”“刚刚开始阅读没有多久。”由此可以判断孩子的问题不是“注意力”缺失的问题,而是缺乏兴趣或者兴趣还处于起步培养阶段的原因。
去年上儿童设计思维课时,我发现刚加入课程的孩子容易走神,因为进入新的环境,孩子需要适应,对新内容的兴趣还没有培养出来,几堂课的适应后,孩子便会变得活跃而专注。
二、“专注力”缺失与孩子学习类型
VAK理论依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将学生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以及触觉型学习者。
触觉型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专注力”缺失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是动个不停,很难安分地坐一小会儿。这类孩子进入新环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处摸一摸,看一看。以往我们有个触觉型孩子通常在上课前要将我们准备的材料都摸看一遍,才能回到座位上。
触觉型的孩子好奇心极强,通过感觉活动来认识世界,他们在学习中需要运动、感觉、触摸、动手等。现在中国的教育课堂很难满足这类孩子的需要,如果作为触觉型孩子的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接纳,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学习引导。
三、“专注力”缺失和过度控制
孩子使用身体能力探索着周围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他们的探索和操作各种材料。很小的时候用嘴巴探索,什么物品都要放进口中咬一咬,尝一尝;再大一点用手脚探索,扔一扔,踩一踩,捏一捏。所以,细心的家长会观察到有一段时间孩子会经常性地重复某些动作,比如不停地把玩具捡起来,再扔下去,乐此不疲。
我们发现孩子面对新的材料或物品时通常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探索,随后是游戏和创造。当孩子探索一种材料时,往往会先好奇地把玩这种材料,比如不停地捏泥巴,此时他们的重点不是用泥巴来创造,而是享受泥巴本来的性质特征在手上的呈现。只有在对泥巴本身的性状探索充分之后,孩子才会进入用泥巴来玩游戏或者创作的阶段。
孩子的探索阶段往往是在家庭中和大自然里完成的。但是现在家长尤其是陪伴的老人有一些不能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明明在探索,却被定义为“捣蛋”,于是就会强制孩子停止这样的探索。孩子的成长就被打断了,于是这一部分经验和满足的缺失就会在后续的成长中再满足。
之前我们课上就遇到很多焦虑的家长:“为什么别家孩子都能创作作品了,我家孩子还不知道在干嘛呢?”实际上,孩子只是在享受他该拥有的成长而已。
四、“专注力”缺失与过度教育
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其成长规律,拔苗助长短期内看起来有一些成效,长期以往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课堂上专注力很差,坐不住,满场乱跑的孩子往往和过度教育有关。曾经遇到一个孩子,父母对他期待很高,四岁多就开始学习数学的竖式计算。在我们的课堂上总是满场乱跑,课后和家长交流,家长说孩子在其它课堂上表现也是如此。之后我询问过一个办华德福园的老师:“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老师笑着说:“这样的孩子大脑刺激过度,往往过于兴奋。没有别的办法,要让他回归最简单的生活,减少刺激。”
五、“专注力”缺失与自信
过度控制和过度教育,这些行为导致的最糟糕的结果是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面临新环境,遭遇新问题,孩子本能地逃避,专注力缺失只是一种表象而已。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总是被家长不认可或者与别的孩子做比较,孩子也会自信不足。
比如二宝家长容易对两个孩子产生一样的期待,不经意间拿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进行比较。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存在,他们心里无比清楚,爸爸妈妈觉得谁更好一些。被评判和不被认可,像两把剑插进孩子的心里,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犹豫闪躲,会思考怎样才能不被批评,而不是关注在将要做的事情上。父母则觉得自己孩子专注力缺失,不能集中精力做事。
六、“专注力”缺失与过度关注
现在的孩子冷了热了,饿了渴了,这些生理需求是成人关注的重点。所以一个孩子正玩得起劲时,一杯水就递过来了,一份水果被塞进了嘴巴。或者时刻有关切的话语围绕在耳边,“热不热啊,要不要把衣服脱掉啊?”
“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会?”~~
有些上班族家长平时陪孩子的时间有限,一有空就显得过度热心,在孩子玩儿的时间里,也是时刻要体现作为家长的陪伴用心,不自觉会干涉孩子如何玩,怎么玩。孩子的专注力经常被打断。慢慢地,孩子做事情总是无法专注,游戏或玩具玩不了几分钟,马上又进入到另一个游戏或拿起另一个玩具,一直在转换。所以过度关注往往是生活中孩子专注力发展的一大杀手。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观察经验和体会,仅供参考。在我看来,只有第六种原因造成的专注力缺失才是真正的专注力缺失。其他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专注力缺失仅仅是一种表象。所以作为家长要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哪个原因多一些,然后再对症下药,慢慢将孩子本来就有的专注力再拿回来。
最后科普下孩子专注力水平的时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旗下SCALE组织,曾经发表过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时间公式:孩子专注学习的时间=生理年龄+1,比如5岁的孩子,专注学习的平均时间为6分钟。(专注力时间可能有不同的科普数据,此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