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读后感7

第7课的课题是《立象尽意:偏爱具象的思维与表达》。

偏爱具象的思维与表达,是中国人的习惯。古人思维与表达的具象性,胡老师提醒我们可以从成语、诗词歌赋、文学理论中寻觅,他还在这一课作了关于“具象”的探源,如八卦和《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言不尽意的语言观、“观物取象、以象尽意”的文字发展,不必多说。

中国传统的美术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这里推荐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一书给大家阅读,我还依稀记得书的开始部分就有对中国“书画同源”的介绍:中国的文字和图画在源头上是同一样东西,看中国古代的文字常感觉和看画一模一样。

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源头和中国先民的思维特征,绕不开对“具象”思维与表达的认识。胡老师在这一课引用了饶宗颐先生的话语来论证中国人的思想形式与语言形式的关系:“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现当代人对具象的偏爱有哪些体现呢?

我的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两篇散文:一篇是冰心的《谈生命》,一篇是朱自清的《匆匆》。

冰心在《谈生命》里写道:“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朱自清在《匆匆》里写道:“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两位散文大家,一位写“生命”,一位写“时间”,用的都是具象的表达方式,把抽象的东西写得生动而优美,实现了对抽象的具象赋形。类似的例子,相信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

偏爱具象的思维和表达,使中国文明拥有了一种“心物交融”的系统特征,这个系统本身自足,也促生了中国人“透过具象去领悟精神的本领”。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读后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