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个“熊孩子”

2018第4周练笔        主题:自由发挥

两周前,小朋友在学校playground跟同学疯跑。结果俩娃撞一起,直接把我儿的两颗门牙撞松了,牙龈肿起来,鼻子嘴巴全是血。老师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我。我好不心疼,但也明白这是“意外”,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意料中”的事。孩子们自制力差,磕磕绊绊啥的太正常不过了,何况我家娃那活泼调皮劲儿,我自己心里清楚。

脑子飞速运转,当下能做的事只有“善后”——询问另一个孩子的情况,是否也受伤了;感谢老师及时处理并告知;赶紧带娃去看牙医;回头再好生教育他play safe,希望他能吃一堑长一智。老师答复说那个孩子没事儿,他俩牙齿撞脑门儿,后者硬,哭几声就好了。我松了一口气,谢谢老师照顾我儿,很抱歉给她添了麻烦,告诉她我们马上去把孩子接走看医生,我回头会跟她follow up检查结果。

这个处理程序,我自己觉得简单高效公正,而且“理应如此”,其中原则无外乎“就事论事”、“不护短”、“不苛责”,逻辑就更纯粹——“老师丢包袱,家长接包袱”。令我稍感意外的是,电话里明显听出老师长舒一口气,一而再地跟我道谢,仿佛她预期中我会暴跳如雷,直接拿她是问?这可是在美国呀,一个普遍友好、相互信任、通情达理的社会。人们之间长期生成的默契和共识,以及“不诚信”的超高成本,理应给他们某种安全感,一是一二是二,不逃避不扯皮。这种情况下,几乎不用担心发生纠纷保护不了自己,毕竟法治社会,有教师工会还有律师呢。难道因为我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我们的文化给老师留下了“难缠”、“霸道”、“护犊子”、“不讲理”的印象?不应该吧,她没有那么了解中国,更不知道咱们臭名昭著的医闹、打老师啥的一箩筐烂事。

转念一想,可能我脑补太多了,老师应该只是“放低姿态”,这是她高明之处。要知道,面对自家娃意外受伤这种倒霉事,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要接受一番考验。不是每个人都成熟理智、温和委婉,这种情况下,本能的焦虑不安、急于发泄其实很可以理解。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毕竟作为校内监护人,老师倘若再不放低姿态,换以一种“孩子淘气受了伤,通知你赶紧把娃领走,给我签份免责协议”了事的态度,那很可能激怒家长,让原本正常的“走程序”变得复杂起来。家长难免生疑,真像老师强调的“纯属意外”么?有没有监控,调出来我看看?校长怎么说,我要找他谈谈。如此一来,怎么收场!谁愿意搞到鸡飞狗跳,最后一地鸡毛?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老师的态度——友善、共情、抱歉、感谢——可谓相当明智。如果再联想一下,得罪老师对孩子能有什么好处,任你家长再怎么窝火,深吸一口气,认真想想,真的怪得着谁么?一定要“归因”,找个罪魁祸首的话,难道不是小朋友自己吗?顿时满腔情绪无处发泄,只能漏气,瘪了。

当然,这都还算是在“有节操”范围内的设想。我不会天真到以为社会上人人都这样想,这般行事。必然有大把“无节操”、“蛮不讲理”、“得理不饶人”的家长广泛存在,幸运的是,我还没遇过这种极品,要是给我撞上了,那又是另一套处理方式,此为二话,暂且不表。实际上,因为我有这么一个好奇多动、自控力差、不知轻重的孩子,我一早就对他这个性格可能带来的一切不良后果有了心理准备。他玩过了,没收住,伤到自己或他人,这是我“可以承受之轻”;我只希望别玩大发了,伤狠了,造成我们或别人“不能承受之重”。我知道很难完全制止小朋友的各种危险行为,我的经验和阅读,两相印证,都说明了这是个“发展”问题,会随着孩子长大“学聪明”而逐渐改善。我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在孩子看来甚至“很啰嗦”(他常问:“妈妈你怎么老说这个呀?”),那就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注意安全,时不时让他吃点小苦头,看能不能长记性。

很遗憾,孩子跟我们成人一样,跟整个人类历史一样——好了伤疤忘了疼。孩子“自由”的天性,渴望探索的内在驱动力,一定会怂恿他进行各种尝试。我太理解这种欲望了,并且我私心非常鼓励孩子们这样。我知道这种动力,这种无法无天的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来说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对未来迎接人生真正的挑战会储蓄多大的势能。然而,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可以任他独自在游乐场里撒欢,摔了碰了自己爬起来,妈妈拍两下就好;但他很快需要也必须学会在集体中作为“社会人”存在,以社会的规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对小朋友来说,这是比让他“意识到危险”更加困难的一步,他走起来难免跌跌撞撞。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担心犹豫, 甚至提心吊胆,他把自己怎么着还在其次,我尤其怕他把别的小朋友怎么着了,天哪,这不仅要了人家家长的,也是要了我的老命!

咋说呢,孩子可能还没怎样呢,家长先跳起来闹起来,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特别宝贝自家娃的家长,他们不给娃“试错”的机会,不允许磕一下推一把,不接受孩子间的试探,总要出手干涉。这些人往往强势惯了,喜欢掌控一切,孩子任何“意外”,意味着“失控”,失控造成的焦躁愤怒如果不能自行消化,那自然向外演变为攻击他人。这类人,身上有倒刺,气场有毒,我深怕惹到他们,有种惊惧“捅了马蜂窝”的惶惑不安感。但人家有什么错啊?至多不过见识不同,观念相左罢了。你的孩子“欺负”了人家的娃,人家恼你骂你,说实在的,你真的只能受着,陪笑脸,讲软话,不管多惊讶多尴尬,也得默默压下来,与对方共情,稳妥善后。基本上,这所有暴风骤雨要是仅仅冲着大人,那还不算太坏。“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这两对关系间各自互动,我认为是合理的。问题出就出在别家家长要在孩子们中间横插一脚,然后给你骂个狗血淋头,再回过头把“闯祸”的你的娃单拧出来收拾一顿,美其名曰,“你不管,我替你管”。这就越界了,过分了。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给自己的忠告是,不要妄图教育别人的孩子,因为你没资格。

我这个儿子,好像是外星来客。他身上的充沛活力,上串下跳那股子劲儿,以及嬉皮笑脸,转眼就忘这种性格(说严重点就是没有耻感),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不知道出自何处,因为我跟他爸都不这样呀,我们咋就生了这么个别人口中的“熊孩子”?后来,渐渐地,我发现他似乎性格上随我,兴趣爱好上随他爸。这么说吧,他爸小时候也非常费,玩儿各种今天看来过火的游戏,但那个年代,家长们心宽啊放养啊,孩子们往往不仅没啥事儿,还真的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自由和欢乐。譬如上房揭瓦、翻墙摸鱼、砖头砸虫子之类的又损又危险的事,他爸那会儿没少干,也一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我自己呢,尽管小时候是所谓“乖娃娃”,长大以后总的来说是“I don't care”类型,豁达大度的同时,对他人的评价看法也很冷淡无所谓。这么看来,是不是孩子身上也有我们的影子呢?所以呀,每当他捣蛋,气得我要死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是亲生的。

心理上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百分百接纳他,与他建立链接,帮助他走出困境,并对此满怀信心,这是我作为母亲对他最天然的爱与包容。他爸爸则严厉苛刻得多,相信人不自律难成大器,于是对他有各种秩序上纪律上的要求。我们相互弥补,刚柔并济,同时也心照不宣地鼓励彼此坚持下去,谁叫我们生了他!在实际操作层面,我们大多时候自己带孩子疯玩,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比较少,的确周围同龄的,离得近的,能玩得好的,家长教育理念相投的小伙伴微乎其微。考虑到我儿“冲动”的特点,我一般并不热衷于让他凑人堆里玩,保不齐他就做了啥危险动作,可能伤害到别人;或者是在我看来问题不大的事,别的家长却很介意,冲上去矫枉过正,令人尴尬又无奈。尽管我主张让孩子“试错”,为他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而加油打气,但这毕竟是单向的意愿,搁集体里,行不通,没道理让大家一起担着风险,陪你家娃试错吧?所以在没有臭味相投的孩子和观念相近的家长的情况下,我对扎堆儿玩耍,秉持“不制止但也不鼓励”的态度。有一种情境下,我会选择避开,那就是已经知道或者很快感受到对方家长的“紧张”、“警惕”和“提防”,那我不会厚着脸皮继续占有游戏资源,我会带着娃立即离开,彼此相安无事最好不过了。

这种“回避”简单粗暴,同时也消极,我明白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发展并不利。正面积极的引导,我能想到的不是说教,因为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说教真的不啻于对牛弹琴。不过我依然会讲出来,会反复强调一些原则,不失时机地说给他听。我明白他很可能似懂非懂,但我必须说。有一些教诲,就算孩子当下听不明白,但他幼年时期有没有人对他说起过,他听没听过,对他今后影响深远,尤其在人格和价值观形成方面更甚。我原本特别干脆寡言少语一人,在孩子面前也无可奈何地变得啰里八嗦婆婆妈妈了。我不“说教”,但我“说”,反复说,此为其一。其二就是尽我所能带孩子玩,开发他的运动能力,训练他的毅力和自控力。就算不跟小伙伴玩,跟爸妈玩也一样,总之家长提供他发泄的渠道,耗掉他过盛的精力。其三,最理想的状态,在性格年龄理念等各方面,为孩子寻得合适的玩伴,为我们自己觅得合拍的家长。通常来讲,双方娃都多少有点调皮,但都没有恶意,只是尚在学习对人温柔相待,或者有一方特别善良友好,能谅解宽容另一方的调皮捣蛋;双方家长则了解并理解各自及对方的孩子,不怕他们犯错,不轻易干涉孩子们自己的事,彼此包容,互助友爱。这样的家庭,可遇而不可求。我们曾经有一户邻居,相处得甚好,孩子们难兄难弟,见面就打不见又想。我特别喜欢他俩那种自然焕发的亲密,也很感恩我们与孩子家长均是简单豁达之人,整个一个“相见欢”。可惜他们举家来美短短一年就回国了,恨不能“长相守”啊。孩子们还都彼此念叨,希望不久的将来,重聚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家有个“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