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你随时可能被辞退

在北京,你随时可能被辞退

作者:西原

有时候,你朝九晚五正常的上着班,而在不知不觉间,身边的人就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记忆里了。这不是灵异事件,而是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再来北京之前,我在老家的省会城市上过一年班,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经验,但就是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大学生,可牛逼的样子,漫不经心地找工作,去了之后什么也不问,就看待遇。待遇好了,看看工作环境和内容考虑要不要留下来,待遇不好或者公司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直接门口转一圈,了解个大概,不是心中所想,索性回家睡大觉。

千挑万选找个待遇不错,还挺清闲的工作,就是费点口舌,经常容易和其他部门同事起争执,在那一年里,练了不少口才。现在逢人说话就跟赶鸭子上架似的,一口气不说完,控制不住话语权似乎对不起我那一年的修炼。平时工作就是假装忙一下,习惯性的整理整理报表,查找出一些数据差异汇总上报,下午就是审审发票和同事逗逗乐。

那段时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外出巡店,过得跟一日游一样,心情灿烂得如同五月的骄阳。要不是后来和一个同事修炼“口才”的过程中发生了肢体冲突,我应该还蜗居在那段安逸的岁月里苟且着,没有远方,没有诗。

终于有一天,我觉醒了,犹如沉睡的东方雄狮觉醒,决定闯荡一番,气势汹汹的来到北京。历时一个星期,在无数次碰壁之后,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找了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下定决心从零开始。

不下定决心不行,因为北漂不易。

永远都不要放弃从零开始的勇气,我用这句话鞭策自己,一直到今天的位置。

比较幸运的是,我及早的发现自己的渺小,甚至是无知。只有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你才能客观清楚的认识自己。为了不比别人落后,不比别人差,无数次将茫然无措的眼泪流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将发自心底的无助,彷徨陷入无数个黑夜的迷思里。

只有认真走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这一路的艰辛。

当我如今站在制高点的位置,从内心深处感念那段迷惘艰苦岁月中自己的努力,不放弃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给养。

工作中我曾经面试招聘的一个女孩让我印象深刻。

那段时间公司处于扩展阶段,重新接纳新人。小朱是同家老板不同公司的同事介绍过来的,简历中介绍之前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三年,所有方面都有涉及,只是程度稍微浅显。稍加培养,一定是有利帮手。我在面试的时候,交谈过程中感觉逻辑还算清晰,沟通能力尚可便决定试用一下。

但在实际操作及业务理解上却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

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无知,甚至可以用搞笑来形容,一听完全是没有经过大脑过滤脱口而出的问题,但是以她三年的工作经历,不应该是这个程度。工作效率更是不敢恭维,说她是《疯狂动物城》中水獭的现实版一点也不为过,有时候交代的事情,别人三个小时的工作量,交给她就需要一天的时间。甚至是业务逻辑上特别容易理解的事情,她那圆咕噜噜漆黑的眼珠转半天也没理明白。起初一个月,我宽慰自己新的行业和内容,需要渐进熟悉的过程,但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她还是当初进来的样子,提出的问题不及我身边高中毕业但是通过后天努力业务能力极强的同事。

所以,步入职场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学历或者认知带来的结果,而是在于自我认识的定位,职业的规划以及自律的养成。

社会是成年人世界的另一次洗牌,有可能最开始你拿得是一副令人艳羡的好牌,但是你没有本事,生生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人比比皆是,相反,那些目标明确,并且利用强大的意念为之努力取得成功的人更值得拥有这副好牌,他能够是资源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而不是那些占着好的资源却白白浪费的人。

北京,之所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奋不顾身,甘愿将青春奋斗于此的最大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和机会平等性。它更多的是强者和强者的惺惺相惜,相互成就。

后来,小朱被公司领导无情辞退了。

临走的时候,我问她什么打算。

她说不想继续进事务所,做记账会计,想尝试更多可能。

我问她:下一份工作,你看中什么?

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看了一下,北京事务所的记账会计月薪七八千,我在考虑要不要再进入这一行。

那一刻,我清晰的看到一个无可救药的灵魂孤独的走在面前漆黑的羊肠小道上,越走越远。

本该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能量丰富自己的年纪,却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这瓶水有多少深度,自信的以为不是不够优秀,而是还没有发现她的优秀。

作为过来人,我通过自身的经验给予最多也是最中肯的劝告是:年轻人,别再应该努力的年纪看不清奔跑的方向,别在应该沉淀的水池里,孤独的将自己漂在水面上,那样什么也获得不了,成就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北京,你随时可能被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