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蒙商的故事(7)

      为了有效防范土默特蒙古人,清庭开始考虑在归化城边上驻军,他们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在离归化城不远的东北方向建一座驻兵的城池,准备把山西右卫县(现在的右玉县)的满八旗兵勇连同他们的家眷调到归化布防。乾隆年间的土默川地广人稀,水草丰美土质肥沃,背靠大青山,南有黄河,东有大黑河,小黑河,草原上还有星罗棋布的小河流,湖泊等,是个非常好的天然牧场。

    朝廷谋划着在归化城边另建一座兵营,建城不难,近万人的兵丁就是建城的好劳力,再从山西招募民夫工匠数万人即可,难的是怎么解决军民的吃饭问题呢?朝廷的目光可谓长远,他们算计了一下,如果新建兵营容纳兵丁及家属三万人,把这多人的口粮从大同运来,每一担粮食走一百里地需要四浅两银子,三万多人需要消耗多少银子,靠从山西大同运粮明显不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就地取材,让土默特蒙古出让草场,用来种植农作物供军队需要。

  朝廷先派来几个三品大员,来到土默特蒙古王爷府里,商量和王爷借四百倾优质草场开垦种地,称这是“借地养民”其实用来养军队的。王爷不知其委,为了讨好朝廷大手一挥就把善岱优质草场四百倾捐献给了朝廷。(一百亩为一倾地)有了草场朝廷开始招募山西北部几个县的穷苦农民,第一批招募的人不多,满清官员要试种一下看看能不能长出庄家,结果当年风调雨顺试种成功获得丰收,于是清政府把第一批农民就地安置在土默川的善岱(现在的善岱镇)允许把他们的家眷也接来,这批山西农民带有军垦团的性质,当地人称呼他们为“招民”。从第二年开始又招募了几千农民来种地,他们当中有的人春来秋归继续过着“雁行人”的生活,另外也有一些人在老家实在过不下去,干脆就留下来自己盖房居住,种植朝廷的官地,蒙古人称呼他们为“寄民”或“客民”。清朝政府提前准备了军队的吃饭问题后,开始在归化城东北两公里的地方,低价征用土默特蒙古人的草场,平整土地准备建筑用来驻军的城池,防范土默川和归化城里的蒙汉人民,巩固满清统治阶级的安宁。

    清乾隆二年开始建城,(1737年)始建,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据说新建的城完全仿照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建的,只不过比紫禁城小多了,但规划布局当初还是非常合理,有街道,店铺,兵营,将军衙门,鼓楼等,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平285万方公里的城池,可谓古代版的深圳速度。清政府给城命名为“绥远”后来归化城和绥远城合并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呼市人习惯上至今仍旧把归化称作旧城,称绥远为新城。绥远建成后,把山西右卫驻防八旗兵三千多人和随军家属一万多人调到绥远城内,再调绿营兵一千五百人(绿营兵都是汉人)蒙八旗五百人进驻绥远城。满八旗军人是拿朝廷俸禄,可以终生为军人,其家人也都享受朝廷的生活补贴。绿营兵也拿朝廷的俸禄,可以带家属,所得俸禄足以养家糊口。四十岁后如果不想再当兵吃官粮,朝廷发给安置费自谋生路。待遇最低的是蒙八旗兵,他们自己解决马匹,一般当三四年就可以回家,当差期间朝廷只管服装和吃饭,不许带家属。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都统管辖。

  晋商给归化城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引起清廷的高度戒备,从康熙时期就对蒙古土默特推出了“崇教固边”策略的实施,归化城在阿勒坦汗时代就和西藏的往来频繁,阿勒坦汗亲自授予西藏索南嘉措三世“达赖”喇嘛的尊称,反过来达赖喇嘛称呼阿勒坦汗为成吉思汗转世人,西藏四世达赖喇嘛就是土默特蒙古人,称为云丹嘉措活佛。康熙也看准了这个机会,让工部规划,户部具体监督,在归化城里建筑了很多召庙,在蒙古人当中推行“黄教”可以用来消磨蒙古人那种特有的英勇善战的本性,用宗教麻痹人民的思想意志,康熙皇帝说过“一所召庙可低蒙古一万铁骑”可见清廷用心所在。这些庙宇多数都毁于十年动乱中,呼市老人都说呼和浩特是个召城,历来就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

  绥远城建筑完毕,大批驻军也到位,建成招募的山西工匠绝大多数都是手艺高潮的手艺人,他们发现在塞外靠手中的手艺比在山西老家赚钱容易。这时归化城已经建城二百多年了,很多房屋老旧不堪,大型庙宇也有待修缮,大批木工,泥瓦匠都有用武之地。他们从此在塞外安家置办产业,为呼和浩特的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解放以前呼市有几家著名的大院,都是这些山西手艺人的后代,典型的有“翟家花园”“董家花园”“蓝家大院”等富余户。

翟家花园现在是乌兰夫纪念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蒙商的故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