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观后感

        鲁迅曾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想,今天我在夜袭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这么一群人。

        夜袭取材于真实的“夜袭阳明堡”事件,讲述了一个在由团长陈锡联带领下,仅一个团,便全灭日本24架飞机的故事。

        抗日时期,红军物资匮乏,武器紧缺。而日军装备优良,飞机大炮样样俱全,作战素质亦是不弱。这似乎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是一次注定不平等的战斗。这种仗,该怎么打?陈锡联告诉我,带上智慧与意志,果敢和坚强,拼尽全力往前冲。

      陈锡联北上夜袭这条路,绝非平坦,亦不短暂。他们曾受日军飞机的轰炸,环境恶劣的煎熬,以及数不清不解内情之人的指责和谩骂。可这又能如何?行动属于机密,不可泄露。面对着一切困难,他们不过也只能咬着牙关默默承受,然后继续前进。

        这14年抗日亦是如此,红军的武器装备要远远弱于日军,正面的大规模团战何其不利,但红军却又能如何,纵使前路曲折蜿蜒,纵使身前荆棘满布,也不过只能咬紧牙关,步步向前,因为他们身上,承载着的是全中国的希望,因为道路尽头,意味着的是全中国的解放。

        犹记得,在漫天火光之下,在机场摧毁之后,在夹杂着爆炸的轰鸣和日本人无助的谩骂声中,陈锡联血流如柱,但他还是站了起来,他回首这一切,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原定的目标达成了。

        该高兴吗?我想,他是茫然的。挚爱的人在自己怀中倒下,亲密的兄弟死伤惨重,当日本人的炸弹投下时,当硝烟纷飞,战火蔓延,战争便已然注定了这般残酷。但我想,他也不会为此停留太久,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日本的侵略仍在进行,中国的路,还有很长。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有点沉重,纵使最后取得了胜利,却也折损了百余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这般残酷的战争除却徒增悲伤,又有何意义?

        我沉思良久,忽地,想起那陈团长坚毅的眼神与勇往直前的姿态。我心中有所明悟,抗日这一战,是中国的精神与意志之争,这一战,战出了风采,打出了声名,在如此大的装备差距之下,全面胜利,这一战是光彩的,纵然伤亡惨重,却也是中国发展所必须的。

        若中国与日本侵略之时,便选择退缩,如北宋前中期那般委屈求和,那也迟早会被蚕食,便就算不被蚕食,如此般窝囊的度过人生数十年悠悠岁月又有何意义?

        我们不应该去沉浸于那些惨痛的伤亡,应去缅怀它,追悼它。深深的记住中国这片惨痛的历史,同时带着前人的意志,努力去开拓进取,激流而上,只有足够强大,才不会使得悲剧重演。

        莫问前路多远,纵千万里,吾往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