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里文科独立研究的零零碎碎 (上) 2021-08-22

1. 10. 2022 周一 

大四最后的一个学期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这个学期没有固定的课表,只有两节独立研究,也就是自己设计课表,任务,和想学的内容。这个学期有一门现代中国美学,导师是哲学系唯一的一位女教授。而另一门政治科学是一位从没有见过面的导师,他在开学前几天的邮件来往中提出愿意当我的导师。暂时不知道我想通过这份日记带给读者什么样的内容,以及能过审什么样的内容,所以会在内容和信息进行不同的尝试。

在把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阅读笔记整理好之前,我想记录下独立研究的体验。最深的感受还是一种“绝对自由感”。它标志着我在人格,智识,和学术上向着独立迈出一步。所锻炼到的是:找到并调整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和自身学术的能力,建立对研究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洞悉,以及观察和补偿自己在能力上的缺陷。

【想要研究的问题】找到自己想学什么课,话题,方向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不是很难。只要涉猎够广,回顾自己的历史和兴趣爱好,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在意的话题。但是如何从这些大方向中找到自己想要深入学习的问题是一个我一直以来都很纠结的事情。

这个总阶段的自由度是蛮低的,我也是在这个阶段最讨厌所拥有的自由。因为我知道的很有限。研究的可能性被大大的限制。查资料,总结方法,和找人基本上都是在探索别人走过的路,推测别人的研究动力,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综合,甚至可能直接照搬别人的课表,任务,阅读书单。但可恶的是总是因为时间不够细究某本书的前言,话题,人物,而后悔自己在和自己想学的方向不大相关的内容上花了这么多时间。

之前有位学姐在我提到这一困扰的时候推荐我读《存在与时间》的前言。我觉得她想表达的是从提出问题入手是其中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如果抱着一种书籍能给我完美的解答我的人生疑惑的心态去看书,我永远都不会找到,也会深陷后悔和浪费时间的情绪。而如果有自己的研究问题,那很多时候阅读过程不仅仅是理解作者的论点,同时还是试图形成作者的声音,理解作者是如何解答我的问题。

为什么是从问题入手?我觉得这可能和我们系的价值观有关。有那么一部分哲学家认为哲学不在于如何更好的解答问题,而是在于如何更好的问问题。比如说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是一本问题。他意图通过这本书把“存在”是什么这一问题解释清楚。从提问题出发,不断的在过程中精化自己的问题,能帮助我们辨识关键的问题和问题中假设的前提。但是这不是研究唯一的方法,这个网站上有大致的列出一些方法https://zh.wikipedia.org/wiki/哲學方法論#提出问题。但是也不是最优质的资源。

这种方法目前仅对我的政治科学有用,对于我非常陌生的中国美学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对于前者,一直以来存在,只是没有去实践和学习,而现在做的就是在阅读中不断的精炼自己的问题和答案。而后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我在做的是不断的读文献,找资料,课程,从我感兴趣的话题下手。不知效果如何,只能在这个学期反思总结来找到合适的方法。

今天完成任务: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25)

Hannah Arendt and the Jewish Question: Preface - Chapter 1 (~45)

Reading Notes

一篇日记

未完成任务:

Reading Journal (Reflection Paper)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大学里文科独立研究的零零碎碎 (上)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