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与小人物(系列一):在历史十字路口的选择

历史故事由人构成,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对历史产生影响。大人物的故事长远流传,是因为他们的事迹惊天动地,广为人知,所有代代相传。而绝大部分人,只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如果没有一些关键的、特定的行为,则一切都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名字、身世、故事,都没人记得。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体现的,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身体死亡了。第二次是葬礼的那一刻,身份死亡了。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了的那一刻,就永远死亡了,被这个世界遗忘。

但有些小人物,即使他们的名字或身世不详,他们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他们的漫漫人生中,因为一个小举动,或许他们当时自己都没在意,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小举动,甚至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他们因此而流传于后世。


一、杀死陈胜的车夫

陈胜是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第一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大人物啦,然而他的结局却与一个小人物有关。当时秦末名将章邯,一路攻势如风,先后大败周文、田臧等起义军,直逼陈胜的大本营陈县,迫于无奈,陈胜只能亲自领军抵抗,但仍无法抵挡章邯的锋芒,再次吃了败仗,只能撤退,退到下城父(今天的安徽涡阳县城),准备东山再起。

但此刻,一个历史的小人物登场了,就是陈胜的车夫庄贾,他也仅是跟随了陈胜几个月,在章邯的诱降下,也估计是陈胜不念旧情,令身边的人都失望了,队伍早已离心离德了,庄贾背叛了陈胜,并杀死了他。庄贾捅出的这一刀,让这个农民起义的第一人倒下了,即使他曾经胸怀鸿鹄之志,揭竿而起并顺势称王立国,起兵伐秦而后被天下效仿,但这一刻,他的故事落幕了。

二、武臣喝醉酒的姐姐

武臣是陈胜手下的将领,被陈胜派去攻取赵地后,背叛了陈胜,自立为赵王。不久武臣就派他的部将李良去攻打常山,攻克后,武臣又派他去攻打太原,李良在半路却碰到了秦国名将王离的部队,王离以秦二世的名义给了李良一封诈降信,且信没封口,因此这样更容易引起各种风言风语,用意很明显,就是离间李良和武臣,李良意识到后,没办法,只能回邯郸复命。

在回程途中,遇到一队有上百随从的豪华队伍,看到这排场,李良以为是赵王武臣的车队,于是就在路边跪拜行大礼。但是此时马车上的并不是武臣,而是他的姐姐,她喝醉酒了,醉醺醺的,也没认出李良这位赵国大将,以为只是一般的将领,所以没下车还礼,只是派了个随从随便应付下,就扬长而去了。李良脸都黑了,他的部下也不能忍啊,嚷嚷着要造反,因此这不算怠慢了,简直是羞辱,就算是赵王武臣也不会这样做的啊。于是在部下的怂恿下,李良决定造反,追上去杀了武臣的姐姐。然后马不停蹄袭击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把武臣也杀了。可怜的武臣,什么情况都还没搞明白,就被杀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三、给霸王指路的老农

项羽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围困在垓下,眼看兵力悬殊,不撤迟早都得死,于是率领八百骑兵,星夜突围而逃。刘邦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项羽边战边撤退,渡过淮河之后,身边只剩下一百来人了,到了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这个地方,却迷路了,面对分岔口的两条路,他不知道那一条是去彭城的。

此时刚好看到田野里有个农夫,就去问路,农夫似乎认出了此人正是西楚霸王项羽,也似乎看出了项羽目前正在逃命的情况,只说了一个字“左”,可就是这个字,让项羽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向左的路并不是去彭城,而是一条死路,是一片沼泽地,于是灌婴很快又追上了,项羽再次被陷入包围。就是因为走错了路,以致错过了撤退的时间,最后无脸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了。如果不是走错路,或许还能逃出追杀,来日卷土重来也未可知。但历史没有如果,与其说对项羽失望的是这位农夫,倒不如说是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连年征战,天下生灵涂炭,项羽的所作所为早已不得民心了。

纵观历史长河,大人物与小人物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幕幕或精彩或悲情的故事,大人物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做,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虽然不起眼,但他们的存在,或是为大人物助波推澜,以让其更上一层楼,或是横插一脚,让其就此折戟沉沙,可能这就是小人物存在的意义吧。


PS:本篇为系列第一篇,后面将视情况陆续整理。

本篇为原创整理文章,欢迎转载,转载本文须注明出处,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人物与小人物(系列一):在历史十字路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