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到这俩模块之前,首先先明确几个概念:
在time模块中比较常用的函数有time.time
、time.gmtime
、time.localtime
、time.mktime
,其中time.gmtime
的“gm”代表的含义是“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平均时间)”,也就是该函数会返回英国时间,也可以理解为UTC-0。我们处在东八区,为UTC+8,如果使用time.gmtime
的话获取到的时间往往会少8小时,要改用time.localtime
才能获取到正确的时间。
而datetime模块比time模块要稍微复杂那么一些,用文字也不好表达,之后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叙述。datetime更加复杂的一大原因是time模块是 面向函数,而datetime模块是 面向对象。具体来说就是:
time.struct_time
这个类里头没有什么函数可以调用,就像是C语言里的结构体那样仅存放信息,虽然可以携带“时区”信息但许多模块对其进行处理时会将其中的时区信息无视掉(所以经常出现转换的时间与预期不符的问题);datetime.datetime
则不一样,这个类里头有不少的函数/方法,而方法与类对象是强耦合关系,类对象中有无时区信息都会对方法的执行结果造成显著影响。在官方文档中有明确提及datetime.datetime
对象有“naive(简单型)”和“aware(感知型)”这两种类型,虽然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上也就“有无携带时区信息”的差别罢了:有“时区信息”的就是aware(感知型),没有的则是naive(简单型)。可通过获取datetime.datetime
对象tzinfo
属性来判断其是否带有时区信息。datetime.datetime
对象往往是naive(简单型),也就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你以为它是“UTC”但实际上是“LMT”,例如通过datetime.datetime.utcnow
获得的datetime对象竟然是不带时区的,如果不查官方文档的话甚至还以为它会带着时区信息的,而官方文档也强调了这一点:[datetime.utcnow]datetime.utcnow()返回的当前 UTC 日期和时间是一个 本机 datetime 对象,哈哈哈哈哈直接气炸了好吧。(所谓的“本机”也就是本地的意思,说直白点就是datetime.datetime.utcnow
返回的是个naive-datetime
对象);函数(function)
”和“方法(method)
”有着轻微差别,具体点就是“首参有无绑定特定对象”的区别。这里不展开说明避免跑题,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了解下。简单使用下@staticmethod
和@classmethod
将更直观地看出函数(function)
和方法(method)
的差异。以下为个人总结的图片表格:
datetime.datetime
类对象可分为“naive(简单型)”和“aware(感知型)”这两种东西,也就是一个没时区信息(默认本地时区),一个有时区信息。datetime.timezone(datetime.timedelta(hours=8,minutes=30))
pytz.timezone('Asia/Shanghai')
pytz.timezone
的可支持时区(即传入的参数)可通过pytz.all_timezones
这个列表进行查询。pytz为系统自带模块。datetime.datetime.now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
datetime.datetime.replace
datetime.datetime.astimezone
datetime.datetime.strftime
datetime.datetime.replace
进行naive-datetime和aware-datetime的相互转换,例如datetime.datetime.utcnow
返回的是不带时区信息的naive-datetime对象,需要调用datetime.datetime.replace
来转化为aware-datetime对象便于后期处理。虽然才想起来需要补充代码,但想想还是算了(编写样例代码好麻烦的说实话),而且本博文的性质更偏向于“文档说明”而不是“应用举例”。关于time
模块和datetime
模块的具体用法需自行搜索以及测试。
顺带一提,如果出现运行结果与本文描述的不一致,可能是python版本的差异造成的,此时需要参考官方文档。我的Python版本为3.7.8,(当前Python都已经出到3.11了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载,本博文发布于CSDN:(CSDN)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33774/article/details/133475034