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恩师

    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想回忆点什么,却又无从下笔,直到今天早读学生背到宋濂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倾……”时,若有所思,思绪拉回到了那年大学毕业季,遇到我的恩师—李老~

    谈及李老,其实并没有上过他的一节课,因为阴差阳错,大学四年竟没有带过我们的一门课,而通常情况下他开设的古代汉语系列课也是节节人满为患,想挤进去蹭个座位真的太难了!听课的同学多了,关于李老的话题也就聊的多了,在我看来那简直太严了……所以也会暗自窃喜“幸亏不是他的学生”。

    然而真的是造化弄人,大四在外实习的某一天,同窗q我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的论文指导老师系李某某老师,论文方向自然为李老研究方向……(此处省略n个表情)“古汉语言”?“李老”?这些符合连起来毕业还有望吗?因为,遇到了印象中的“严师”,所以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只怕有所不周!也正是这样,对待毕业论文上我更为用心,早选题,早开题,早查资料,早……那段时间是人生最怕挨骂的时候!



      回想起来,每个阶段找导师汇报论文进展都是最难的事情,为了一次见面会忐忑好几天;给导师发微信总会删了编,编了删好几个来回,然后长吁一口气,坐等回复,宿舍徘徊十几个来回后会等到简短的一个“嗯”;李老那几年还任学校图书馆的馆长,每次见面都在馆的最深处,每每走到门口都会驻足,向里屋探个身,或问问进出的老师,问问李老是否在忙,因为不敢也不忍去打扰他~

    指导我那年,李老已年过六旬,满头白发,带着一副深度眼镜,在他的办公桌前,我们竟像是犯错的学生,不敢懈怠,不敢不专注,老师有问我们必答,我们有困惑都要掂量适不适合问,问了李老一定会讲透透彻彻,不管多晚,晚上10点是常见~早春的北方夜晚还是有点凉,老师和我们顺路,从馆里出来,我们抱着论文,他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揣着口袋,边走边和我们聊着关于毕业,关于人生的规划~这个时候,亦师亦友~微风中的我们不觉寒冷~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3个月,后期在论文编订的过程中,李老竟能躬身帮我们整理,细致入微,不得不让人叹服!最后答辩环节,超强阵容下,一向严谨的李老也没有再为难他的这些“菜鸟学生”……

    后来我们毕业了,再后来我们参加了工作,一晃五六年过去了,某一天不小心群发信息发到了李老那里,他非但没有怪异,反而积极参与了活动,还问了我的近况,聊起了日常,话里话外更像是久经风霜的慈父,他学生众多,优秀门徒更是不在少数,短短几个月的相处后竟然可以一直不忘~感恩!佩服!

    今天,在教育的路上我也走了好久,一路以来,有困惑,有无奈,还有迷茫,每每此时都会想起恩师的谆谆教诲,也会浮现他伏案苦读的身影,此刻会明白:教育重在言传身教,内修自己,外化他人,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必须先让自己“德隆望尊”~一生谨记!共勉!

    每年的教师节,满满的屏幕祝福,都不忘祝恩师“节日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忆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