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天地别,一生向上善如登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有一个女孩,她学习优异、开朗乐观、亲切友善,是老师和同学眼中标准的好学生、好孩子。

另一个女孩,她学习一般、脾气暴躁、不服管教,是老师口中的坏孩子,虽然她也有自己的伙伴好友,但更多人则是对她避之不及。

这个“好学生”暗自喜欢一个男生,可这个男生偏偏与那个“坏学生”交往密切。

于是乎,这个“好学生”出于内心的妒忌和怨恨,使出了“苦肉计”,让“坏学生”连同她的伙伴一并掉入了陷阱。

原本,“坏学生”见到“好学生”受伤,是准备跟同伴一起帮助这个“好学生”止住伤口,没成想却被录音和恶意剪辑,为自己好心做事,不得好报埋下了隐患。

最终,“坏学生”和几个同伴被学校处以开除学籍的处分。

这就是微电影《坏学生》的故事脉络。

这部由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学生创作的微电影,通过短短5分多钟的时长,将一个足以引起广泛讨论和重视的话题展现得恰到好处。

那些所谓的“坏学生”之所以并认定为“坏”,也许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佳,或时常扰乱课堂纪律,或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劝导,又或是拉帮结伙沾染不良风气等。

但他们内心真实的思想情感却往往因为外在的行为问题而被老师、家长和同学所忽视。这就导致这些孩子变本加厉地去制造“坏”、去行“恶”,为这个标签写上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内容,并以此展现自己的反抗意识和对这种偏见、标签的痛恨厌恶。

所谓的“好学生”,真的就是完美无缺,不带任何邪念与阴暗面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这些“好学生”依仗着老师和同学的好感与认同感,背地里做着不为人知的丑事,那这样的“好”和“善”,是不是就成了一种伪装与欺骗。

很多时候,好与坏只在一念之间,善与恶也并非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绝对化标准。

人们时常会讨论,一个公认的好人,做出了一件被认作是坏的事,那他究竟还是不是好人。反之。一个一生都印刻着恶与坏烙印的人,有一天良心发现,做了一件令人意外的好事,那他究竟还是不是恶人。

也许,用好人和坏人,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等词语来表述一个大概可以走过几十年风雨人生的人,这本身就是在用绝对化的概念为持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来下定义,这种做法似乎本就是一件值得商榷与思考的事情。

就事论事看起来是一个相对准确与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好人做错了事,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坏人经过了思想改造和认知转变,如果可以真真切切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那是否也可以拥有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里不再尝试进行深入探究,这个话题总有许多可以说的,但也有更多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争议总会存在,人类的文明也正是在争议、磨合中逐渐走向求同存异的。

回到影片本身,对学生进行好与坏的评价,这本就是一种主观上的偏见与错误。好学生也有需要教育和引导的地方,也有需要修正和改变的地方。坏学生也会有一颗希望被关怀的心,

也需要更多科学有效的教育与鼓励,需要得到爱与温暖。

教育的目的并非只是让所有孩子变成好孩子,善良的孩子,而是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秉性、特长、情感、情绪等,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指引方向。

生而为人,如若能够做好事、行善事,那当然是时代与社会的幸事。

《国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好与坏,往往只在一念之间,难的是始终可以牢牢把控住这悬着的一线,难的不是做一件好事,而是一生都在做好事。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念之间天地别,一生向上善如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