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思维模式的转变

1、断舍离的思考法则:“自我”与“当下”

在《断舍离》这本书中,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那就是“自我”与“当下”,这也是断舍离的核心思考法则。

一件物品是不是可用, 对它的判定因人而异。比如我正在使用的眼镜,对你来说它不一定适用。换句话说,能用的物品,和我用的物品是不一样的。就像叫外卖留下的一次性勺子,因为它能用所以我们一直舍不得丢掉,但是基本上都不会去用它。这就是我们陷入了误区当中。

再比如,抽屉里塞着很多免费贈送的湿纸巾、住酒店时送的小梳子之类的杂物,虽然它们不会腐烂,但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与垃圾无异。如果你大量积累这样类似的物品,就说明你已经进入了对物品的数量和品质毫无知觉的状态中。而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像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里。


2、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从物品的立场上来说,它原本就是因为我们要用才留在身边的,所以如果你没有使用它,就等于背叛了当时的关系。在断舍离里,我们必须时常关注着“物品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我们忽视它、遗忘它,就相当于否定了它的存在价值,它也没办法完成自己的使命。

相信很多人不想丢掉一些物品,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如“因为这是重要的人送我的”,“要是我把别人送的礼物扔掉的话,送礼物的那个人应该会很伤心吧”等。像这样把无法发挥原本作用的物品放在一边,或者明明不在意那个东西,却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留在身边。

换个角度来说,假设这个“多余”的物品就是你的话,你被晾在一旁没有用武之地,你肯定会讨厌别人这样对待你。其实物品就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意味着直面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虽然衣橱里衣服塞得满满的,但我们经常穿的大约就是放在最外面的三四件而已,剩下那些穿都不穿的衣服简直就像是 “冷宫中的弃妃”一样。衣服要是再也不穿了的话,那就放它自由,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并不是只能扔掉它们,还可以送人或是拿去二手店,而不是总想着以后还有用,然后经过一番堆积而严重浪费了存储空间。   

   

人之所以会产生“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或“必须得扔掉,可行动太麻烦”这样的想法,多半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就像不断跟朋友爽约导致自己的信誉度下降一样,想扔东西却一直不行动就是在推延与自己的约定,也会影响自我信任感。

如果我们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约定, 可以从收拾物品上增加自己的信用资金,也就不会再无谓地否定自己了。也许你在生活上和工作上仍不得不用减分法来评价自己,但你完全可以像这样从收拾物品上逐渐找回自我肯定感,让自己的心情更放松、更健康。


3、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二八法则)

经济学里有个众人皆知的“二八法则”,即“80%的营业额都是由20%的营业员创造的”。作者发现,很多时候物品也同样会遵循这个原则。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光靠这20%的东西就足以应付生活了。

如果只留下那两成物品,在五次里大概只有一次会因为没东西用而困扰。如果把东西全都留下来,那些占了八成的东西虽然几乎没出场,却会时常让我们觉得不安,耗费掉大量的精力和空间,令人徒生困扰。所以扔掉它们更划算,不扔反而会吃亏。

尤其是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东西越多负担越大,因为容易陷入“必须要管理”的状态,可因为没时间总是收拾不完,最后导致物品四处泛滥,情绪上也会感到压抑。但如果东西很少,就算再忙,那物品的堆积程度也不会有多惊悚。

如果大家能够认真地实践断舍离,只留下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那么整理就再也不是负担,反而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那些东西带着和自己的波长相符的能量, 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样。

所以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总是出现“好可惜”或“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就想想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这样感觉就会好很多。


4、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判断隐藏于表象里面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状况,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世界中的信息,在中国这可以联系到相术,比如面相、风水等,也可以联系到中医的望诊(通过脸色、舌头等外部形象来判断人的体质和症状)。而断舍离中也有“相”这个概念,就像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的住所状态往往会呈现出本人的一些问题。

在人的意识中,一般只有4%到15%属于外显意识。也就是说,要想改变用眼睛看不见的“人的内在”及关系,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所以我们不妨从眼前的环境开始着手改变。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一直堵在潜意识里的东西也会被一起清理掉,这样有用的信息才能流进大脑里。滞留在房间里的东西象征“良心不安与担忧”,断舍离认为,在物理上清除这些东西,会对潜意识的改善起很大的作用。

然而很多时候,“知”和“行”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比如,学了英语,在书面考试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没有真正去练习听和说,那就只能是哑巴英语,而不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

再比如,在自我提升方面,有很多励志书籍道理都讲得不错,但极少有书籍是教我们具体如何去提升自我的。而断舍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马上就可以从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做起,比如随手扔掉手边的垃圾。因此,我们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最后做到“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让认知与行为相一致。


5、锻炼“选择力”

断舍离其实是一个不断地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阶段不同,选择所依据的标尺也会有所差异。要注意的是,标尺应尽可能简单,分类也要从最小的限度开始分类。

对于许多选择障碍者来说,经常会因为选项太多导致无从选择,于是采取回避。比如要从一百种东西里做出选择,光是熟悉名称就已经很费劲了。就像很多人点菜时,看到菜单上一大堆菜品就头皮发麻一样。但如果把它们缩减到“A、 B、 C” 三个种类,那么能轻松做出选择的比例就会大很多。

人也如此,如果从小被给予得太多,就很难学会思考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有些家长经常不假思索地把一大堆东西全塞给孩子,那他们就很有可能成长为没有自主性、选择能力低下的人。

在断舍离里,经常会出现把东西或状况分成三类的情况,不仅更容易整理,而且也会让人更有干劲。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才能从庞杂的物品中解脱出来,过程也会很痛苦,但活着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努力锻炼我们的“选择力”。 如果选择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们在其他方面的自主性也会大大提高。

在做选择时,还要注意一种“可惜”的心态。一般而言,“可惜”是“珍惜物品”的代名词,很多人在考虑要不要扔掉一件东西时,就会想到“可惜”,然后就会产生负罪感而不把东西扔掉。但实际上,“可惜”还意味着爱惜物品的心情。如果在接受物品的时候就有爱惜物品的心的话,就不会出现堆积如山的不能物尽其用的物品了。因此,在开始选择物品时,就需要磨练“选择力”了。


6、知识要点

在考虑一件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应牢记“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这个法则。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

筛选出必需的物品,把不需要的东西丢出家门,才是断舍离里的收拾。如果出现“好可惜”之类的感觉,就想想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作者认为具有实际价值且仍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剩下的八成东西会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挤占空间。

物品是为了使用而存在的。在断舍离里,我们必须时常关注“物品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被杂物占据的空间。凌乱的房间是潜意识里的自我否定,从收拾物品上逐渐增加自己的信用资金,可以让我们慢慢摆脱否定自己的心态,让心情更放松和健康。

断舍离是一个不断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我们需要勤做练习,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行动才是一切。我们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关键词: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收拾 知行合一 关注物品与自己的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舍离――思维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