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质,无关爱情,关乎这个


钱钟书在《围城》写道: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这句话戳破了很多关于婚姻的残酷真相。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不相爱的人却也可以在一起,神仙眷侣永远是少数。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什么才是婚姻的基础?

今天要分享的书叫《自卑与超越》,书中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解读, 值得每个人学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情感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现代心理学和心理疗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这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面对爱情和婚姻?

01 合作

在德国的某些地方,有一个古老的风俗,用来测试男女在婚姻中是否般配。

婚礼前,新娘和新郎被带到一处空地,空地上放着一颗被砍倒的大树。

而他们会拿到一把双手锯,要将树干锯成两截,这个可以看出来他们彼此合作的深度。

因为这是一项需要两个人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信任,就会抵消彼此的工作,最后一事无成。

如果其中一个想要做领头羊,什么都亲力亲为,另一个却不知道怎么做,也需要花两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只有双方积极进取,同心协力,才是最般配的。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婚姻的基础是什么? 合作。

单纯靠爱情并不能得到美满的婚姻,很多人在结婚之前爱得热烈的,离婚后互相指责,完全找不到恋爱的感觉。

于是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其实都是因为没有进行很好的合作。

婚姻的合作体现在生理上的互相吸引,相濡以沫的陪伴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

为什么说三观一致的夫妻相对来说更和谐?因为他们之间更有合作的可能性。

就像在工作中,你更愿意能和你同步的同事一起工作,如果全部依赖你,或者你需要依赖别人,都会让这个合作不舒服。

02 奉献

首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怎样的?是觉得公司总在亏欠你,还是想着怎么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

前者会让你每天焦虑,没有干劲。而后者才能真正让你实现工作的价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体现在婚姻上。

我有个朋友在准备结婚时,因为彩礼的事情闹崩了。

女方家里要求30万,而他只有10万。

朋友埋怨女方:口口声声说爱我,还没开始,就狮子大开口。

而女方也怨气十足:这不是显得你对我重视吗?我要为你家生儿育女,这点也不值得吗?

以自我利益为导向就会这样, 他们想的是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其他人对我足够关注吗?我得到应有的感激了吗?

以他人利益为导向的人,会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他们想的是我能为婚姻做些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造福这个家庭?

具体怎么做呢?阿德勒在书中写到,夫妻双方应该更关心对方胜于关心自己。

试想一下,你特别关心你的爱人,而爱人也特别关心你。这样的关系是不是会更和谐呢?

奉献是为了达到某种平衡,如果一方有奉献,另外一方只有索取,这个平衡也会被打破。

03 传承

父母的婚姻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就形成了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主要是通过父母习得的。

比如有的孩子说,我以后不要娶像我妈妈这样的,老管着我。

有的家长也会跟很小的孩子开玩笑,以后想找什么样的伴侣呀?

其实这不应该是玩笑,而应该看作他们为爱情和婚姻迈出的第一步,同意他们的看法,鼓励他们将爱情作为一次奇妙的挑战。

而如果父母的婚姻融洽,合作愉快,他们也能更快地做好准备。

父母都不能好好地合作,怎么可以教孩子去合作呢?

那是不是父母有分歧就应该藏着呢? 离婚就对孩子不好吗?

不是的。环境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理解。

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中,有的孩子能更直观地看到问题,并在日后的婚姻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所以,夫妻间即使出现不和睦,也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是我们的合作方式出了问题,我们会好好解决。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合作。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和对方好好合作,如此才能双赢。

参考书籍:《自卑与超越》[美]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的本质,无关爱情,关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