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干活依旧可以活得很舒服

2017年,我从所在地市公司借调至省公司参与一个试点项目开发,借调期为一年。

这件事对很多身在地市公司的员工来说,无疑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因为在我们公司,只有爬的越高,才能享受到更多基层享受不到的资源,包括工资、福利、办公环境还有更高级别的人。

试点项目的工作算不上有太大难度,工作量也比较可控,说实话这个活交给省公司现有员工完全可以搞定,但却选择了从各地市借调员工来完成。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省公司领导会舍近求远的从地市公司借调员工去完成一项本该属于省公司职责的工作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省公司的领导安排员工去干这件事时,员工要么会敷衍了事,要么会找个理由干脆拒绝这项工作,拒绝的理由可以有千万种。

总而言之一句话,即便人们现有的工作量少得可怜,他们依旧不会用心接受这份额外新增的工作。

乍一看,在企业怼领导、不干活,这是要被辞退的节奏啊。

但是在一种企业中,你不干活依旧可以活得很舒服,这就是国企。


一团和气不裁人,是体制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在国企里面,有一条大家心领神会又不可说破的惯例,那就是员工或领导如果没有出现大的过错,企业是不会随意开除任何人的。

这也就成为了很多人占着坑位不干活,却还能心安理得混吃混喝的免死铁券了。

在中国,有成千上万个体制型企业,包括以国资委直管的全国性央企,以及省市自行成立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等。

如此众多的体制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和策略方面各有千秋,但在人事管理方面唯一达成普遍共识的就是“如果没有出现较大的过错,绝对不会裁掉任何员工”。

以目前最为主流的企业管理理念来看,被认为是有悖常理的这条惯例在中国这片拥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土地上却大行其道,相当有市场。

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会发现,这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人情事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性本善,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等待你变好

从主流意识形态来看,我们信仰的是共产主义,也就是人性本善、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社会机制,但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生产力当前阶段还不具备,所以生产关系无法一步到位直接跨入共产主义社会中去,因此我们国家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鲜明特征,国民经济的绝对力量理所应当是国有经济成分,国有经济的核心力量又以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作为主要载体。

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必然要有人,也就有了国有企业员工这一特殊的群体。国有企业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每一个公民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反过来是每一个公民所拥有的资产。

那么道理就来了,资产似乎没有拒绝主人的权力,而且还是一群与资产有着零距离关系的国企员工。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资源分配原则应当是按需分配,但是按需分配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成员都是有着共产主义、奉献他人的无私精神,也就是至善的人性。

然而至善人性的成就过程必然要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性进行长期斗争,这期间必然会充斥着大量的犯错、批评、纠正、改善、升华、固化等一系列人性优化的动作,直到整个社会的人类文明达到无私的境界。

作为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我们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内心都是可以改造为人性至善的状态,偶尔走弯路只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环境差异导致的阶段性的认识不足以及道德和理想的短暂性缺失。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我们都有足够的耐心和度量去包容犯错。

就像毛主席说过的“犯错误并不可怕,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同志”。

所以在面对人民内部时,普遍共识依旧是,大家都是共产主义的缔造者、奉献者,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一定程度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核心的解决思路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有充分的耐心和时间等着你改正错误,然后重归集体。

这也就最终构成了国企目前人事管理的一个核心理念——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每一个犯错的员工理论上都可以通过批评教育被纠正过来,继续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条正道上来的,所以也就不会存在被企业开除一说。


铁打的国企,流水的领导

从国企领导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企业领导都是国家派来的官员,升官之道,政绩为先。

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把政绩做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与其花大把的时间和闲散员工进行纠缠,倒不如听之任之,只要不影响任期内的正常生产经营即可。

铁打的国企,流水的领导。

站在企业领导者的角度考量,当前所在的这个位子只是短暂的,走是迟早是要走的,既然问题比较棘手不好处理要得罪人,那倒不如留给下一任领导去解决,自己只要拖着保证平稳过渡就可以了。

这套逻辑大概是每一个国企领导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基于利弊分析之后提出的可能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了。


我是主人我最大,谁不服我我弄谁

从国企员工的角度来看,进入国企里面的每一个员工都特别能领会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这句话的意义,尤其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

对于每一个企业领导者,大到公司总经理,小到区县公司正副职经理来说,最头疼的时刻恐怕是给手下员工打绩效的时候了。绩效事关每个人的工资、调岗、升职等切身利益,应该是企业中最为宝贵的激励资产了。

当面对涉及每一个人利益而且必然会伤及某些人利益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瞪大眼睛时刻关注领导的一举一动是否会有伤及自己利益的倾向,此时的领导犹如在火炉上炙烤一般,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换来他人的大动干戈。

每一个平时看似人畜无害的员工都可能是一个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对于每个领导者来说,你永远不知道在不得不对某些人利益做抉择的时候,你的员工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面对下一步的未知,大部分领导者的心情一定是忐忑不安的。

因为,哪些员工有着多么强大的背景和靠山你不知道!

哪些员工会做出什么样危险的行为你不清楚!

哪些员工会走极端你想不到!

哪些员工会对你的正常生活纠缠不放你不确定!

哪些员工会像一个私家侦探一样监视你的一举一动进而写到小报告里你更是不清楚!

但说实话,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且以极大的概率存在的。

我之前所在的市级体制内的企业就有诸多这样的案例,某位领导想要打破常规,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大小来打绩效,并且意图努力顶住所有外在压力,可是最后依旧无法被压力所渗透,将已经下发的绩效收了回来,重新分配,生生把一个直男给掰弯了,手下的员工更是因此满是怨气。据我所知,是有人找到了企业元老级别的人物打招呼,迫于压力只能重新分配绩效,被夺走好绩效的员工当然愤愤不平,但是通过外部力量成功换回来好绩效的员工却心满意足了,这位领导也无奈做出了违背自己初心的事。

世俗是那样的强大,强大到你生成不出改变他的念头来,一旦生出,也会就地捻成渣渣。

一个县公司领导给一个从来不干活只领工资的员工打了不太好的绩效,这名员工竟然每天堵在领导家门口闹事,直接影响到了这位领导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以至于这位领导有家不能回,成天在为今天睡哪里而犯愁。

一个县公司按照省公司的既定标准进行劳务工转聘合同工时,有部分员工未达转聘条件而不能转聘,这些员工便每天上班在领导办公室闹腾,更有甚者把家里的亲戚朋友一起叫过来闹腾,导致这个县公司领导每天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以至于被逼无奈离开这个县公司另作安排。

如此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员工如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让领导如履薄冰如坐针毡。


当息事宁人都成为一件奢侈品,开除的底气又从何而来呢

一个企业的第一负责人本应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去思考和决策,但现实往往是,企业领导需要拿出一半的精力去应付来自内部的种种压力,学着谨小慎微,学着平衡各种员工的厉害关系,学着保护自己。

正是由于这种国企员工思想中按闹分配的原生逻辑,产生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谁闹谁有有理,谁闹谁有肉吃,谁闹谁的诉求才能得到满足。

国有企业内不开除任何人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那么对于国有企业内的领导者而言,这种来自于内部无良员工的闹腾,影响的已不仅仅是对其正常经营管理的决策,更是对其正常生活以及家人的无休止干扰。

出现这种状况且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企业领导者最无奈的做法也就是息事宁人、听之任之了。

“开除”这个词对于这样一群虎视眈眈的人群来说,那更加是最大的忌讳了,打翻别人饭碗,事态就严重到不可估量的地步了,谁能轻易饶过谁,后果想想都觉得可怕。

闲人文化坏掉的是企业的根基

体制型企业中的闲人文化已经成为了社会上人们对国有企业的普遍认识。

每一个削尖脑袋挤破头都要进入体制的人的想法无非是,我只要进了体制就永远不会失业,永远不会担心饿死,企业就要养着我到老,即便我什么都不做,该争取的利益我也可以厚着脸皮去争取,在这里,谁闹谁就得便宜,谁闹谁就是老大。

久而久之,在这种扭曲的无赖思想的影响下,国有企业渐渐地会变成一群好吃懒做的无赖的聚集场所,甚至是一个无赖的培养皿。

他们像一群白蚁,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颗温顺多汁的大树,便贪婪的依附在这颗大树身上,甚至巴不得把自己嵌入到大树身体里面,一口一口的吮吸着这颗叫做国有企业的大树身上的营养,然后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在这颗大树上,每个人只关心自己吸取的营养是否比其他人多,基本不会有人关心这颗大树的生死存亡。

这颗可怜的大树也只能无奈地拖着这群贪婪的巨婴艰难地存活于世,终究也逃不出一步一步走向枯萎和凋零的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这里,不干活依旧可以活得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