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讲述战争的电影偏爱孩童?

一讲起战争,那都是大人游戏。今天要说的是三部二战电影,都发生在一个地方,奥斯维辛集中营

老早就看过的《辛德勒的名单》,印象最深的是黑白两色世界里的那一抹红。

犹太民族以色列,在圣经中是“上帝的选民”,他们有着深邃的眼眶和高挺的鼻梁,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勤奋的精神。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我们撇开信仰不说,以色列一直经受着磨难,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和平。战火蔓延,在二战期间经历了令人发指的疯狂屠杀。《辛德勒的名单》力求还原真实的一帧帧影片,让我只觉影片持续时间过长,实际上对于那漫长屈辱的屠杀历史而言,三个多小时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吧?

当德国人开始清理犹太人的时候,有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在人群中穿梭,黑白世界里,红衣服是战争中丧失理智的社会里最后一丝亮光,是犹太人存活的生的希望。而此时背景音乐《Oyf n pripetshok and nacht aktion》响起,由犹太儿童演唱,童真的歌声带来了一切的希望,与惨无人道的德国军官形成强烈对比。

影片虽然主要讲述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利用商业便利挽救犹太人性命的故事,小女孩一出场便“惊艳”全场,成为影片经典镜头之一。这是孩童的电影中“惊鸿一现”。

而在《美丽人生》中,集中营里基度对儿子约书亚的“欺骗”则保护约书亚一生平安。

影片前半部分总让人误以为进错了片场,基度,滑稽幽默又融合了戏剧般的巧合,也是半哄半骗将公主娶到手,让人以为可以在生活中偶然遇到无数的欢声笑语,倒也对得起《美丽人生》四个字。然而悲剧还是降临了,宴会门外叔叔的马被恶作剧,其实正是阴霾开始笼罩的征象。

当基度和约书亚被带上前往集中营的火车,黑幕就拉开了另一场戏。前半部分欢快幽默的基度接下来还会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吗?

会,为了约书亚。

基度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为儿子编织了一个游戏谎言,告诉他赢了一千分就可以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并且可以回家。他未曾在儿子面前展露一丝恐惧和惊慌,更是想尽办法告诉太太自己和儿子还平安,基度在幽默欢快中独自承受医生无能为力带给他的绝望……经过儿子躲藏的铁箱前依旧给儿子留下欢乐的印象。

童心天真,但也脆弱,孩童应该看到世界美丽的一面,于是总有强大的人为他们遮风挡雨,营造一种健康快乐的环境。

但总有一种胸口被重重锤击的疼痛,在你看到所有的恶降临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身上时,就连空气都是疼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便是给你胸口重重一击的另一部战争影片。

相对前两部,这部影片直接以一个八岁男孩为视角,讲述他随父亲来到集中营驻地生活,结识一位集中营中叫施穆尔的同龄男孩,与他的友谊的故事。

孩童之间的友谊只是这部影片的一条明线,在纳粹的统治之下,一切都不会像往常那样简单容易。

隔着铁丝网,布鲁诺常给施穆尔带些点心,而犹太男孩,对布鲁诺的友情,是卑微的。在自己家中布鲁诺的退缩使施穆尔遭到一顿毒打,为了补偿他,布鲁诺要去犹太男孩那边帮他找父亲。

整部影片的戏剧冲突并不少,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布鲁诺母亲对父亲的反抗,种族之间的不对等,在影片中一点点加深,但这些并没有因各自的碰撞引向一个燃点,反而在布鲁诺换上条纹睡衣的那个瞬间,所有的矛盾被激化,在阴暗的雨天里,在母亲的崩溃中,一下子点燃。

孩童对死亡的恐惧有时并没有大人强烈,犹太小男孩只是想在布鲁诺走之前在好好玩玩,布鲁诺也只是想帮施穆尔找到他的父亲。谁知这竟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交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范围最大的战争,战火牵扯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安定洋,先后有61个国度和地域、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参战兵力参战方兵力17亿人,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运用了喷气式飞机、航母、导弹、还有原子弹等杀伤消灭性大的武器,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圆,各国都付出了繁重的代价。

据战后统计:截止到1945年,波兰原有350万犹太人只剩下7万余人,荷兰的14万犹太人只剩下3.5万人,罗马尼亚的65万犹太人仅剩下25万人,而德国和奥地利的33万犹太人仅有4万人生还,希腊的7万多名犹太人只剩1.4万人,在乌克兰有9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白俄罗斯的24.5万和俄罗斯的10.7万犹太人也成为纳粹灭犹的牺牲品。捷克斯洛伐克的35.6万犹太人仅剩1.4万人…… 欧洲600万犹太人成为希特勒屠刀下的屈死鬼,其中还包括100万儿童

二战中死去的人数不胜数,战争的残酷与恶劣不言而喻。在电影艺术表达手法上,很多导演选择孩童视角讲述战争,似乎那更容易彰显纳粹的惨绝人寰的手段和战争的毁灭性。

不可否认, 战争影片中孩童的参与为故事增添了悲愤和希望的色彩,成人在战争中的存在,所遭受的磨难带给观众的只是单一的悲壮,展现的都是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存法则,面对同样是成年人的观众,这份悲壮太容易消逝,大人们只看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

最重要的一点,孩童在战争影片中的出现,更能表达反战情结。国产战争电影主旋律更多的是调动民众的爱国情绪,表现一种强大的硬汉形象。自身的强大并不是靠激励才会进步,那本应该是人类基因里天生的自我保护与进取。

但战争给人带来的是灾难,牺牲。能用2~3个小时将战争的毁灭性讲出来并不难,难的是尾声响起,观众起身走出影院,留给后世思考的空间够不够大,反省的程度够不够深。

战争是大人们挑起的, 也是由大人们在这场杀戮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若人性在此时还有良知,孩童应该是站在战争边缘的群体,但深谙社会规则的慌张的大人们泯灭人性,赶尽杀绝,掐灭种族的最后一根火苗。小孩子并不明白战争是什么,却因战争而丧失生命。

毁灭是人性在扩张征服的欲望里最残忍的恶果,孩童则是残存的一点点美好。

战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来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历史是向上的车轮,在于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讲述战争的电影偏爱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