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是什么,让这个13岁的男孩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问题儿童?(下)12 | 100

文/编辑 | 袁大妞Beryl

上文说到,人们可能建议男孩的父母不要再送他到学校去了。或许这个小男孩对这样的解决办法求之不得呢。他的这种态度再次反映了他的行为模式里面的逻辑连贯性。男孩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态度,但一旦采用这种态度,它就连贯地表现出来。

13岁男孩的错误1: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这是他犯了一个根本错误。如果她因为犯错误而遭受惩罚,那么,受到惩罚的应该是这个错误。这个错误的后果就是他不断试图让母亲围着他转。也正因为这一个错误,他俨然君王般地行事;他在享受了八年绝对的权力以后,突然被废黜了王位。直到他失去王位的那一刻,他还是他母亲唯一的孩子,而他眼里也只有母亲。

13岁男孩的错误2:然后,他妹妹到来了,他拼命挣扎要夺回他的王位。这是他犯的又一个错误。但这一错误可以得到原谅,因为这并不是品质的卑劣、恶毒。孩子对于这种处境全然没有任何的准备,并且在他的挣扎当中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指引,这样,小孩才开始心生怨恨。

例如:一个小孩只习惯于别人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突然间,处境换了个样。小孩要上学了,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当这个小孩要求得到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注时,老师就会恼火。

对于一个被娇宠惯了的小孩子来说,这种处境充满着危机。但从一开始,这小孩远远不是品质卑劣、无可救药。

原因一:

男孩的个人生活计划和学校所要求的生活计划之间发生了冲突。男孩人格的目标、方向和学校定下的目标分别指向岔开的方向。但男孩的目标决定着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他全身心向着他的目标努力,但学校期望每个孩子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计划,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学校方面没有了解到处于这种处境的学生的心理,也没有给予适当的宽容,或者尝试找出冲突的根源,对症下药。

原因二:

孩子生活中的首要欲望就是要他母亲为他服务,为他操心。可以说,他的心理计划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念头:我要控制母亲,一定要独占她。但学校老师却要求他独立学习,要求他照料好自己的书本、功课,把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这情形犹如在一匹暴烈的赛马的脖子上套了一辆马车。

如果我们明白真实的情形

我们就会偏向于同情孩子。惩罚孩子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这只会使他更加确信他不喜欢学校。如果他被学校开除,或者他的父母被要求把孩子带走,那么小孩就更接近达到他的目标了。他那出了差错的统觉系统欺骗了他。他觉得他赢了,因为现在他真的把母亲至于他的权力之下。她必须重新专心致志地为他效劳。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当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

我们就必须承认找孩子的差错,惩罚他是没有用处的。比如说,他忘了拿书——如果他没忘记那才怪呢——因为他忘记了,他的母亲就要为他操心了。这可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它是这个孩子的整个人格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要记住,人格的各种表达和相一致,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孩子只是依照他的生活方式行事。他的行事一贯和他的人格逻辑相吻合——这一事实,也就同时驳斥了这种假设:孩子无力完成他学校的功课人,是因为他智力迟钝。一个智力迟钝的人是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贯彻他的生活方式的。

这一相当复杂的例子还告诉我们:

我们所有人都处于和这个男孩相类似的处境。我们的计划、打算,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从不会和既定的社会传统完全和谐一致。在过去,人们把传统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制度中并没有什么神圣或者确切不变的东西,这些制度都在发展变化。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社会中人们的挣扎和努力。社会制度是为人而设的,人不是为社会制度而存在的。个人的解放确实在于培养社会的意识;但培养社会意识并不意味着强迫个人接受千篇一律的模式。

内容选自《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案例分析:是什么,让这个13岁的男孩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问题儿童?(下)1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